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三年级音乐下册 第4课《嘀哩嘀哩》说课稿 人音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1267764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春三年级音乐下册 第4课《嘀哩嘀哩》说课稿 人音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春三年级音乐下册 第4课《嘀哩嘀哩》说课稿 人音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春三年级音乐下册 第4课《嘀哩嘀哩》说课稿 人音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春三年级音乐下册 第4课《嘀哩嘀哩》说课稿 人音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春三年级音乐下册 第4课《嘀哩嘀哩》说课稿 人音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春三年级音乐下册 第4课《嘀哩嘀哩》说课稿 人音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春三年级音乐下册 第4课《嘀哩嘀哩》说课稿 人音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嘀哩嘀哩各位领导、老师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嘀哩嘀哩。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这七个方面展开。 一、教材分析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实践等过程方法来实现通过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发展音乐的各种表现力和创造力,形成一定的音乐素养。嘀哩嘀哩一课,是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春天的歌”中的第2课时,本单元都是以春为主题编排的歌曲,第一课时春天举行音乐会描绘春天美好的景象,第二课时嘀哩嘀哩就是在上一首歌曲感情的再延伸和发展。本课

2、歌曲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给孩子们勾画了一幅宽广明媚的春天景象,而本课教学正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的一堂自创音乐课。歌曲为2/4拍,大调式,采用两段体结构。每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结构规整。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在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休止符的基础上学习八分休止符的时值。(此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2、在歌曲模仿黄鹂鸟的叫声中模打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X”的长短。(此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难点)3、本课以音乐审美教学为主,学生通过表演、舞蹈、绘画、乐器等为本歌曲进行创编。二、学情分析 (一)已有的生活经验三年级学生

3、的生活体验感受与网络的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较强,所以我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渗透对心灵美、行为美的品德教育。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源之水。 (二)已有的知识技能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正确的呼吸方法唱歌,具有良好的唱歌习惯,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在这基础上我要求学生能够用亲切、活泼的声音演唱嘀哩嘀哩,学生能结合所学歌曲已经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四分休止符等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所以在演唱中尝试用乐器为新学的十六分音符部分的节奏来伴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鉴赏力。三、教学模式我校的教学模式

4、是“融情导悟”,所谓“融情导悟”就是师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以情感为纽带进行教与学的双边互动,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指导、诱导,促进学生领悟知识的形成,感悟能力的提升,渐悟态度的端正,顿悟自我的人生。根据“融情导悟”教学模式,结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我为本课设计了四个环节:即四、教学设计设置情境、导入新课(8分钟)师: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事物都发生了哪些的变化,你能用语言描绘出这一切吗?预设回答: 生1:树木长出新的嫩叶,大地绿了,花儿开了。 生2:天气暖和了。 生3:冬眠的动物醒了,燕子飞回来了 设计意图:此段谈话引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语言来描绘美丽的

5、季节 师:瞧!美丽的春姑娘已经飞进我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吧。 出示课件:春的景色图片展示,背景音乐播放嘀哩嘀哩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并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晃动身体和头。 设计意图:运用体验感知法让学生沉醉在欢乐的气氛中,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成为连接学生与歌曲情感的纽带和桥梁,同时也能通过画面感受到歌曲的艺术美出示谜语:细小爪子黄羽毛,飞到葡萄架下瞧,笑看蜗牛慢慢爬,爬上一起吃葡萄。 生:“小黄鹂”学生不由自主地模仿黄鹂鸟的叫声。 设计意图:营造宽松,友善的氛围,孩子们的好奇心迅速激发,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展开教学探索节奏,突破难点(6分钟)1、节奏练习(突破难点)师:看到那么美丽的春天

6、,你想不想用歌声来表达你的心情呢?就让我们一起化作小黄鹂来歌唱吧。出示:X X X X X X X X O X X X X X X 嘀哩 哩 嘀 哩 嘀 哩 哩 0 嘀哩 哩 嘀 哩 哩1)教师示范节奏。2)学生模打节奏。3)全班齐打,配上简单动作。4)学唱此句旋律。设计意图:用“小黄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模仿与打节奏相结合,把枯燥的节奏练习变得“有声有色”问答教学,深入情感(16分钟)师:同学们真聪明,和老师一起学会了小黄鹂的语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名字叫嘀哩嘀哩。1.问答教学 师生互动,采用问答方式学习歌曲前半部分的旋律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有什么景色?(老师范

