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270310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2021 东城二模 (一)阅读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完成第 13-15 题。 (共 15 分)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余秋雨 一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身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保姆说 曾问她想吃什么,她回答:“红烧虾。”医生再问,她回答:“橘红糕。”说完,她突然 觉得不好意思,咧嘴大笑起来,之后就再也不说话了。橘红糕是家乡的一种食物,妈妈儿 时吃过。生命的终点和起点,在这一刻重合。在我牙牙学语的那些年,妈妈在乡下办识字班、记账、读信、写信,包括后来全村 的会计工作,都

2、由她包办。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总是带着我。至今我仍记得,妈妈坐在 床沿上,告诉我什么是文言文,什么是白话文。她不喜欢现代文言文,说那是在好好的头 上扣了一个老式瓜皮帽。妈妈在文化上实在太孤独,所以把我当成了谈心对象。我 7 岁那 年,她又把扫盲、记账、读信、写信这些事全都交给了我。我到上海考中学,妈妈心情有点儿紧张,害怕因独自在乡下的“育儿试验”失败而 对不起爸爸。我很快让他们宽了心,但他们都只是轻轻一笑,没有时间想原因。只有我知 道,获得上海市作文比赛第一名,是因为已经替乡亲写了几百封信;数学竞赛获大奖,是 因为已经为乡亲记了太多的账。二医生问,妈妈一旦出现结束生命的信号,要不要切开器官来抢

3、救,包括电击?妻子 问:“抢救之后能恢复意识吗?”医生说:“那不可能了,只能延续一两个星期。”我们 决定:让妈妈走得体面和干净。我们知道,妈妈太要求体面了,即便在最艰难的那些日子,服装永远干净,表情永 远优雅,语言永远平和。到晚年,她走出来还是个“漂亮老太”。为了体面,她宁可少活 几年,哪里会在乎一两个星期?一位与妈妈住在同一社区的退休教授很想邀我参加他们的一次研讨会,三次上门未 果,就异想天开地转邀我妈妈到场。妈妈真的就换衣梳发,准备出门,幸好被保姆阻止。 妈妈去的理由是,人家满头白发来了三次,叫我做什么都应该答应。妈妈内心的体面,与 单纯有关。妈妈如果去开会了,会是什么情形?她是明白人,知

4、道自己只是来替儿子还一个人 情,只能微笑,不该说话,除了“谢谢”。研讨会总会出现不少满口空话的人,相比之下, 这个沉默而微笑的老人并不丢人。在妈妈眼里,职位、专业、学历、名气都可有可无,因 此她穿行无羁。三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大弟弟完全是在妈妈的手臂上死而复生的。年轻的妈妈抱着奄 奄一息的婴儿,一遍遍在路边哭泣、求人。我和大弟弟都无数次命悬一线。由于一直只在 乎生命的底线,妈妈对后来各种人为的人生灾难都不屑一顾。?我从小就知道生命离不开灾难,因此从未害怕灾难。我历险 4 万公里被国际媒体评 为“当今世界最勇敢的人文教授”,追根溯源,就与妈妈有关。妈妈,那 4 万公里的每一 步,都有您的足迹。?妈

5、妈,这次您真的要走了吗?乡下有些小路,只有您和我两人走过,您不在了,小 路也湮灭了;童年的有些故事,只有您和我两人记得,您不在了,童年也破碎了;我的一 笔一画,都是您亲手所教,您不在了,我的文字也就断流了。?我和妻子在普陀山普济寺门口供养了一棵大树,愿它能够庇荫这位善良而非凡的老 人,即便远行,也宁谧而安详。(有删改)13.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 分)14.作者认为母亲是“善良而非凡”的。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 分) 15.作者 是如何做到把对母亲的感情写得真挚深切,十分感人的?试举例分析。(不超过 150字)(7 分) 参考答案:13.示例:承接上文母亲病重,引

