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理论讲义杨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1285014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理论讲义杨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国理论讲义杨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三国理论讲义杨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三国理论讲义杨帆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三国理论讲义杨帆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理论讲义杨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理论讲义杨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国际公法讲义一般法律原则(从司法判例、学说和国际组织决议中抽象)国际条约一、国际法渊源国际习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特点、内容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中国实践包括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主要容:1、条约的构成要件:国际法主体缔结、自由同意、不违反国际强行法排除错误、诈欺、贿赂、强迫缔约权(国内法)全权证书(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使馆馆长和派驻国际组织的代表无须出具全权证书)2、条约的保留:仅针对多边公约不得保留的情形:条约不允许保留、保留不在条约允许的保留围、保留违反条约宗旨保留因接受与否效力不同其他情形条约国自行决定是否接受条约为国际组织章程该组织有权机构接受即有效数目和宗旨表明须全体接

2、受全体接受方有效条约允许的保留无须接受自然生效保留的接受和效力保留所涉规定在两国之间视为不存在按保留X围改变相应条约条款保留国适用条约规定反对保留国(不反对条约生效)接受保留国3、条约冲突的解决:条约本身规定(如联合国宪章)当事国完全相同:后约取代先约条约无有效规定当事国不完全相同:个案处理甲、乙、丙乙、丙、丁后约先约乙丙之间:后约甲乙、甲丙之间:先约,乙丁、乙丙之间:后约甲丁之间:没有条约关系设定义务书面、明示设定权利不反对4、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权利义务取消第三国同意一般规则:上下文和通常含义、目的和宗旨、善意解释两种以上文字文本的解释:以作准文本解释,有分歧适用上述规则5、条约的解释直接适

3、用并优先适用:民商事领域须经国内法转化才能适用:如WTO诸协议条约在中国的适用其他条约如何适用尚无定论政府间国际组织:法律人格、成员、联合国的组织机构国际法律责任国家:四要素、基本权利、管辖权和国家主权豁免、国家承认和继承二、国际法 律责任1、国家主权豁免:行为和财产不受他国法院管辖例外:主权豁免的放弃(自愿、特定、明确)管辖豁免放弃不意味着执行豁免的放弃限制豁免主义理论的产生(多数国家认同):主X国家的商业行为没有豁免权传统的主权绝对豁免作为习惯国际法仍然具有普遍拘束力独立:不予继承,除非另有协议分离、分立:协议合并:全部转属继承债务继承无协议,领土实际生存原则档案继承:协议不动产:随领土一

4、并继承财产继承非条约继承与被继承国家的国际法主体人格有关的:不继承与领土有关:继承无约定条约继承:约定国家继承2、国际法上的继承:包括国家继承(最主要)、政府继承和国际组织继承动产:领土实际生存原则无协议,公平地按比例继承国家非恶债3、国际法上的承认制度(1)承认对象:新国家、新政府和其他事态 (2)承认方式:明示、默示(建立外交关系、建立领事关系、缔结政治性条约、九天考资投票支持加入仅对国家开放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3)承认的效果:影响双方权利义务的一系列变化;具有追溯力;拒绝承认不影响对方作为国际法主体的资格秘书处(秘书长由安理会推荐,大会简多通过,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4、联合国的组织机

5、构 大会国际法院(15,大会和安理会分别选举,均特别多数获任,任期9年,可连选连任)托管理事会(成立时11块托管领土,先都已经独立或自治,名存实亡)经社理事会(54,每3年一任,可以连任,简多) (非立法机构,平权加多数同意)安理会(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构;9票+大国一致原则)大国一致原则:对于非程序事项或称实质性事项的决议表决,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享有否决权。实践中,常任理事国的弃权或缺席不被视为否决,不影响决议的通过客体X围:为合法但致损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外空行为、核污染)主体:战争罪下的双罚原则违背根本义务国际罪行违背一般义务国际不法行为分类排除行为不当性违背国际义

6、务行为归因于国家传统国际责任的构成国际责任的形式国际责任的发展6、国际 法律责任(1)行为归因于国家:下列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被国际法认为是可以归因于国家的行为:A、国家机关的行为;B、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利的其他实体的行为;C、实际上代表国家行事的的行为;D、别国或国际组织交给一国支配的机关的行为,九 天 考资在行使该支配权围的行为,视为该支配国的国家行为。上述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一般也包括以此种资格执行职务时的越权或不法行为。E、叛乱运动机关的行为。在一国领土上的被承认为叛乱运动的机关自身的行为,根据国际法不视为该国的国家行为。已经和正在组成新国家叛乱运动的行为,被视为已经或正在形成的新国家

