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招贴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277417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列招贴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系列招贴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系列招贴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系列招贴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列招贴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列招贴设计(5547)复习提纲一填空:1北宋时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招贴印刷用铜版制成。铜版的寸见方,上面雕刻“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中间是白兔持杵捣药的插图,左右有八字为:“以门前白兔儿为记”2. 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设计学校包豪斯。3. 招贴是广告中一种特殊的,也是一种最早的形式。招贴是一种以传达信息为目的,以印刷媒介为主的,张贴为形式的广告。也可以说招贴是广告中的一种特殊的媒介形式。4. 招贴广告是指张贴在大木柱,或墙上,或车辆上的印刷广告。5. 招贴分为文化招贴、公益招贴、商业招贴三大类。6. 文艺、

2、教育、新闻、出版、体育、旅游、戏剧、电影、展览。文物保护、科技成果等主题为文化招贴。7. 工艺广告往往比较直观,这种招贴的主题常常可以是“和平与反战”,“生存环境与社会发展”,“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守法与纳税”,“戒烟与禁毒”等等这种必经鲜明地通过画面传达招贴的主题。8. 商业招贴是与企业的的市场目标密切相关的,这类招贴由于在树立企业形象和扩大社会影响方向有着较大作用,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商家用做敲开客户大门的敲门砖。9. 新艺术运动的作品在形式上有义工共同的基本特点,就是装饰性。10.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和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表现了20世纪

3、新的社会发展,新的技术和新的精神。”11. 装饰艺术的设计,主要以现实的人物,风景或动物为题材。装饰艺术倾向于简洁,轻巧。造型略带变形,基本上是平面化的,细节处理变化丰富,而不是写实的表现。12. 色彩风格纯净响亮、辉煌灿烂、造型大胆而单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波兰招贴。13. 瑞士招贴的风格突出表现为注重字体设计在招贴中信息传达作用,并将字帖遍过延伸、并列、组合、波动来表现。14. 德国的招贴有着自己的传统和独特的风格。15. 文字、图形、色彩构成招贴的三大要素。16. 美国招贴设计之师菲里瑞斯拜克对自己的招贴设计风格评价是“在招贴设计过程中,广泛的选择和运用各种各样的字体和字符。17. 设计家

4、福田繁雄先生,主要研究“幻觉”和“错觉”在招贴图形中的作用。18. 日本的招贴设计继承了民族文化传统,吸取现代艺术精华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19. 龟仓雄策的大部分作品都运用了集合硬边的抽象图形并吸取了20世纪60年代最为流行的光效应艺术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光影式正负集合图形的组合而形成强烈的透视感和闪烁感构成画面特定的视觉吸引力。20.20世纪初,中国上海出现了招贴广告的一个十分特殊的形式月份牌广告,他们主要是张贴在家庭里,作为原先的年画替代物。哪一时期,月份牌画家郑曼陀先生,成功的创造了将碳和水彩相结合的表现技术,奠定月份牌画法的基础。21. 招贴中的文字往往可游离图形,色彩而自成画面。2

5、2. 图形是一种说明性的视觉符号,是可于文字和美术之间的视觉语言形式。其本意是设计形态来表达创造性的意念,也就是给设计思想的形状,使设计造型成为传达信息载体。23. 从广义上说,字体也是一种图形,因而图形设计的基本原理也是用于处理字体,涉及形态构成、空间、?理和色彩等多方面的因素。24. 置换是图形视觉效果一种处理方法,指用其他东西取代原有组织结构中心的一个部分,结构的关系不变,视觉效果产生变化,克服视觉上的麻木。25. 书法为中国文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甲骨文、篆书、隶书到草书、楷书、行书都是具有相当高的运用价值的字体。26在招贴的大小标题,说明文等文字部分与各图图形之间,适当的配置于不

6、同的色相、明度、彩度、色调变化。27招贴广告又可称为招贴画,海报,宣传画。28招贴设计中的字体编排的形式有对称式,对角线式。29文化招贴与公益招贴,商业招贴的区别在于它根植与现实,传达处于特定时空的具体信息,又同于公益招贴的社会责任感,也不同于商业招贴商业目的与功利性。二:单项选择:1像金字塔,故宫,这种中轴线建筑都是(a)视觉效果。A:对称B:均衡C:对角线D:散点2(d)是通过剪裁和排列色彩的或带有不同肌理的有色材料产生构思形式的一种技法。A:素描B:水墨画C:屏贴D:色粉笔画3(a)是用其他东西取代原有组织结构中心的一个部分,结构的关系不变,视觉效果克服视觉上麻木。A:置换B:正形与负形