6、起下文对母亲年轻时的回忆。(共 4 分)14.示例:母亲在别人再三登门请求的情况下,尽管自己不是专业人员,仍然要去参 加研讨会,体现了母亲的善良。母亲在年老时,仍然优雅、平和,能从容体面地老去,表 现出面对老去和死亡的非凡勇气。 (共 4 分。每点 2 分)15.示例:作者运用想像、议论等手法将对母亲感情写得真挚深切,十分感人。第9 段,通过想像妈妈如果真的去参加研讨会时将有的得体表现,由衷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善 良的理解。又以“相比之下,这个沉默而微笑的老人并不丢人。在妈妈眼里,职位、专业、 学历、名气都可有可无,因此她穿行无羁”的议论,深情赞美了母亲敢于超越世俗偏见的 勇气。(共 7 分。分

7、析 5 分,语言 2 分)2021 西城二模 (一)阅读我记忆中的父亲,完成第 13-15 题。(共 16 分)我记忆中的父亲许燕吉父亲只活了 49 岁,我今年已 57 岁了,50 年前,父亲和我们在一起的一些情景,我 仍感到清晰如昨。父亲非常爱孩子,还爱和孩子们玩,那时候他已四十开外,混在孩子群中,谁都不 觉得拘束。家里来往的客人较多,有时小客人也跟着来几个,我们便成了伙,玩藏猫,玩 捉贼,父亲总是自告奋勇当捉人的,我们藏得严严实实的,大气都不敢出。一会儿,父亲 来了,故意转上两圈,然后冷不防地把我们其中的一个捉出来,“小俘虏”被举得高高的, 其余的孩子也都跑出来,围着父亲又喊又叫又哈哈大笑

8、。那种又紧张又快乐的情绪,至今 还能令我激动。父亲总能和孩子们玩到一起,有时我们跟父亲到他朋友家去,大人们在一 起谈什么事我们不知道,但知道父亲总会抽出身来跟我们玩上一阵的。父亲又很诙谐,还常常跟孩子们开玩笑,他捉住“小俘虏”后要亲吻个够,由于他 留胡须,很扎脸,我们都捂着腮帮子抵御。父亲喜爱大自然,假日里常和朋友们去郊游,野餐,有时也带上哥哥和我去。我常 会在半路上就赖在地下说走不动了,知道父亲一定会来驮我,父亲总是把我驮在他的肩上, 两手还抓住我的腿怕我摔下来,我又不费力,又看得远,高兴地一路唱呀笑呀的,父亲 也不嫌我重,一直驮我到达目的地。有一次,父亲还带回来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儿,给他

9、洗干净后,送他到一个收养学校读书去了。那个学校,父亲带我去过,孩子很多,都穿着 一样的蓝色衣裳。他们看见我们来,欢呼着一拥而上,围了个水泄不通。看来,父亲是他 们的老朋友了。暑假时父亲总是住到山林寺院里写文章,我们有时去看看他,发现他身边 又吸引了几个小和尚,小和尚们只有七八岁,父亲对他们很友好,总是给他们讲故事,讲 笑话。父亲的故事最多。夏天乘凉,他睡在躺椅上,我们坐在小板凳上给他捶腿,一面听 故事。他讲的故事包括天文地理、神话现实、古今中外,无奇不有,有好些故事可能就是 他随口现编的。父亲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到紧张、恐怖处,我们就会紧 紧地抱住他的腿,听到开心处,我们不禁会拍

10、手顿足。可惜,晚上 8 点上床睡觉是铁的纪 律,不然,必定能够从父亲处得到更多的教诲。50 年过去了,这期间战争、动乱、风风雨 雨,等我有机会读父亲的作品时,我已是人过中年了。我意外地发现,父亲在故事中所阐 述的人生哲理,能让我完全地接受,他笔下的一些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与我是那样地融通 相契。我想这必是夏夜故事潜移默化的结果吧。父亲还会“演戏”。冬天的晚上,大家在床上盘腿围上一圈,支起照相的三角架, 蒙上床单,就好像在马戏帐篷里。“演员”就是父亲的两个大拇指,虽然只能“点头”和 摇摆“身躯”,但“配音”很出色。记得“拇指戏”的常演剧目有武松打虎岳母刺字乌盆记等等。我第一次看京剧乌盆记时,已是在

