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的教案范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1267603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的教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生物的教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生物的教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生物的教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生物的教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的教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的教案范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的教案范文【篇一:高中生物教学设计】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减少化学反映活化能的酶酶的作用 贵港桂平市石龙民族中学陈唐武 一、版本: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1 二、设计内容:第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运用 第1节减少化学反映活化能的酶(第1学时酶的作用) 三、设计理念 在实行新课程中,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略。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措施、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由此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引导探究” 发现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引导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措施为设计理念

2、。符合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变化课程实行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伙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解决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伙的能力”。该理念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积极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对的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不仅注重知识的获取,并且更加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措施,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积极,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四、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 “

3、减少化学反映活化能的酶” 第学时酶的作用,重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该内容以第4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送方式中的积极运送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学“消化”为基本。学习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习”,利于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等知识的学习。2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阐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2)技能目的: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摸索,按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环节,对的完毕有关的实验操作。学会控制自变量,观测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立对照组和反复实验()。 (3)情感目的:评价自己的实验成果,参与交流,听取别人的对的意见,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见。 3过程与措施 通过“比较

4、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措施。运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阐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减少化学反映的活化能。 .拟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酶的作用。 解决措施运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本切入,引入酶的学习。通过实验、资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动有关,活细胞内所有的生物化学反映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毕的。在人体内,大概每分钟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映,这样多的化学反映之因此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完全是由于酶的作用,酶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化学反映中是如何起作用的?显然应是本节课内容的重点。教学难点:酶减少化学反映活化能的

5、原理。控制变量的科学措施。解决措施 运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阐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减少化学反映的活化能。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措施。活化能这个名词在高中生物教材体系中是第一次浮现,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这个名词都很陌生。化学反映之因此能进行,就是达到反映所需的活化能。在酶的作用下,本来不能进行反映的物质发生了反映,是增长了反映物的自由能,还是减少了反映所需的活化能?通过实验和类比,必需要让学生理解。在过去几年的高考中,虽然浮现了实验【篇二:中学生物教学教案编写及范例】教学时间的设计重要考虑如下几方面: 1.整体时间分派 新教师在备学时

6、一方面应规划好一学期教学时间的总体分派,即制定出教学筹划。学筹划在规划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时,要特别注意开展活动所需要时间、实验所需要时间的安排,还要考虑需要提前准备的事情。忽视这一点,就会加大教学时间使用的随意性,势必会导致一学期的教学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后果。 2.学时分派 学时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单位容量,拟定学时重要不是来自于经验或教学参照书的建议,而是要根据备学生、备任务、备目的、备检测得到的信息,保证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单位时间内完毕相应的教学任务。 .保证学生实际学习时间实际学习时间是指每个学生实际接受的有效学习时间。有关研究表白,学生的学业成绩受出勤

7、天数、旷课和迟到早退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全勤率。 .增长学生专注学习的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在始终如一地专注学习,每个学生在一节课的不同阶段专注学习的时间也是不同样的。备学时可考虑采用一定的教学方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还可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生理的周期性变化合理设计教学时间。 .避免教学时间的遗失 教学时间的遗失是由于受外界干扰或教师解决不当导致的教学的挥霍。如课堂的偶发事件引起的教学中断、教学中过渡时间过长、教师说许多与教学无关的话、发放任自流地让学生自习等。教案的编写教案是教师实行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编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备课的最后一种阶段。优质的教

8、案能事教学活动更加系统、周密、细致,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 一、 有关教案 对于新教师来说,应当注意如下几点:1. 整个过程是决定教学的整体安排的过程,教案则是做可操作性准备的过程。因此,教案必须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才撰写的,切不可盲目抄别人的教案。2 编写教案需要一种构思筹划编写提纲书写详案试讲修改完善实用的过程。 教案一般涉及教学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活动安排、教学用品、教学措施、学时安排、内容要点(板书设计)、教学进程、教学后记,有的还加上教材特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设计意图等。4. 教案并没有统一规定的格式,具体写法和繁简限度因人而异。常用的形式有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图

9、文式等,但一般是以上几种形式穿插使用的综合式。 5 每位教师的教案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倾向,这重要取决于个人的经验、习惯做法、学习活动的性质和对教案的管理规定。 教案只能反映出对实际教学的预测,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固守教案的程式不变,要根据课堂实际发生的教学事件灵活调节使用。 二、 有关教学目的的表述 教学目的规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能体现出什么样子的学业行为,并限定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范畴、方式以及变化效果的量度,它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指向、评价和鼓励的作用。请比较“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节课的两种教学目的,来理解教学目的表述的四个要素和规定:使学生理解种子的构造,能精

