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危重患者应急预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1237051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科危重患者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生儿科危重患者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生儿科危重患者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生儿科危重患者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生儿科危重患者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科危重患者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科危重患者应急预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急预案】(一)及时通知医生的同时,迅速为患儿建立静脉通道,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 清除口腔、鼻腔内分泌物,注意保暖。(二)遵医嘱静脉给予镇静止咳药,如惊厥频发或持续状态时,可采用静脉负荷量、苯巴比 妥钠每日1015 mg/kg。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时,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速尿、氟美 松等利尿脱水剂,严格限制入量。(三)准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及药品,监测血气、电解质、血糖、心肌酶等。(四)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使血气和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窒息复苏后低流量吸 氧,纠正酸中毒。重度呼吸性酸中毒、血氧饱和度低于50%可考虑用呼吸机做人工通气。(五)诊断为缺氧性心肌损害者,应用多巴胺及

2、果糖时,应注意液体滴速勿外渗。(六)病情好转后继续监护各项生命体征:1. 每1530 min测生命体征一次,必要时应用心电监护,经皮测血氧饱和度,并注意体 温及尿量变化。2. 观察有无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发生的时间,是否存在易激惹,对剌激反应程度,有无肌 张力改变、惊厥,原始反射的减弱或消失。3. 注意神态的变化,如面色、前囟饱满,脑性尖叫,双侧瞳孔大小及肢体活动等。(七)病情完全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者:1 .保持患儿安静,专人护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护干扰,出生后前3天禁止沐浴。2. 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及时清除口、鼻内分物,喂奶后注意面色变化,防止呛奶。 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吸痰。3

3、. 镇静、注意保暖,视病情采用暖水袋或暖箱保温。4. 室内空气新、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保持床铺清干燥。5. 及时抽血化验及留取标本,并及时送检。【程序】立即抢救一通知医生一继续抢救一及时清理分泌物一观察生命体征一告知家属一 记录抢救过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抢救护理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置患儿与暖箱内, 湿度保持温度与湿度,使患儿处于适中温度环境,以减少氧气的消耗与需要。给予氧气时亦 加温与湿化。2、禁食,给予静脉输液,从第一天的6080ml/kg到第五天的150ml/mg。若患儿在辐射 保暖下或者接受光疗时还要给予更多水分来加以补充

4、。3、持续监视呼吸、心跳、血压及体温。4、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尽量减少不必要操作,如抽痰、测肛温、触摸、听诊等 以防止PaCO2的降低。5、做血培养,使用抗生素氨苄西林(ampicillin )及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6、使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患儿呼气时由呻吟或使用氧气浓度超过30%时应早期使 用持续气道正压,压力维持在45cmH2O.7、使用呼吸机,下列情况使用呼吸机:频繁的呼吸暂停使用持续气道正压氧气浓 度超过60%,压力8 cmH2O,加上呼吸袋间歇性帮助呼吸,但PaCO2还是少于50mmHg。PaCO2 大于70 mmHg。酸血症使用NaHCO3不易纠正

5、,PH值还是小于7.2。气管插管和使用上呼吸机3后,使用间歇性指令呼吸式(IMV),呼吸频率给予25次/分,吸气峰压(PIP)取病人胸壁 呈现上下起伏时的最低压力(一般约2030 cmH2O),吸气时间0.6秒,呼气末正压5 cmH2O。 在设定参数30分钟后,调变呼吸机参数15分钟后,若病人一般情况突然变化,或每4小时均 应作血气分析一次。在使用呼吸机期间,若病情变坏应考虑:气管插管有阻塞;呼吸器 失去功能或管路没接好;气管插管位置不对;气胸;败血症或颅内出血;低血糖等。 当FiO2降到40%,每分钟呼吸次数降到6次时,可改为插管CPAP,经十五分钟后若无呼吸暂停 现象九直接拔管。若有呼吸暂