7、C:错觉的运用D:虚实相生4文艺,教育,新闻,出版,体育,旅游,戏剧,电影等都可称之为(b)A:公益招贴B:文化招贴C:商业招贴D:宣传招贴5(d)是指用真实的艺术表现手法直接向观众展示主题内容。A:夸张法B:对比法C:寓意法D:写实法三:名词解释拼贴对称结构图形置换素描散点排列错觉石板印喷绘四:简答题1简述招贴设计的程序?2招贴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有哪些作用?3简述招贴设计中,色彩设计要注意哪几种关系?4简述招贴的分类,特征与功能?5招贴设计的表现方法有哪些?6图形视觉效果处理有哪几种?7公益招贴与商业招贴有什么不同创意方法,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与要求?8招贴设计中的编排有哪几种形式?9图形的基

8、本分类有哪些?10招贴的特点有哪些?五:论述题1论述“英国工业美术运动”与招贴设计的关系。2论述中国的招贴风格和流派。3公益招贴与商业招贴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的创意方法。4招贴的设计步骤。5论述招贴设计中色彩作用。6简述招贴设计中色彩设计要注意哪几种关系六:设计题1文化招贴设计一幅,中国民间艺术节。2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创作一幅公益广告。拼贴:是通过剪裁和排列彩色的或带有不同肌理的有色材料产生构图形式的一种技法,用拼贴作招贴,最大的优点在于招贴的设计形状未加固定前有充分的调整余地。对称结构:是人类造物历史上很早出现在一种心理稳定和平衡视觉效果。散点排列:通过在不自觉中强调感性、自由随

9、机性、常常创造一种运感、新奇的视觉效果。素描:一般是指用单一的色彩来描绘对象。木板印:是一门历史久远的印刷技术,木板取材容易,制作易掌握,很久以来,一直深受画家、设计师欢迎。石板印:是一种不使用凹凸或打孔眼来印刷的工具,它是在平版上利用油脂和水性相距及一些化学反应来作为印刷手段。喷绘:就是以喷笔(喷枪)为工具,通过空压机将气体压缩后产生的能量来作画。错觉:是诸多的正常情况下利用眼睛的错觉产生恍惚迷离的效果。正形与负形:利用矛盾空间的原理创造出来的图形语言具有不可比拟的超维效应,它能有效地扩展和丰富平面设计艺术的表现力。置换:就是用其他东西取代原有组织结构中心的一个部分,结构的关系不变,视觉效果

10、产生变化,克服视觉上的麻木。图形:是一种说明性的视觉符号,是介于文学和美术之间的视觉语言形式。1招贴设计的程序:1)明确主题2)市场调研3)归纳分析4)确定方法。2招.贴设计在视觉传达上的作用:1)信息传播作用2)文化传播作用。3.招贴设计中,色彩设计要注意的关系:1)色彩与心理的关系2)色彩的对比关系3)色彩的调和关系4)色彩中企业的形象。4招贴的分类,特征和功能:1)文化招贴:涵盖戏剧,歌剧,舞蹈,音乐会马戏等艺术形式,以及各种博物馆展览、各类艺术中心的活动等的招贴都可以称之为文化招贴。2)公益招贴:往往比较直观,这种招贴的主题常常可以是“和平与反战”、“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认可控制与

11、计划生育”等等,这种招贴必须鲜明地通过画面传达招贴的主题。3)商业招贴:是企业的市场目标密切相关的,这类招贴由于在树立企业形象和扩大社会影响方面有着较大作用,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商家用做敲开客户大门的敲门砖,在这类招贴制作中,必须明确的是以企业形象为中心,还是以产品为中心。5招贴的表现方法:1)综合设计基础表现方法:素描、水墨画、拼贴、色彩笔画)2招贴的制作:丝网印、木板印、石板印3)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表现方法:摄影技术、计算机设计。6图.形视觉效果有:虚实相生、错觉、正形与负形、置换、逆向比例。7公.益招贴与商业招贴的不同:公益招贴往往比较直观,有直接的主题,商业招贴是与企鹅也密切联系的,所以公

12、益招贴必须鲜明地通过画面传达招贴主题,而商业招贴是以企业形象为主要核心。8图.形的分类:具象图形、装饰图形、抽象图形、漫画图形、标志图形。9招.贴的编排方式:堆成式、对角线式、散点式。10论.述“英国工业美术运动”与招贴设计的关系:“英国工业美术运动”形成一个英国设计革命的高潮,提出设计风格主张:1)崇尚哥德式风格2)师从自然,特别是从植物纹样中吸取材料和营养。设计师在工业产品上过于装饰,把枝蔓、花朵造型的线条作为一种理性主义的美学原则,不仅运用在产品上,而且运用于书籍装帧和招贴设计上,这种装饰图案的线条遵循犹如音乐的纯抽象结构。10招贴中色彩作用:色彩可以用最快的视觉速度刺激人的感官,具有影响人们心理、唤起人们感情的作用,尽管这种作用是瞬间即逝的。优秀的招贴色彩设计常常可以让招贴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在大量文字编排中,色彩的运用能使画面跟为生动;在阅读时,消费者根据颜色的区分更加方便阅读;在招贴中,可因设计者的色彩设计及摄影、印刷、电脑绘制等传真技术,将真实特性以静态或动态显现,用色彩的忠实表现,来满足想象力多样化的消费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