7、的行为。F、非代表国家行事的个人的行为不是国家行为。但对于某些特定人员,如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外交使节,由于其在对外交往中的特殊地位,对于他们在国外以私人身份从事的不法行为,国家一般也承担相关的责任。(2)排除行为不当性:A、同意B、对抗与自卫:针对其他主体所作国际不当行为而采取的相应措施。根据是否采用武力分为对抗措施和自卫。条件:适度C、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D、危难或紧急状态领土:构成、各部分的基本制度、领土的主权的取得和限制海洋法(水域和底土):构成、各部分界限和基本法律制度三、国际法上 的空间上覆空间的法律制度:内层空间和外层空间国际环保法领陆:边界制度(便利、相邻权、界标出现任

8、何问题均须双方代表在场方能恢复原状的维护)(一)领土内河民用航空法领空:领水海洋法详述湖泊内海领海界河:以主航道或河道中心线为界分属沿岸国河流多国河流:对沿岸国所有船舶开放,分段属沿岸国,协议管辖、利用国际河流(国际运河):依条约对所有国家开放,非军用船舶有无害 通过权,条约约定管理等事项领土构成芝加哥公约,领空主权原则华沙公约:民事责任制度 安全制度:三个反劫机公约(东京、海牙和蒙特利尔)劫机为可引渡罪行,但各国无强制引渡的义务,但不引渡需要在国内按严重的刑事案件起诉并惩处底土:深度到地心先占:A、无主地B、有效占领(主客观)现已不适用,澄清历史问题时效:有争议,我国不承认传统方式添附:合法

9、征服:以战争合法性为基础,现已基本废弃非强制合法领土主权取得方式强制非法割让公民投票:合法新方式殖民地独立:合法(二)海洋法领海基线1、 海洋水域的划分毗连区领海专属经济区(包括毗连区)内海内海公海各部分制度: 海:(1)完全主权;(2)外国船舶非经许可不得进入;(3)我国渤海和琼州海峡属于海;(4)港口刑事管辖:通常只有对扰乱港口安宁、受害者为沿岸国或其国民、案情重大或船旗国领事或船长提出请求时沿岸国才予以管辖。领海:(1)完全主权;(2)外国船舶有无害通过权A、 我国不适用于军舰;B、连续不停迅速通过;C、潜艇须浮面并展示国旗;D、通过无害毗连区:(1)防止和惩处在领土围违反海关、财政、移

10、民、卫生的法律法规(2)其他制度取决于其依附的是专属经济区还是公海专属经济区: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管辖权A、有权拘捕;B、有担保立即释放;C、原则上不得对船员进行监禁或体罚公海:(1)管辖权:A、船旗国管辖权:一船一旗,否则视为无国籍船和登临对象;B、普遍管辖权:海盗、非法广播、贩卖奴隶和贩卖毒品 (2)临检权和紧追权:A、主体:军舰、军用飞机、经授权且标志清楚的政府公务船舶飞机;B、主体不能是对象;C、紧追权的限制:不能从公海开始、发出停止信号、不能中断、当被追船舶进入其本国或第三国领海时终止;不得使用武力 2、海洋底土的划分及沿海国的权力大陆架:A、界限(多数情况下和专属经济区重叠,但可以

11、宽于专属经济区)B、权力和专属经济区类似;C、沿海国的专属权力,无须声明即享有内海和领海的底土由沿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国际海底区域(平行开发制)(三)外层空间法律制度:(1)登记制度:联合国秘书长;登记国对空间物体享有所有权与管辖权(2)营救制度:援助、通知、送回(3)责任制度:发射国承担绝对责任(对地面或飞行中的飞机)或过错责任(对其他空间物体)(四)国际环保法防止气候变化:限制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达国家具体减排目标)大气环保臭氧层保护:限制和管制消耗臭氧层物质主要制度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明确有关国家责任濒危野生动植物种保护:清单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保防

12、止海洋倾倒废物生物多样性条件:1、进出口双方均为缔约国;2、进口国同意(书面、特定) 3、有无害环境的处置方法; 4、越境转移有保险或担保本国人:国籍制度(取得、丧失、冲突)入境、出境四、国际法上的人待遇外国人特殊制度:外交保护、庇护和引渡国际人权法 (一)国籍的取得和丧失中华人民国国籍法: 第5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一方为中国公民为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九 天 考资不具有中国国籍。” 第6条:“ 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第9条:“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

13、中国国籍。”第11条:“申请退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丧失中国国籍。”第12条:“国家工作人员和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二)外国人的法律地位1、外交保护(保护境外的本国人)三个条件:A、一国国利因所在国国家不当行为受到侵害;B、国籍继续原则;C、用尽当地救济原则2、引渡A、根据国际法,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B、国家可以拒绝引渡本国国民;C、可引渡罪行:双重犯罪原则和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注意:犯有战争罪、危害人类罪、劫机罪和侵害外交代表罪的绝对不能视为政治犯D、引渡效果:罪名特定原则中华人民国引渡法:引渡有关问题的主管机构:A、外交部是有关引渡的联系机构;B、引出:外交部审查形式要件,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高级人民法院审查实质要件C、引入: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