《春》研讨与练习说明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287113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研讨与练习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春》研讨与练习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研讨与练习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研讨与练习说明(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研讨与练习说明 ?春研讨与练习表明 一、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背下来,并细心品味课文中描写的江南春景 设题意图: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心品味,入情入境。 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 、细心体会,理解课文,建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内心视象,这是朗读好的根底。 、以情带声,随课文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仔细揣摩以下语句,答复括号中的问题 设题意图: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刘

2、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是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所以品味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设置此题的主要意图。 解题思路:、语言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词语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富有表现力,要看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因此,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根据语境品味语言,应该成为解题的重要思路。、如果就语言论语言,那将索然无味,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应该以语言为载体、为中介,品味语言所表现的内容,所叙述的思想感情。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想像“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对于这个问题可引导学生充沛展开想像,

3、让学生想像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独自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这样写,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跃,富有生气。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答复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是符合情理,都要予以肯定。如“和煦“亲切“慈祥“幸福“深含感情等均可。 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还觉得像什么?对这个问题的答复也应该是丰盛多彩的,要引导学生充沛展开联想与想像,只要符合情理即可。 三题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个比喻各表现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参见“课文研讨的有关内容。 你还能用别的比喻赞美春天吗?本题也是开放型的联想拓展题,应引导学生放开思路,根据春天的特点,寻找恰当的比喻赞美春天。 研讨这道题,既要体会课文语言运用之妙,又要学一点有关比喻的修辞知识。本单元比喻很多,头一课学点这方面的知识,后面各课都可运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