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合肥一六八中学自主招生语文试卷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271587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合肥一六八中学自主招生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合肥一六八中学自主招生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合肥一六八中学自主招生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合肥一六八中学自主招生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合肥一六八中学自主招生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合肥一六八中学自主招生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合肥一六八中学自主招生语文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一六八中学2017年面向全省自主招生考试人文素养测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40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 ,载不动许多愁。(3)子曰:“ ,匹夫不可夺志也。”(4) ,长夜沾湿何由彻!(5)故曰,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6) ,在乎山水之间也。(7)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陆游游山西村的颔联和颈联: ,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刘老师说:“全班就你一个人通过了合肥一六八中学的自主招生考核,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海洋世界的奥秘。那

2、是一张俩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几十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时下,田园风光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很流行,满足了人们走进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A、 B、 C、 D、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沙书记说:“能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取得人民信任的重大问题。”B、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母亲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C、澳大利亚人麦氏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群众虽然很怀念他,但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

3、术家。D、生于北京的“词坛泰斗”庄奴于1949年迁到台湾,当过记者、编辑,演过话剧,但最终以音乐创作彰显盛名,且尤以流行歌曲最为人所津津乐道。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生活中,有温度的话语可以暖人心扉,让我们 ;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鼓舞斗志,让我们 ;有温度的话语可以启迪心灵,让我们 ;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陶冶性情,让我们 成长中,无数有温度的话语,伴随我们一路走来。平和安宁豁然开朗如沐春风奋勇扬帆A、 B、 C、 D、5、下列对于相关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西游记中六耳猕猴假扮孙悟空,迷惑唐僧,连玉皇大帝也辨不出真假。在佛法无边的如来面前,最终原形毕露,自食

4、恶果。B、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当过清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他处处阻拦祥子和虎妞的婚事。C、红岩中,李敬在沙坪书店发现敌情后,果断地组织撤退转移,为掩护市委书记许云峰安全脱身,他主动出击,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向自己。D、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传记的合称。6、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A、长啸先生,您好!10月16日上午8:00,第六届全国校园诗会开幕式将在我校艺术会堂举行,届时请您光临指导。B、小明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C、小雨打电话给老师说:“祁老师,我疾病好了之后,一定要认真学习,

5、报答您对我的关怀。”D、王刚对语文老师说:“苏老师,这是我刚刚写好的一篇习作,请您拜读指导。”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经“六义”是指“赋、比、兴、风、雅、颂”。B、足下、麾下、膝下分别是古人对同辈、将帅和父母的敬称。C、左传是纪传体通史,史记是编年体通史。D、“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8、根据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12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海市民对于共享单车的态度,不超过36个字。(6分)(2)请就表格反映的问题,向单车企业、监管部门或其他相关方就共享单车的良性发展提出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6分)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6、(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1题。(10分)奉陪郑驸马韦曲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 乌巾:南史中有“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之语。9、诗的首句中“无赖”一词的意思是 。(2分)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属于近体诗中的五言律诗,对仗工整,格律谨严。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美景,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尽情饮酒。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D、首联中“恼煞人”一词,实际是对“

7、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11、结合诗句,具体谈谈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二)阅读小石潭记,完成12-15题。(15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改)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8、。(5分)(1)水尤清冽 清冽: (2)全石以为底 以: (3)卷石底以出 卷: (4)怡然不动 怡然: (5)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行踪。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第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15、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

9、游览小石潭的感受。(3分)(三)阅读泪为谁流,完成16-20题。(25分)泪为谁流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一个gulu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

10、根本不够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儿子不忍让父亲赔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 “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 “啊!”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伤心。gulu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希望。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那是他的怒气。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流血!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来不及清楚这一切,gulu的身躯缓缓倒下。想不到失手铸成大错,挺

11、拔的腰板“扑通”坐地夜,静得怕人,黑得出奇。猛然间,电闪雷鸣。黑得出奇的夜异常恐怖。片刻间,风雨大作。父亲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却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攥枯瘦的手。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间看护田地。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精心的他舍不得花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到自家的玉米地看看。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怕,抡起了木棒,他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于是,独生子的满腔怒气化作对父亲的当

12、头一棒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雨声:嘀嗒,嘀嗒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16、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解释。(4分)gu lu( )( ): 1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6分)A、小说讲述了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辛苦劳作却连学都上不起的故事,鞭挞了社会的黑暗不公。B、父亲的“跳”、“瞪”、“发抖”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形象地展现出一个父亲的责任感、望子成龙的决心和爱,突出了父亲的爱子之情。C、这篇小说的语言幽默而富有诗意,使小说充满了抒情色彩。D、“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一句运用了通感、比喻的修辞手法。E、这篇小说采用倒叙手法,使得开篇即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18、请说说标题“泪为谁流”的含义。(3分)19、“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纵观全文,父亲的“合格”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20、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其用意有哪些?(6分)三、写作(555分)21、请以“目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2)不少于7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