7、唱)春天在哪里呢?这时老师把问答部分的旋律教唱给学生。设计意图:采用问答并学唱,加深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印象,并且掌握了前半部分旋律,自然进入下一段教学模仿学唱学生把之前已经学过黄鹂鸟叫声的节奏(嘀哩哩 嘀哩)加进到歌曲当中的后半部分学唱,并根据此节奏编配上简单不同的动作。设计意图:把歌曲中最具特色的衬词“嘀哩哩 嘀哩 嘀哩 哩0”作为重点,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长短2.深入情感 师:这首嘀哩嘀哩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呢?引导学生应该用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去学唱,就像小黄鹂的歌声一样。师教唱,生学唱。难点衬词处配上不同的身体动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有丰富的感

8、情学唱歌曲,使歌曲更富有活力多样表演,延伸拓展(10分钟) 共分三组小演员表演: 第一组:舞蹈的同学可以编配简单动作歌唱提问部分的旋律。第二组:学生在最后齐唱部分展示之前画好的“春天”并介绍自己画了些什么,从哪里看出来“春天”来。第三组:用自制的沙锤等小乐器为这段黄鹂鸟的叫声伴奏。设计意图:用乐器伴奏把枯燥的节奏练习变的有声有色,教师把精心搜集的素材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声、画、舞并茂,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综合能力五、板书设计(第一幅图:分解式节奏分析图,由一个四分音符分为两个八分音符,再由每个八分音符分为两个十六分音符。)X X X X X X

9、X X O X X X X X X 嘀哩 哩 嘀 哩 嘀 哩 哩 0 嘀哩 哩 嘀 哩 哩(第二幅图:通过学习的十六分音符展开的一段节奏打击)六、课堂评价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堂的评价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评价,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给自己提供表现自己能力和成就的机会。所以我采用自评、互评及师评三种方式相结合,以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例如“问答教学,深入情感”这一环节,在学完问答部分的旋律时给他们自评的机会,自己去评价这段歌词学习起来是怎样的,歌唱是否有难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又如“才艺展示”这一环节,学生可以互相探讨各自的才艺

10、展示表演的怎样,比如舞蹈是否贴切歌词,并评出最佳舞蹈演员。乐器节奏打的是否精准,并评出最佳演奏者。还有画画是否符合主题生动,评出杰出绘画者等并给与意见。这是学生间相互展示、相互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最后,我总结性评价,除了要向课堂表现好的同学表示祝贺,更重要的是用一句句鼓励的话调动课堂上不自信的同学。例如,“你可以再放开些声音去演唱这样会更好听,才艺展示的同学再声情并茂地表演起来这样就更能打动人”等。听了老师的鼓励后,自然而然地在心里形成了一种要求进步的想法,促使他们的学习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七、资源开发音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音乐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丰富多

11、彩的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音乐空间。例如,“探索节奏,突破难点”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通过模仿黄鹂鸟叫来模打节奏,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的理解本课的知识难点: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又如,“多样表演,延伸拓展”这一环节,把语言、律动、音乐、美术、多媒体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这样的教学能加大对音乐歌曲的理解,使新课标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精神得以体现。最后我让学生编创舞蹈,为歌曲增添欢乐、喜悦的气息,同时丰富学生的艺术素养。纵观我整个的教学过程,从开始的互动、后来的重难点解读到歌曲学唱再到创编节奏、即兴表演,我运用感知法、认知法、学唱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用有感情的演唱和肢体语言表达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通过创编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演、唱、创新、综合素质得到很好的发展,并恰当渗透了思想教育。音乐,是心灵飞翔的绿地;歌声,是心灵飞翔的翅膀。让歌声放飞希望,唱出我们的热情,我愿永远做音乐的天使,给孩子们传播快乐!以上是我对嘀哩嘀哩一课的课前说课,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