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选优秀法官调解能手等实施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1273197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评选优秀法官调解能手等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评选优秀法官调解能手等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评选优秀法官调解能手等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评选优秀法官调解能手等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评选优秀法官调解能手等实施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评选优秀法官调解能手等实施方案_市中级人民法_关于评选优秀法官办案能手调解能手写_才计算机操作应用能手实施方案根据院“五个一”评选办法的规定,拟定于_月_日至_日在全院开展“优秀法官(干警),办案能手,调解能手、计算机应用能手,写_才”评选活动。为营造干警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确保评选活动公开、公正、公平,现制订本实施方案。一、评选标准(一)“优秀法官(干警)”标准1、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政治思想坚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_法治理念,胸怀大局、锐意进取。2、具有高超的司法技能。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有较高的司法水平和独立办案能力,具有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审判技能,不辞辛苦、定纷

2、止争的调解技巧,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审判、执行工作经验在本庭乃至全院有一定的影响。3、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清正廉洁,秉公执法,倾心审判事业,热心对待当事人,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4、具有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公正司法,恪尽职守,甘于奉献,求真务实,严谨细致,吃苦耐劳,勇挑重担,爱岗敬业,文明办案。5、在“办案能手、调解能手、计算机操作应用能手、写_才”评比活动中,至少有两项获得名次。业务部门的法官,应获得“办案能手、调解能手”中的一项;综合部门的法官及其他干警,应获得“计算机操作应用能手、写_才”名次。(二)“办案能手”标准1、践行_法治理念,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

3、责任意识强。2、廉洁自律,公正执法,本年度无错案问责案件。3、多办案。在本庭办案数量居前三名,在全院立案、刑事、民商事、行政、执行、审监等部门人员统计中办案数量居前_名。4、快办案。办案效率高,本年度没有超审限的案件。5、办好案。本年度所办案件达到“四无”标准既无发回、无改判、无超期、无_。做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当事人满意。(三)“调解能手”标准1、在审判工作中认真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严格依法办案,做到办案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没有因案件裁判不当而诱发_。2、在合法、自愿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对民商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和执行案件

4、做调解、和解工作,最大限度地通过调解、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3、已调解(和解)、撤诉结案的案件不得出现当事人申请再审、_和缠诉及矛盾激化等问题,不得因工作方法不当产生不稳定因素或不良社会影响。4、调解(和解)协议不得损害国家、_、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调解书、裁定书制作规范,调解(和解)主文表述准确,案件在执行中不得产生歧义。5、年度所办案件无超审限,审结的案件经评查一类卷达到_%以上,无三类卷;审(执)结的案件调解(和解)、撤诉率在同类案件中位居前_名。(四)“写_才”标准1、刻苦学习写作知识,有一定的写作基本功,熟练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完成院和本部门规定的写作任务。2

5、、全年撰写调研、信息、宣传、统计分析、案例编报等方面的文章_篇以上(不含院和本部门规定的任务数)。3、全年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发表调研、信息、宣传、统计分析、案例编报等方面的文章分别在_篇、_篇、_篇以上(不含院和本部门规定的任务数),其中有一篇是调研方面的文章。4、撰写各种会议材料、报告、汇报等,成绩显著的。(五)“计算机操作应用能手”标准1、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2、会使用计算机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收发_。3、熟练使用计算机编辑文档,每分钟打字不少于_字。4、熟练使用计算机制作表格。5、熟练使用院局域网,会制作简单的网页。三、评选数额“优秀法官”、“计算机操作应用能手”、“写_才”各_名,“办案能手”、“调解能手”若干名。四、评选程序1、部门推荐。各部门在对照评选标准进行初选的基础上,择优上报,并附_字的事迹材料。2、现场比武。“计算机操作应用能手”的评选,由政治部拟定比赛项目,抽调人员组成考评小组,_进行竞赛,以得分多少,确定初选人员_。其他各项由政治部从各部门抽调人员,根据上报的事迹材料进行投票,确定初选人员。3、政治部审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