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眩晕病根源在耳朵专访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单希征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124057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成眩晕病根源在耳朵专访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单希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成眩晕病根源在耳朵专访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单希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成眩晕病根源在耳朵专访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单希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成眩晕病根源在耳朵专访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单希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成眩晕病根源在耳朵专访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单希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成眩晕病根源在耳朵专访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单希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成眩晕病根源在耳朵专访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单希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成眩晕病根源在耳朵专访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单希征上珠峰、下灾区、做航天员的各种实验, 2008 年对于 原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来说无疑是忙碌的一年,正是在马 不停蹄的忙碌之后,她患上了眩晕症。当时,一切并没有征 兆。头一次的眩晕发生在他们全家去郊游的时候。当时她蹲 在地上倒了一杯开水,然后突然站起来就不行了。她感到天 旋地转,据描述,这种眩晕跟平常蹲得久了突然站起来眼前 一黑、晕一两秒钟的感觉完全不同,这种眩晕会站不住,且 持续时间长达十几二十秒。她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还听取了颈椎病医生的建议。 就在她做好心理准备要么头上要么脖子上挨上一刀的情况 下,奇迹发生了!原来她的毛病既不

2、在头上也不在脖子上, 而是在耳朵里。想知道怎么回事吗?那就跟随当初治愈张泉 灵眩晕病的团队带头人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武警部队眩晕病研究所所长单希征教授了解一下眩晕 病的真相吧。记者:单主任您好!听说您是国内眩晕病治疗方面首屈 一指的专家,人送外号“眩晕哥” ,请您介绍一下眩晕病的 流行病学特征吧。单希征:眩晕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疑难病。资料显示,眩晕病的患病率为 20%30%,年患病率为5.2%, 年首次发病率为 1.5%。而老年人患病率更高,有研究显示, 65 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为 30%, 75 岁以上老年人为 50%。根据武警总医院眩晕病房 2011 2015 年

3、3920 例眩晕病 患者的病例分析显示, 耳源性眩晕为 2852 例,占比 72.66%; 中枢性眩晕 531例,占比 13.55%;其他类型眩晕 261 例,占 比 6.66%。所有眩晕病患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最多 (占 43.62%)。其中, 5059 岁为高发人群。良性阵发性位 置性眩晕(BPPV)也称耳石症,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当患者的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 (起床、卧床、翻身、 扭头等)时,可出现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发作时 间通常小于 1 分钟。患者可出现强迫体位,卧床时不能向患 侧躺或翻身,起床时动作缓慢。第二大疾病为梅尼埃病(占22.45%)。梅尼埃病

4、发生时通常有前兆,即患者在发生眩晕之前先出现耳鸣、耳闷甚至 听力下降症状,继而出现旋转性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这是一种良性眩晕,发作后症状消失进入间歇期,通常是由 于内耳膜迷路水肿而导致的。第三大疾病为前庭神经炎 (占 6.12%)。大约 30%的前庭 神经炎患者在发病之前有感染史,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 患者除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之外,还会出现平衡 障碍,走路不稳等症状。患者为持续性眩晕,可能需要一个 月左右时间才能恢复。第四大疾病为前庭性偏头痛 (占 4.97%)。发病前有视觉 改变,多为血压偏低,有晕车、晕船病史。女士为多。患者 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或不稳感,他们在发病时或发病

5、前同时具 有偏头痛病史。第五大疾病为突发性耳聋伴眩晕( 4.85%),其中绝大部 分患者为突发性耳聋伴 BPPV。记者:没想到眩晕病如此高发。据了解,国内绝大多数 医院并没有专门针对眩晕病的科室,那么在实际诊治过程中 是否存在患者治疗该病走弯路的情况呢?单希征:这种情况十分普遍!在我们接诊的患者中,大 多数都曾经在多家医院多个科室就诊过。目前,眩晕病的诊 断和治疗还存在多个误区,全国对眩晕病的诊治水平都还很 低。眩晕病的年发病率是很高的,每个人一生中有眩晕体验 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二三十。高发病率的背后是病因的复杂 多样,这就使得看似简单的眩晕其实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 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

6、科、眼科、骨科(颈椎病) 、 老年病科、血液科、中医科等。如此情形之下,别说患者自 己了,有时候连分诊护士都搞不清楚到底该让看哪个科。正 因如此,眩晕病患者常常是今天看这个科,明天看那个科, 形成了眩晕病“多科论治”的现状,而治疗效果往往不能令 人满意。说起眩晕,大家通常都会认为病根在头部,而真实情况 并非如此。实际上,有七成以上的眩晕病病根是藏在耳朵里 的,这就是前庭周围性眩晕,我们也叫它耳源性眩晕。记者:听您这么一说,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眩晕病患 者会被误诊误治了。针对目前这种窘境,咱们有什么办法 吗?单希征:关于眩晕病的诊治,难就难在诊断上,因为大 家对耳源性眩晕病知之甚少。而一旦确诊,

