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印不良分析与总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23992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丝印不良分析与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丝印不良分析与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丝印不良分析与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丝印不良分析与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丝印不良分析与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丝印不良分析与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丝印不良分析与总结(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丝印不良分析与总结撰写人:_日 期:_丝印不良分析与总结1.丝印网版。按照图纸检查网版,必须是图案,线条清晰,尺寸无误,符合工艺要求,网版平整,张力符合检验要求。封闭不需要漏墨处。并保护好网框与丝网的粘接处。2.油墨。油墨根据承印物的要求选择正确,色相符合要求,粘度调整恰当。3.承印物已经过印前处理,放置到位,无灰尘脏物。4.其它方面。如环境,晾架,干燥设备等。二、装机及调试:注意事项:1.网版与台板必须水平,二者之间的距离必需四边一致,不得有高有低,否则会因为刮胶胶压力不均,下墨量不等,造成图纹再现颜色有深有浅,甚至图纹变形。2.定位:为保障印刷品的一致性,定位是十分重要。(1)垂直边定位

2、。以与承印物高度一致(可低0,1-0,3mm)的物件紧靠承印物,紧贴于台板上定位。(适用于直边形状,精度不高的印刷)。(2)销定位;对于套印次数多,尺寸要求高,需要模具加工的印刷品,最好采用销定位.适用于片材印刷。(3)模夹具定位。有些异形承物,无法固定边角,尺寸要求高,可制作模夹具,将承印物置于模夹具中,进行定位。3.网距的调整。即网版与承印物之间的距离。网距过大,油墨无法被挤压到承印物上,形成固定图纹。网距过小,丝网在刮胶向前运动后,无法迅速回弹,脱离与承物的接触,造成蹭墨,印刷效果不佳。(1)网版面积大,间距应放大,印刷精度高,网距应放大少。受网版张力的影响,以刮胶移位后,丝网能迅速回弹

3、为准。(2)网距会影响印刷尺寸的变化,精密印刷要求网版张力大而稳定。(3)大的网距会因超过丝网的极限强度造成丝网弹性破坏,损失,直至崩裂。也会造成网版的感光胶与丝网剥离,网版不耐用。三、印刷中影响墨层的因素1.网版因素。一般丝网厚度加感光膜厚度的1/2,1/3为印刷厚度。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丝网,制作网版感光膜的厚度。2.印刷速度的因素。速度快,膜层薄。速度慢,膜层厚。3.刮胶的因素。刀口锐利墨层薄,刀口钝圆墨层厚;胶刮角度大墨层薄;胶刮角度小墨层厚。胶刮硬度高墨层薄;胶刮硬度小墨层厚。4.油墨性能因素。油墨的粘度,触变性,固体含量也影响到墨层的厚薄。四、印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试印。一开始

4、时,肯定会有几件不满意,这是正常的。在没有异常情况下,三,四件后即会正常。(2)擦版。因丝网不通或有灰尘粘附在网版上时,可用无尘布(纸),干擦或沾开油水擦拭网版。尽量少擦印刷面,要待开油水彻底干燥后,才能覆墨印刷。(3)回墨。回墨的多少,厚薄,均匀度都影响到图纹的再现质量。而且须及时回墨,既可以避免堵网,又可以保障印刷的质量。(4)油墨稀释:油墨按要求稀释后,在印刷过程中,尤其是溶剂型油墨,随着时间的延长,油墨的粘度会发生变化,需要调整。切忌:将稀释剂直接倒入网版。因为:容易造成色差,容易损伤网版。最好的方法是及时添加调整好的油墨。(5)洗版:印刷结束后,必须立即清洗网版。撕去网版上的保护胶带

5、,使用适宜的洗网水将网版上的油墨彻底清洗干净。(6)检验:印刷过程中要随时检验工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五、套色印刷的要求:高精度的套色印刷对以下方面均有较高要求:(1)底片菲林的要求:制作精确,菲林伸缩比例小,保证尺寸的稳定性和一致性。(2)网版的要求为:网框的大小,绷网角度,网版张力,图纹位置,必需保持一致性。(3)印刷参数的要求:网距,印刷压力,刮胶的硬度,印刷行程一,油墨粘度,保持一致性。(4)套色顺序:正面印刷:除四色网点印刷外,先印底色,后印面色。先印大尺寸,后印小尺寸。先印深色,后印浅色。如重叠套色,先印浅色,后印深色。反面印刷。透明物件反面印刷比较麻烦,尤其是重叠色。一般来讲先