11、此二十多年以后了,觉得非 常熟悉,就像曾经看过,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原来是父亲的大拇指演过。父亲还会表演 哑剧小品,记得有一年圣诞节,在“合一堂”开联欢会,父亲表演小脚老太婆打高尔夫球, 博得满堂叫好,笑得大家前仰后合。父亲去世太早,太仓促。他的学术成果,许多都没来得及写出来,只积累了上万张 的资料卡片。父亲热心写儿童故事,译孩子爱读的外国民间文学作品,给孩子们写歌词, 被孩子们占用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父亲爱孩子们,他是孩子们心中的“落花生”,而且 不因岁月久远而被遗忘。安葬父亲那天,港大礼堂内四面挂满了长幅的挽联,层层叠叠的,上面的字大大小 小的。当时我太小,都不大懂。却有两副挽联触动了我的心

12、灵:一副是“赤子之心”。 一副是“若有人喊救救孩子,就请你去问问先生”。这两副挽联和我对父亲的认识是如此 一致,它们将和我对父亲的记忆融在一起,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版之上,永远清新。 (有删改)“落花生”是作者父亲许地山的笔名,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著 有散文名作落花生。“赤子”,初生的婴儿。13.阅读第段至第段,依次概括作者回忆了父亲的哪几件事。(每件事不超过 8个字)(4 分)(1) (2)驮着我去郊游 (3) (4) (5)给我们讲故事 (6)14.结合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说说第段“赤子之心”“若有人喊救救孩子, 就请你去问问先生”这两副挽联,为什么能够“触动”作者的心灵

13、。(5 分)15.本文描写精彩,请结合第段或第段语句,从父亲和孩子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不超过 150 个字)(7 分) 参考答案:13(1)和我们玩藏猫捉贼 (3)关心流浪儿童 (4)和小和尚友好相处 (6) 给我们“演戏”(4 分。每空 1 分)14.本文的“父亲”是一个非常爱孩子、富有童心、热心帮助孩子的人,这两副挽联 反映的正是“父亲”的这些特点,和作者对“父亲”的认识是一致的,引发了作者的共鸣, 所以触动了作者的心灵。(5 分。“父亲”形象特点 2 分,结合挽联和作者认识 2 分,语 言 1 分 ) 15.示例一:第段作者描述了父亲喜欢孩子的特点。“一会儿,父亲来了,故意转上两圈,

14、然后冷不防地把我们其中的一个捉出来,小俘虏被举得高高的,其余 的孩子也都跑出来,围着父亲又喊又叫又哈哈大笑。”作者用“故意”“冷不防”“捉住” 等词语,生动地写出父亲和孩子们游戏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喜爱和充满童心的性 格特点。用孩子们“围着父亲又喊又叫又哈哈大笑”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给孩子们带来的 无限快乐。 示例二:第段作者描写了父亲给我们讲故事的情景。“父亲讲得绘声绘色, 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到紧张、 恐怖处,我们就会紧紧地抱住他的腿,听到开心处,我 们不禁会拍手顿足。”作者用“津津有味”写出了孩子们在听故事的时候,认真、投入的 样子;“紧张、恐怖”“拍手顿足”,既写出了孩子们被父亲讲的故事情节所感染,以及 听故事过程中的感受,也从侧面写出了父亲讲的故事,生动、传神。(7 分。父亲 3 分,孩子 3 分,每个 3 分包括“精彩描写原文”“描绘对象”“描绘 效果赏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