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例题与探究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1254453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例题与探究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例题与探究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例题与探究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例题与探究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例题与探究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典题精讲例1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有利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势平坦,草场广阔B.地下水资源丰富C.冬季普遍温和湿润D.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思路解析:澳大利亚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且中部大平原处于干旱、半干旱区,不存在冬季温和湿润之说,广阔的草原、丰富的地下水以及无天敌的生存环境,促进了澳大利亚畜牧业的发展。答案:C绿色通道:本题考查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的条件,结合世界地理知识不难得出答案。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求必须熟识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变式训练下列不属于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的是()A.农场主可自主的决定种植和放牧的规模,使农场有稳定的经济收入B.使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C.农

2、业生产高度机械化D.农民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思路解析:澳大利亚农场采取小麦和放牧两种经营方式,有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农场内土地交替使用,使之成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第二,种植小麦和放牧绵羊的忙闲季节错开,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第三,农民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决定种植和放牧的规模,从而保证农场有较稳定的经济收入。答案:C例2图3-7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3-7(1)代表的谷物依次是()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思路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代表的谷物在河南种植面积

3、最大。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适宜发展小麦种植。故代表的谷物为小麦。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对应的谷物在江西省种植面积最大,江西省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发展水稻种植业,所以对应的谷物为水稻。同理,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代表的谷物在吉林省种植面积最大,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以玉米为主,所以对应的谷物为玉米。答案:C(2)M省可能是()A.山西B.安徽C.广东D.甘肃思路解析:根据上题可以判断出,M地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较大。水田和旱田(小麦)播种面积都较大。所以M省应该位于水田和旱地分界线附近秦岭淮河附近。从选项中可以看出安徽省被淮河穿过

4、,符合题意。故选B项。山西省和甘肃省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不能大面积种植水稻,排除A、D两项。广东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应以水稻种植业为主,不宜大面积发展小麦种植。答案:B绿色通道:解题的关键是把中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分类与图示结合起来。仔细分析图示信息,根据各省区作物的播种面积的大小,结合各地情况一一判断。变式训练从图示可知,吉林、江西与河南三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依次是()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玉米、水稻、小麦思路解析:注意仔细审题,在前面例题的基础上,知道三种农作物的名称,重新排序即可。答案:D问题探究问题1红太阳农业园区的东南部,是一个沼气的“四位一体”

5、综合利用示范园。在这里建有一个500平方米的温室,温室内建有20平方米的猪圈,猪圈下建有10平方米的沼气池。猪的粪便入沼气池厌氧发酵,发酵后生成的沼气,一方面用于园区内的照明、做饭;另一方面,在温室内点燃沼气灯,可起到提高棚温、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效果。沼气池生成的沼液和沼渣都是优质的有机肥,可以替代化肥生产绿色农产品。在农作物叶面喷施沼液,还可起到防虫治病的效果,减少农药的用量。此外,沼液还可用做饲料添加剂喂猪。这样就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大棚沼气猪菜)生态能源无公害农业生产。材料中农业生产方式有哪些优越性?你能将这种农业生产理念应用到你的家乡吗?如果可以的话,你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6、导思:本题是实际应用题,此类题目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寻找解题所需的知识点。将材料中提到的农业生产模式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和教材内容相结合,寻找突破口。探究:本题以生态农业为例,结合本地实际,探讨家乡的农业园的模式。“四位一体”沼气综合利用示范园开展了大棚沼气猪菜一体的综合利用。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蔬菜种植、牲畜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效益,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有利农民健康,还改变了农田施肥结构,保护了土地资源;同时,充分开发利用了新能源,这不仅节省了开销,还净化了环境。家乡在发展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实现各产业间的相互补充、相互

7、促进,既保持平衡,又促进经济发展。开展综合利用,改变农田施肥结构,保护土地资源。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对这个问题可以有其他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问题2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为解决世界人口粮食危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压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杂交水稻”的开发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导思:本题考查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是教材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要求注意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探究:(1)亚洲水稻种植业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大,而水稻种植业本身的特点是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部分人口的就业压力。(2)根据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解决其存在问题的措施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实行规模经营;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机械化水平及提高科技水平。但是由于农业区人口众多,实行规模经营,必然会使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就业压力,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稻的产量,是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根本出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