6、深后浅,考虑到深色覆盖亮彩色,会产生色差,一般采取阴图制版,深底色印后,在留出位置处,再印刷亮彩色。丝网印刷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一、承印物表面局部没有油墨(漏墨不均)其原因是:1.丝网目数过高,油墨通透性差。2.感光膜太厚,油墨渗透性差。3.刮胶刃口有伤痕。4.刮胶印刷压力不够,或印刷压力不均匀。5.丝网印版和承印物的之间间隙过大。6.油墨粘度过高,渗透力低。7.油墨返回刮胶送墨不均匀。8.印刷速度过快,使供墨不均匀。9.网版上油墨过少。10.承印台不平。二、印刷后油墨渗油,产生边影或虚影,图纹模糊原因:1.刮胶刃口棱角磨损,刮印中油墨断丝效果差。2.刮胶刮印角度过小,致使供墨量过大。3.油墨粘

7、度太低,印刷后延流渗流。4.油墨和溶剂搅拌不匀,印刷后溶剂多的油墨产生渗透现象。5.丝印版清洗后,残留有溶剂。6.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套印规矩发生错动。7.油墨与丝网目数选择不当,油墨细度细而丝网目数太低。8.丝印中中途停顿或重复印刷。9.回墨时刮胶用力,未刮印时,少量印料已挤出网孔。三、糊版(堵网)现象原因:1.承印物不光滑或强度低,掉粉。掉毛造成糊版。2.油墨中的颜料及其它固体颗粒大,丝印时容易堵住网孔。3.温度高,湿度低,油墨中溶剂挥发快,粘度变高,引起堵网,或停机时间过长,也易造成堵网。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易造成堵网。4.丝网印版放置日久,印前未清洗,粘附灰尘,造成堵网。5.刮印时压力

8、过大,刮胶弯曲度大,造成刮印时的面接触,每次刮印油墨都未被刮胶刮净,印版上留下残余油墨,一定时间造成结膜而堵网。6.网距小,刮印后丝印网版不能脱离承印物,抬起时印版印刷面粘附油墨,易造成堵网。7.制版时图案部分有鬼影。四、图纹边缘产生毛刺和锯齿,其原因是:1.感光胶分辨力不高,致使精细线条出现断线或残缺。2.丝网印版曝光不足或过长,显影时就会出现毛刺(锯齿)。3.丝网印版印刷面不平整,有间隙,刮胶时油墨溢出,造成毛刺。4.原底片不良。5.绷网角度不当。6.使用网目太低,制版时就出现了毛刺。五、丝网印刷后油墨与承印物粘接不牢,造成的原因是:1.承印物表面有油污,灰尘等不清洁,或塑料制品在印刷前处

9、理不充分。2.油墨本身粘接力不强,遇此情况应更换其它种类油墨。3.稀释溶剂选用不当。4.油墨过期变质。5.网距过大。6.助剂添加不当.7.溶剂加入太少。8.油墨与承印物不匹配。9.干燥不彻底。六、丝印成品墨迹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1.刮胶刮印速度太快或干燥过快。2.油墨本身有气泡或搅拌不均匀。3.丝网被污染。4.承印物表面不洁或有油污。七、丝网油墨层太厚的原因:1.丝网目数太低。2.刮胶太软或刃口太圆。3.刮胶刮印角度太小。4.网上印刷油墨放置太多。5.刮胶的推动压力大小。6.丝网印版膜厚太厚。7.刮刀速度太慢。八、丝印产品图纹尺寸扩大的原因:1.油墨的粘度太低。2.油墨的流动性大。3.丝网张力

10、太低。4.刮胶压力太大。九、印迹上出现网痕的原因是。油墨流动性低,干燥得太快。1.选用流动性大一些的油墨,2.使用干燥速度慢一些的油墨,也可以在油墨中加一些高效慢干剂。3.在制丝网版时,尽量使用丝径较细的单丝丝网。第二篇:丝印工序学习总结丝印工序学习总结区分菲林(底片)的母片、工作片、正负片及药膜面:菲林有母片和工作片(子片)、黑片和棕片、正片与负片之分;一般来讲母片为黑菲林又称为银盐片,主要用来复制工作片(棕片又称为重氮片),但工作片却不一定只有棕片,也有黑片做工作片,其主要是做高精密度hdi板或者为了节省开支在一次性的小批量线路板生产中使用,棕片是用于普通板及打批量的普通线路板制造时使用。