10、确地人出种子构造的重要部分; 掌握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用所给的材料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让学生懂得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能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熟悉一种常用植物的栽培措施,亲自栽培一种常用的植物,写出具体的观测记录;通过自行设计、完毕小实验,体验探究过程。表述教学目的重要涉及如下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 建议教学目的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以及“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描述。”“能认出”、“能描述”、“能设计”表白达到目的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教学具体目的应采用可观测、可操作、可检查的行为动词来描

11、述。而“理解”、“掌握”、“懂得”、“熟悉”几种笼统模糊的、难以观测到的、仅表达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查。“能认出”、“探究”、“能描述”、“栽培”、“写出”,则是意义明确、易于观测、便于检查的行为动词。 生物课程原则在“学习目的的阐明”中提出了某些常用的目的动词,可作为参照: 知识性目的动词:描述、辨认、列出、说出、举例说出、阐明、举例阐明、概述、区别解释、选出、收集、解决、阐明、分析、得出、设计、拟订、应用、评价、撰写。 技能性目的动词:尝试、模仿、运用、使用。情感性目的动词:体验、参与、参与、交流、关注、认同、回绝、确立、形成、养成。 3.行为条件 有时需要表白学生在什

12、么状况下或什么范畴里完毕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自行设计、完毕小实验,体验”。.体现限度 指学生对目的所达到的体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成果所达到的限度。如“能精确无误的”,便是对“认出植物种子的构造”的规定限度;“具体的”便是对“写出观测记录”的规定限度,是对目的水平的限定,便于检测。 目的表述的四要素体现了谁?(学习者)做什么?(可观测到的学习行为)在什么条件下?(支持学习的环境)做到什么限度?(行为的原则) 三、书写教案的规定 .格式既规范又灵活,建议新教师最佳写具体的文字式教案; 2.能体现出教学措施; 3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4要反映出师生的多边活动;5体现出能

13、力培养的措施; 6能反映出创新意识的措施; 书写工整; 如何说课? 一、说课的含义 说课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具体表述课题的课堂教学构造设计及其教育理论根据。其本质是:教师在备课的基本上,面对评委、教师或其她听众,在10至1分钟内,系统地论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根据,通过度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的认知基本、教学措施和教具的选择,阐明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以体现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轮廓及理论基本,因此,教师在说学时,要体现一种“说”字,突出一种“课”字。二、说课的内容涉及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 说教材涉及教材简析,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分析。教材简析指简要阐明课程原则对该年级的规定及对

14、教材内容的规定。说清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应先分析本册教材有那些重点,接着分析本章的重点,最后再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前后章节的联系。 教学程序设计:涉及说教学思路、课堂构造、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教案范例:参照:生物学通报第八期刊登的北京市第四中学陈月艳教师的教案(表格式)。 任课教师:xxx任课班级:高*()班上学时间: * 年 * 月* 日 教学目的:1.阅读有关细胞膜的学习材料,根据构造示意图精确描述膜物质分子的排列,根据一定条件下膜形态变化推知其流动性。2.观测物质通过透析膜的扩散现象,用浓度梯度解释扩散作用。 3用实验鉴定细胞膜的通透特性,推知细胞膜具有选

15、择透性。4.辨别积极转运与被动转运,论述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5体验研究细胞的构造与功能的科学探究过程,体会细胞膜的构造与功能相适应。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构造、细胞膜的选择透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教学难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活动安排:细胞膜的通透特性实验 课的类型:事实、措施及命题性知识 教学模式:师生共同解决型 学时安排:6分钟 内容要点:(板书设计) 第二节细胞的构造与功能 一、细胞膜 (一)构造物质分子的排列 1以磷脂双分子层为骨架2.蛋白质分子的覆盖、嵌入或贯穿于脂双层 3.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膜具有流动性 (二)特性 1.通过透析膜的物质扩散及原理分析(演示实验)(附一) 低浓度 2细胞膜与否是半透膜的实验探究(附二) 3活细胞的膜具有选择透性【篇三: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 第 课,课题 第 学时,课型 复 习 。总序第个教案。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教学目的与规定:1、使学生理解生物的基本特性;2、使学生理解生物的应激性、适应性及反射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重点 难点:1、生物的基本特性;2、生物的应激性、适应性及反射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