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0墨池记同步练习 冀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1257530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0墨池记同步练习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0墨池记同步练习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0墨池记同步练习 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0墨池记同步练习 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0墨池记同步练习 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0墨池记同步练习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0墨池记同步练习 冀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0墨池记同步练习 冀教版一、选择题(28分 每题4分) 1.为下面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A. 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w w( ) B.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qing qing( )C. 岂其学不如彼邪xi y( ) D. 岂有徜徉肆恣 z z(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组( )A.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兴趣)B.则学固岂可以少哉(本来)C.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影响)D.而尝极东方(穷尽)3. 下面一词多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推: 推王君之心(推测)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推广) B.方: 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方形)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当)C

2、.书: 羲之之书晚乃善(写) 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书法)D.善:羲之之书晚乃善(完善,精妙)岂爱人之善(优点)4下面加点词古今异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岂信然邪。 古:果真 今:诚实,消息B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古:精神,毅力。 今:精神和体力。C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古:当。 今:方形,地方,方向。D羲之之书晚乃善。 古:书本。 今:书法。5.“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学者邪”句中二个“其”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他(指王盛) 他的(指王盛的)B、莫非 它的(指州学的)C、莫非 他的(指王羲之的)D、难道 他的(指王羲之的)6.对“被于来世者如何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被

3、后世的人怎样看待呢?B、会怎样的影响到后世呢?C、直到来世,又会怎样呢?D、影响到后世的人,情况又会如何呢?7.对文中州学教授王盛题字并请作者作记的目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提高景点的知名度,招揽更多游客。B、借表彰、推广王羲之勤学苦练的精神,来劝勉州学学生刻苦读书。C、附庸风雅,借曾巩的才气抬高自己的声望。D、仰慕王羲之,不想让他的遗迹默默无闻于民间。二、判断正误(10分 每题2分)8.记是古文中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9.记在写法上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寓情于事、景、物之中;一类是由事、

4、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属于第一类。( )A、正确 B、错误10. 王羲之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家之一,被后人誉为行书天下第一,他的书法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风流潇洒。前人评他的笔势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人称他为“书圣”。( )A、正确 B、错误11. 本文从记叙墨池遗迹入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了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 )A、正确 B、错误12. 本文语言生动灵活简洁明快。并多用设问句和感叹句。这些句式的大量运用,使本文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 )A、正确 B、错误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2分)

5、阅读(一)(40分)墨池记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

6、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13、墨池记作者_,是_散文八大家之一。(2分)14.“记”在宋代是一种_散文,这篇文章记议错杂使用,辟出了作者自家的蹊径,富有创新精神。(1分)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羲之尝慕张芝( )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16. 解释下面一词多义(8分)A.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 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 B.则其所能( ) 虽一能不以废( )C.有地隐然而高( ) 岂信然邪( )D.岂信然邪 ( ) 岂其徜徉肆恣 ( ) 17.翻译下列句子:(4

7、分)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4分)_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_ 18.描写墨池外形特征的句子是:(1分)_。19.交代了墨池地理位置的句子是:(1分)_20.文中对于临川墨池的传说是否真实可靠,作者仅仅是转述临川记的说法,之后用了“_”(4个字)这样一个问句,未加深论,点到为止,具有分寸感,用笔简练,要言不繁。(1分)21“_”说明了王羲之平时学书的刻苦专一,费尽“精力”,也为下文的即事立论提供了论据,埋下了伏笔。(1分)22.王羲之不与庸吏同流,对此原委,文中只用“_”一语概括。(1分)23.王羲之辞官后,曾“_”(4个字)于名山大川之间,遍游东方诸郡,并泛舟出海。这

8、一句话深刻揭示了王羲之傲俗超群性格气质形成的根源,这也是他清心寡欲,学成书法的深厚的思想基础。类似于王羲之的人,历史上还有其人,如_,他就是“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而成为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2分)24.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2分)_25.抚州学官王盛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的目的是什么?(2分)_26.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4分)_27.赏析下列句子(6分)“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_ _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_阅读(二)(22分)湖南文征序 曾国藩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

9、,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请书而传请世,称吾爱恶悲份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排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非缛而寡实。自东汉至

10、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革,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周易同风,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进,沾被流风者乎?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定,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

11、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棋于择术之道欤! (选自曾国藩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2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C间以婀娜之声 间:间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3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3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是( )(4分) A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 B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 C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 D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3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从行文的顺序看,作者先说文集,次论文法,再论文风,然后谈湖南文化源流,最后是对湖南文征及其编撰者的评价。B论及群经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认为,无论是以理胜者,还是以情胜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并非尽善尽美。C谈到文化源流,作者认为,湖南虽属“山国荒僻之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