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节 醛羧酸酯测试 大纲人教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126098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节 醛羧酸酯测试 大纲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节 醛羧酸酯测试 大纲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节 醛羧酸酯测试 大纲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节 醛羧酸酯测试 大纲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节 醛羧酸酯测试 大纲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节 醛羧酸酯测试 大纲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节 醛羧酸酯测试 大纲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醛 羧醛 酯1.(2010原创)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解析:由于茉莉醛分子含有和醛基,故A、B、C叙述是正确的,D是错误的。答案:D2 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6H18O9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1 mol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 mol NaOHD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解析: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咖啡鞣酸结构

2、简式左半部分只是一个普通六元环,不是苯环,与此直接相连的羟基不是酚羟基与NaOH不反应,此分子水解仅消耗4 mol NaOH。答案:C3 某一有机物A可发生下列反应:已知C为羧酸,且C、E均不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可能结构有()A1种 B2种 C3种 D4种解析:C不是甲酸,E为酮(分子中含碳原子数3),故A可能为或答案:B4 由乙醇制取乙二酸乙二酯,最简便的流程途径顺序正确的是()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中和反应缩聚反应A B C D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由乙醇制备乙二醇及乙二酸,首先应由乙醇发生消去反应转化为乙烯,然后与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然后水解(取代)生成乙二

3、醇,再将乙二醇氧化得到乙二酸,最后乙二醇与乙二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二酸乙二酯。答案:A5 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如下:当1 mo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NaOH、NaHCO3反应时,所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解析:分析此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很容易看出4个OH和1个COOH,耗NaOH 5 mol。另外,酯基处形成羧酸钠和酚钠,Br处再水解生成NaBr和酚钠。所以,总共耗NaOH 9 mol。有机物与NaHCO3反应1 mol。答案:916.(2009广东化学,26)光催化制氢是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科学家利用含有吡啶环(吡啶的结构式为,其性质类似于苯)的化合物作为中间体,实现了循环法制氢,示意图如下(仅列出

4、部分反应条件):(1)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2)化合物合成方法如下(反应条件略,除化合物的结构未标明外,反应式已配平):4H2OCO2化合物的名称是_。(3)用化合物(结构式见下图)代替作原料,也能进行类似的上述反应,所得有机产物的结构式为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的名称是间羟基苯甲醛,或2羟基苯甲醛B化合物具有还原性;具有氧化性,但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化合物、都可发生水解反应D化合物遇三氯化铁显色,还可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还原反应(5)吡啶甲酸酯可作为金属离子的萃取剂。2吡啶甲酸正丁酯()的结构式见右图,其合成原料2吡啶甲酸的结构简式为_;的同分异构体中,吡啶环上只有

5、一个氢原子被取代的吡啶甲酸酯类同分异构体有_种。解析:(1)根据N连三个原子,C连4个原子,可得出的分子式为C11H13O4N。(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守恒知的分子式为CH2O。(3)采用类比方法,仿例题便能画出。(4)A选项应叫3羟基苯甲醛。D中可以被还原成醇。(5)环上有邻、间、对三种结构,支链上有四种结构,如下:;所以同分异构体共3412种。答案:(1)C11H13O4N(2)甲醛(3) (4)BC(5) 12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乙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醛的官能团是CHOB乙醛与H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醇C银镜反应说明乙醛有还原性D乙醛中加入Cu(OH)2粉末并加热可看到红色沉淀生成

6、解析:乙醛与Cu(OH)2反应,但需要的是碱性条件下的新制Cu(OH)2悬浊液,也只有这样在加热条件下才会成功的观察到红色Cu2O沉淀的生成。答案:D2(2009江苏化学,10)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10羟基喜树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0H16N2O5B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不能发生酯化反应D一定条件下,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NaOH反应解析:A项正确;B项,图中有酚的结构,可与Fe3发生显色反应;C项,图中有OH,可发生酯化反应;D项,图中有酯、酚结构,最多可与2 mol NaOH反应。答案:A3 1 mol与足量的NaO

7、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A6 mol B5 mol C4 mol D3 mol解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知,1 mol有机物含有1 mol酚羟基、1 mol酚酯基、1 mol醇酯基、1 mol醇羟基,其中1 mol酚羟基消耗1 mol NaOH、1 mol酚酯基水解消耗2 mol NaOH,1 mol醇酯基水解消耗1 mol NaOH,醇不能与碱反应。故1 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4 mol NaOH。答案:C4(2009全国理综,12)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B1 mol该化合物最

