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初中物理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27409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毕节市初中物理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贵州省毕节市初中物理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贵州省毕节市初中物理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贵州省毕节市初中物理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贵州省毕节市初中物理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毕节市初中物理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毕节市初中物理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毕节市2016年初中物理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物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物理学习方面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初中阶段物理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能客观考查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物理学业水平,又能完成高一级学校的选拔甄别,对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实施素质教育将起到引导作用。.考试目标根据现阶段国家对初中毕业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兼顾我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力求反映学生真实的物理学业水平,发挥考试评价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以促进全市初中物理

2、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物理试题应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考查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物理学科素养,减少机械记忆类试题的数量,渗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考查学科知识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技能,考查应立足于具体的情境中;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渗透在前两方面的考查内容中。通过情境创设,适度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等内容。杜绝设置偏题、怪题,不在繁、偏上做文章。.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采用物理、化学综合卷闭卷、笔试

3、形式,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满分150分(其中物理占90分,化学占60分)。2、试卷结构试卷分为、卷两部分,其中卷为选择题,卷为非选择题,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3、试卷知识内容所占分值的分布情况为:声、光、热 约16分物质、运动、力和功 约37分电学、磁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约37分4. 试卷题型:(1)试题包括选择、填空、作图、简答、实验与探究、计算等几种题型。选择题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作图题包括画图和填图,在答题卡上作图。实验题包括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探究、实验设计以及实验过程与结论的分析等方面的考查。试题形式有多种,例如填空、填图、填表

4、、选择、作图、计算、简答等。计算题考查计算过程,要求写出计算公式、演算过程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并最后作答。科学探究渗透在各部分内容之中。(2)试卷题型所占分值的分布情况为:选择题 约24分填空题 约15分作图题 约6分简答题 约4分实验探究题 约16分计算题 约25分 5、难度结构物理卷难度系数按0.7设定,易、中、难试题比例为7:2:1。.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范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范围为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内容,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2012年教育部审定 八年级 上、下两册、2013年教育部审定 九年级 全一册)。根据新课标要求,在落实知

5、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考查的同时,加强对能力的考查。基础知识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基本技能包括测量、读数、作图、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技能,其目标用“会”表述,会测量、会使用、会选用、会连接、会读图等。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提问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等。(二)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标准的要求,物理学科毕业考试的考查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1.科学探究考查重点是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科学探究方法和意义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要求是关注物理实验探究的过程和研究方法,在探究过

6、程中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对探究过程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能正确分析和处理,做出有效判断。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在内容上可以是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以是与标准科学内容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内容;在形式上可以是实验探究,也可以是问题研究、调查分析等学习活动。关于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如下:科学探究要素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猜想与假设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

7、行推测与假设。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分析与论证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 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经历从

8、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认识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评 估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交流与合作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有团队精神。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2.科学内容根据国家教育部修订后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决定物理科的考试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

9、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主题。根据教材的编排,即声、光、热、物质、运动、力和功、电和磁、能量和能源等内容。科学内容及要求如下:一 声 、 光 、 热内容知识要点水平层次要 求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认识1通过实验,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4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2乐音,噪声了解3声的利用光现象1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经历了解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3通过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知道不同色光混合的现

10、象。了解一些看不见光的应用。 4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5.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2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3光的色散,红外线,紫外线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认识6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原理,人眼成像原理,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7.显微镜,望远镜了解热学初步知识1温度,温度计,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温度的测量,环境温度问题了解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2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

11、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4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5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认识分子热运动的特点。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6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7了解内能。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8了解热量。9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10从能

12、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11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12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2物质的固、液、气三态3物态变化过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 蒸发,沸腾,升华,凝华了解4熔点,凝固点,沸点了解水的循环,节约用水认同扩散,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动理论了解内能,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内能的利用,热量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与社会发展了解热现象与热运动认识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 认识1热量的计算,比热容了解说明: 声现象1.知道声速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声音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通常哪种状态中速度更快。不要求记住各种介质中声速的具体数值。2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骨传声,回声,只是过

13、程性要求,属“了解”水平层次,不要求具体的分析。 光现象1. 知道光的三原色。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有关的应用。3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4. 对课标和教材中所指凸透镜和凹透镜均为薄透镜,不考虑光线在镜中的传播情况。 热学初步知识 1“会测量温度”,属基本技能要求的“独立操作”层次,要求会正确操作,能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要求不仅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知道不同的燃料的热值不同,而且要有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不要求记住各种燃料的热值。能对燃料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及热机的效率作简单的计算。二 物 质内 容知 识 要 点水平层次要 求物质1物质的物理特征与

14、物理属性 了解1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一些物理特征。 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5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6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7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8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9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知道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知道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