7、我们治疗的手段 都是很成熟、很可靠的。比方刚才提到的占比最高的BPPV,针对该病,我们已经实现了三个里程碑式的突破。首先是认识上的突破。经过不断的研究,最近五六年,我们发现BPPV是眩晕病中占比最高的,BPPV除原发性之外, 还有许多继发性的情况。不仅如此,我们还进一步发现了BPPV的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内耳椭圆囊上 的,如果一些致病因素 (如供血减少、 老年退行性变、 外伤、 剧烈运动等)导致耳石脱离形成耳石碎片,耳石碎片进入三 个半规管内,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内的液体连同 耳石碎片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碎片就会影响内 淋巴液循环, 刺激半规管毛细胞, 导致机体

8、发生强烈性眩晕。有了对BPPV发病机制的认识,我们发现手法复位治疗 具有较好的效果,这是第二个突破。在进行手法复位治疗之 前,我们需要通过诱发试验和眼震先明确患者的耳石脱落部 位(位于哪一侧的哪一个半规管中) ;根据半规管的走形和 地心引力,将耳石从半规管中倒出,使之回到椭圆囊内,如 此一来,患者的症状可很快得到改善。非常有经验的医生采 用手法复位治疗BPP V的缓解率可高达90%,而经验一般的 医生则只能达到40%60%。前几年张泉灵的耳石症就是我 们医院一位有经验的医生通过该法给治愈的,前后也就几分 钟时间。手法复位虽然能够治疗,但非常依赖医生的经验。如何 才能克服呢?我们想到了造一种仪器

9、,使它能精准控制角度、 速度的仪器。于是,第三个突破诞生了。我们成功研发了全 自动化耳石复位仪一一 SRM-IV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 系统”,该诊疗系统治疗耳石症效果显著,可实现定位、定 量、精确化诊断和复位。目前,在全国已安装近百台,对于 难治性耳石症治疗效果较好。记者:恭喜您单主任!这也是广大耳石症患者的福音。 那么除了耳石症患者以外,咱们在治疗其他眩晕病方面还有 哪些进展呢?单希征:首先是梅尼埃病的治疗趋于成熟。第一种是保 守治疗, 采用药物、 保健(减少或避免诱因、 改善生活方式) 和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第二种是鼓膜置管术加鼓索神经 切断。该方法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但听力基本正

10、常的患者, 超过一半的患者手术治疗后症状可减轻;第三种是内淋巴囊 减压术。该方法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听力损失明显的患者。 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第四种是半规 管栓塞术。该方法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听力损失严重的患 者,这也是梅尼埃病最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三个半规管 均进行栓塞手术效果最好;第五种是迷路化学切除术。该方 法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听力基本丧失的患者,即通过鼓膜 穿刺,分次在中耳内滴入少量庆大霉素,彻底破坏前庭功能 后患者症状可完全恢复。手术后短期内患者可能出现走路不 稳等平衡功能障碍问题,但可通过康复训练恢复。其次是前庭康复医学快速发展。眩晕病患者通常伴有走 路不稳

11、等平衡功能问题,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这些症状,因 此康复治疗越来越被重视。前庭康复治疗是通过一系列有针 对性的个体化康复训练方案,提高患者的前庭位觉、视觉和 本体感觉对平衡的协调控制能力,调动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 功能,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头晕或眩晕症状,防止跌倒,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再次是运动病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运动病是指人 体在乘坐运载工具时,由于加速度的刺激强度超过个体内耳 前庭器官耐受阈值而引起的头晕、出冷汗等一系列前庭植物 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包括晕车、晕机、晕船、晕天等。运 动病可采用药物或训练方法进行治疗。药物主要采用非赛乐 治疗;训练则包括一般性训练 (如坐转椅、 滚轮、四柱秋千、 旋梯等)和强度训练(采用高强度大幅度刺激) 。当然,还 可通过我们研发的 SRM-IV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 进行半规管高强度训练。最后,由于目前国内眩晕病诊治水平还有待提高,在这 里我呼吁成立眩晕病专科和专业,并配备门诊、病房、专业 化的设备和医护人员,以方便广大的眩晕病患者就诊,从而 提高国内眩晕病的诊治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