11、药膜面区分时黑片光面为药膜,棕片则相反,一般可以通过刮笔或刀片在菲林上刮一下可看出那一面为药膜面。(母片:正字正药面,子片:正字反药面)棕片使用时注意:有光面与哑面两种,第二种使用时易于出现油面压痕。菲林线路(有铜)上透光的负片,不透光为正片;正片为进行图形电镀时使用,显影掉的是线路,留下的作用是抗腐蚀的电镀,主要镀上的是铅锡。负片为直接蚀刻所用,显影后所留抗蚀处为线路,直接用酸性蚀刻液进行蚀刻。(1)为确保菲林对位精准,首先要在二次元准确量涨缩,建议量至少6张板,以均值为准;(2)无尘室的温度建议在18-22c、湿度建议在45-65%区间,确保菲林自身涨缩稳定、形变小;(3)生产板较多时,菲

12、林药膜面要贴保护膜,以防菲林擦花,造成批量油墨残余;(4)对位时优先考虑pin钉,手动对位后必须用10倍镜观察pad位是否有对偏,优先使用蝴蝶pad对位。学转移过程;就是将在处理过的铜面上贴上或涂上一层感光性膜层,;片上的线路图形转移到铜面上,形成一种抗蚀的掩膜图;内层制作影像工序,外层制作影像工序,外层丝印工序;ldi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绘数据利用激光在贴好干膜;ldi铜厚大于2oz的内线不能做;内层板小于100mm_100mm尺寸,未钻定位丝印工序学习总结线路制作线路制作也叫图形转移,利用菲林通过光化学转移过程,将各种图形转移到生产板上。图形转移的定义:就是将在处理过的铜面上贴上或涂上一层感

13、光性膜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将菲林底片上的线路图形转移到铜面上,形成一种抗蚀的掩膜图形,那些未被抗蚀剂保护的不需要的铜箔,将在随后的化学蚀刻工艺中被蚀刻掉,经过蚀刻工艺后再褪去抗蚀膜层,得到所需要的裸铜电路图形。图形转移工序包括:内层制作影像工序,外层制作影像工序,外层丝印工序。ldi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绘数据利用激光在贴好干膜的生产板上绘制内外线路,完成对位曝光。在操作时要保证板面不能划伤,不能反向,防止膜面脱落等现象内线制作的控制事项ldi铜厚大于2oz的内线不能做;内层板小于100mm_100mm尺寸,未钻定位孔的,不能使用ldi制作不同的铜厚对内线菲林制作有什么不同。铜厚大于等于2oz的

14、不能用干膜,需用湿膜;内线路制作流程开料前处理贴湿膜菲林对位曝光显影内线与外线的菲林区别:内线有胶流点、铆钉孔、销钉孔,内线菲林多半为负片菲林;外线菲林边上铜皮;只有外层对位孔;外线菲林多为正片菲林,干膜:又名干菲林,干膜光阻剂,dryfilm,俗称干膜。用于线路板图形转移的感光材料,厚度均匀,具有光敏性,热敏性,对工作条件,环境,储存条件等有特殊控制要求;工作储存环境温度控制在205,湿度5010%,必须在黄色灯光或者无紫外线光源的环境下作业,主要用于本公司的印制板外层,内层线路制作。本公司使用干膜品牌有两种。美国杜邦,日本旭化成干膜。干膜厚度有1.0mil,1.5mil,2.0mil等规格

15、,尺寸依客户需要可任意切割。本公司使用的干膜有1.5mil,2.0mil厚度两种干膜,厚度为1.5mil的干膜用于常规线路制作,厚度为2.0mil的干膜用于厚铜箔线路及特殊板制作。外线路制作流程:开料前处理贴干膜菲林对位曝光显影外线路制作的注意事项:注意贴膜时温度115湿度在60以下速度在0.8至1.2米每分钟。贴干膜时注意板边不要留有残膜,以免在显影时导致电路板板面刮花。进行对位时,注意检查菲林卡与流程卡档案号是否一致,确认资料是否变更,选则对应的菲林。找到菲林边上的工具孔进行对位,保证对位准确。内线小于15块贴干膜;外线在10块以上用菲林.对位焊环大小对线路制作的影响:焊环太小,容易发生对位误差,导致偏孔或破孔。拼版大小与线路制作的关系:拼板太大时在制作线路菲林时容易菲林变形,在对位时操作时候不方便,对位精度也不好阻焊制作阻焊。在线路板上印上一层均匀的感光绿油膜,以达到防焊、绝缘的目的。原理:印刷过阻焊感光油墨的电路板,经过对位曝光显影等过程,把部分区域暴露出来,其它线路被阻焊保护起来。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