8、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甲基等基团,故与Br2既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酚羟基消耗1 mol NaOH,两个酯基消耗2 mol NaOH;碳碳双键及苯环都可以和氢气加成,碳碳双键可以使KMnO4(H)溶液褪色;该有机物中不存在羧基,故不能与NaHCO3反应。答案:D5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将乙醛滴入银氨溶液中,加热煮沸制银镜B苯与浓溴水反应制取溴苯C向浓溴水中加几滴苯酚观察沉淀D1 molL1 CuSO4

9、溶液2 mL和0.5 molL1 NaOH溶液4 mL混合后加入40%的乙醛溶液0.5 mL,加热煮沸观察沉淀的颜色解析:A项必须水浴加热,B项中苯与液溴在Fe催化下才能制得溴苯,D项中NaOH应过量。答案:C6. 转变为的方法是()A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 B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SO2C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 D与足量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2CO3解析:本题考查了酯的水解和酸性大小,顺序是羧酸大于碳酸,碳酸大于苯酚。答案:A7 已知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1 mol X分别与足量的Na、NaOH溶液、NaHCO3溶液反应,消耗这

10、三种物质的物 质的量分别为3 mol、4 mol、1 molBX在一定条件下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酯化反应DX的化学式为C10H10O6解析:苯环上的氢原子不能消去,故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与Na反应的有OH和COOH,与NaHCO3反应的只有COOH,与NaOH反应的有酚羟基、羧基和酯基。答案:C8(2010改编)某3 g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结果析出43.2 g Ag,则该醛为()A甲醛 B乙醛 C丙醛 D丁醛解析:因1 molCHO可还原得到2 mol Ag,现得到0.4 mol Ag,故醛应为0.2 mol,该醛的摩尔质量为15 gmol1,此题似乎无

11、解,但1 mol甲醛可以得到4 mol Ag,即3 g甲醛可得到43.2 g Ag,符合题目要求。答案:A9利尿酸在奥运会上被禁用,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尿酸衍生物利尿酸甲酯的分子式是C14H14Cl2O4B利尿酸分子内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不超过10个C1 mol利尿酸能与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利尿酸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解析:由利尿酸的结构简式不难写出利尿酸甲酯的分子式为C14H14Cl2O4,A正确;在利尿酸分子中,与苯环相连的原子和苯环上的碳原子共12个,都应在一个平面上,故B错;由利尿酸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其含有一个苯环、一个和一个双键,故1 mo

12、l利尿酸最多能与5 mol H2加成,C错;因利尿酸中不含酚羟基,故不可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D错。答案:A10(2010试题调研,浙江杭州调研)一氧化碳、烯烃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烯烃的醛化反应,又称羰基的合成,如由乙烯可制丙醛:CH2 CH2COH2CH3CH2CHO。由丁烯进行醛化反应也可得到醛,在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醛的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烯烃的醛化反应即为向双键碳原子上连上一个CHO,成为醛类物质。丁烯有三种结构:CH2CHCH2CH3、CH3CHCHCH3和。丁烯经醛化反应得到的醛有:、。亦即丁烯醛化反应得到的醛为C4H9CHO,

13、据C4H9有4种结构,可知C4H9CHO有4种结构。答案:C二、非选择题11某醛的结构简式为:(CH3)2C CHCH2CH2CHO。(1)检验分子中醛基的方法是_,化学方程式为_。(2)检验分子中碳碳双键的方法是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操作中,哪一个官能团应先检验?解析:本题属实验设计题型,要求思维严谨,对于醛基和碳碳双键各自的检验方法,大家都已非常熟悉,但由于两者都有还原性,当两者共存时,就要考虑先后顺序的问题,同时要注意反应的条件要适宜。答案:(1)加入银氨溶液后,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可证明有醛基(CH3)2C CHCH2CH2CHO2Ag(NH3)2OH2Ag3NH3(CH3)2C CHCH2CH2COONH4H2O(2)在加银氨溶液氧化CHO后,调pH至中性再加入溴水,看是否褪色(CH3)2C CHCH2CH2COOHBr2(3)由于Br2也能氧化CHO,所以必须先用银氨溶液氧化醛基CHO,又因为氧化后溶液为碱性,所以应先酸化后再加溴水检验双键。12(2010试题调研,山东济宁4月)已知:CH2 CH CH CH2CH2 CH2,物质A在体内脱氢酶的作用下会氧化为有害物质GHB。下图是关于物质A的一种制备方法及由A引发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_,反应:_。(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