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127319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赵湾中心学校 李世宏1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问题又可用数学知识来解决。2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有意识地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联系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一、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

2、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3教师要注意教学的形式,讲授的语速、语调等;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也能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比如精彩幽默的语调,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板画,得体的仪表,亲切的话语,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体技巧等。教师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这些精神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那么效果将会是持久而巨大的。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

3、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长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用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又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讲课前我先问学生:“你能用自己的手指表示出19这几个数字吗?一会儿我们来玩数字手指游戏”,学生一听玩游戏都集中了注意力用一双好奇的眼睛看着我。在后面的学习口诀的教学中我都采取以上的方法,学生边背诵口诀边用手指演示,使学生的学习气氛活跃,同时学生也从中感受到

4、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数学的产生是生活的需要,教师所提出的数学内容应和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感兴趣的问题等,设置相关的情景,使学生能在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但是光是口头鼓励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不大。因为我们接触的孩子只是小学生,他们的发现问题是盲目的,解决也只是一句空口号,需要大人的从旁协助。作为教师我觉得较好的方法是从课堂教学入手,多联系生活实际来讲数学。这样就会

5、使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与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的联系是那么的密切,这样的数学问题对他们就比较有吸引力,他们在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十分轻松和愉快。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实际,收集数据资料,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校园生活应该是学生们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内容,如校园中的“位置”问题,像排列的座位、体育课上的队列;校园内的几何形体,像校门或大厅里的柱子、体育室里面的各种球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像跳绳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帕,等等,其中都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假如能把这些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学生们就会感到非常真实、有趣。学生在社会活动和交流

6、当中,也会发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如走亲访友中的购买礼品问题,外出旅游中的行程规划问题,走路(或骑车)中的行程问题,所需费用问题这一切中都可以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然后搬进课堂,让学生自行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对数学的亲切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例如:一年级新教材的第一页,出示学校校园的场景图,学生见到熟悉的场景,对学校有所了解,而且是学生喜欢的对方,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图中的人物和事物都与10以内的数有关,这就让学生数学无处不在身边。又如:在教学“比一比”时,我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进行比较,如我和妈妈比高低,小猪和大猪比长短,并比较的人和事进

7、行分类。有同类的比较和不同类的比,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三、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方向和动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时要给学生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当学生量出数学书的厚度还不到1厘米时,就会感觉到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还不够精确,自然会产生问题:“有没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如果有,那1毫米有多长?毫米与厘米有联系吗?有怎样的关系?”“还有比毫米更小的单位吗?”又如在

8、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买东西的经历开始逐步设计教学问题。多媒体演示:一位同学高高兴兴到商店去买2块巧克力。师提问:假如是你,你在买巧克力时会想到那些问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每快巧克力多少钱?、买两块巧克力要付多少钱?师又问:假如再买一个果冻,又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又提出问题:、一个果冻多少钱?、买巧克力和一个果冻共多少钱?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给出一些条件,学生很自然地就掌握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从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再通过回顾这些问题与结论的可行性来推动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四、

9、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中,教学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践性。例如在具体教学中设计这样的内容:1某工厂84名职工准备租车外出旅游,现在大车每次可乘坐36名乘客,每辆运费200元,小车每次可乘坐15名乘客,每辆运费90元。、请你设计3种方案;、哪种方案最省钱?因为该教材内容针对性很强,经过教者的引导,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能主动

10、列出许多方案,然后再深层次地探索最佳方案。又如某牛奶产家在创业十周年之际推销的广告中有这样一条信息:买5瓶牛奶免费赠送1瓶,不足5瓶不赠送;购物满100元,返回现金15元。如果要买150瓶牛奶,为了节省费用,你选择哪一种?再如学习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爸爸妈妈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水费(电费)是多少;学习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多少本息;再如学习完“比例尺”一节的知识后,让学生绘制“我给未来的校园设计平面图”、“我给生活小区设计平面图”等等,这些数学问题都是生活中现实的、丰富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小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分析周围的事物,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