6、停而无凹陷现象则拔管后应给与氨茶碱,若有呼吸暂停且有凹 陷现象,则拔管后应装上CPAP。使用呼吸机常出现合并症有:肺部漏气;慢性肺部疾病 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管插管的意外情形,如管子滑脱或位置不对、管子阻塞等;再 发性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脑膜炎;拔管后肺扩张不全;气道伤害如声门下狭窄;颅内出血;动脉导管开放等。8、使用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预防性给予:1、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静脉输入有效抗生素,以控制感染。2、体温过高者,调节环境温度,解开包被,补充足够水分或温水浴。新生儿不宜用退热剂、 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刺激性强的降温措施,以防体温不升。体温过低者,置温箱或采用 暖水袋保暖,使体温恢复正常

7、范围。体温不稳定者,24小时测体温1次,待体温平稳后 每4小时测体温1次。3、黄疸较重者及时给与光疗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1) 交换输血(2)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提高免疫球蛋白(lg)水平,尤其适用于早产儿。3001000mg/kg,必要时可再用。(3) 纤维连接蛋白已用于败血症。4、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吸氧。5、保护性隔离:操作前后严格落实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止血带、体温表、听 诊器一用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血氧及尿量变化,必要时使用心电监护。7、准确书写护理记录。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生效日期:2014年10月22日修订日期:2

8、015年10月31日应急预案:(一)初步复苏1、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辐射保温台上。2、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3、清理呼吸道,先口后鼻(必要时气管插管)。4、擦干全身,给予刺激,重新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5、必要时给氧。6、评价呼吸、心率、肤色,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措施。(1)如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2)呼吸暂停或心率100次/分,肤色青紫,立即给予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二)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1、选择气囊,接上氧源,选择合适型号的面罩。2、检查气囊(压力、减压阀、性能等)。3、站在新生儿的一侧或头部,将新生儿的

9、头部摆正到鼻吸气位。4、将气囊和面罩放置在新生儿面部,查气道密闭性(用正确压力通气2-3次,观察 胸廓扩张情况)。5、100%氧开始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30秒后,评价:(1)有自主呼吸,心率 100次/分,肤色红润,可停止加压给氧,并给予触觉刺激,使其大声啼哭后,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2)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肤色青紫,需 要实行胸外心脏按压。(三)胸外心脏按压1、手的正确位置在胸骨下1/3处(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2、双指法(用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指尖,垂直压迫)3、拇指法(两拇指可并排放置或重叠,拇指第1节应弯曲,垂直压迫,双手环抱胸廓支

10、撑.4、压迫深度为前后胸直径1/3,放松时指尖或拇指不离开胸骨,下压时间应稍短于放 松时间,节奏每秒按压3次呼吸1次,频率为120次/分.s. 30秒胸外按压后,评价:(1) 心率80次/分,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继续人工呼吸,如有自主呼吸,肤色红润, 可停止加压给氧改为常压给氧,送入新生儿病房继续护理,与当班护士交接、记录.(2) 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肤色青 紫,重新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并进行气管插管和使用药物。(四) 气管插管1、气管插管指征:(1) 需要气管内吸引清除胎粪时;(2) 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无效或要延长时;(3) 经气管注入药物时;(4) 特

11、殊复苏情况,如先天性入入病或超低出生体重儿。2、选择合适型号的镜片(1号足月儿用,0号早产儿用3、选择正确的气管导管.内径 2.5mm-1000g,3000g38w4、整个操作要求在20S内完成并常规作1次气管吸引。(五) 药物治疗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纳洛酮遵医嘱执行。(六) 评价复苏过程中随时评价新生儿的皮肤、呼吸、心率、喉反射、肌张力,为确定进一步的 抢救措施提供依据。处理流程:保温一摆好体位(鼻吸气位),先口后鼻,清理呼吸道一擦干全身一触觉刺激一重新 摆正体位,肩部垫高3厘米一必要时给氧一评价呼吸、心率和肤色一有呼吸,心率 100次/分,肤色红润,送入新生儿病房支持护理(呼吸、心跳暂停立

12、即予心肺复苏)患儿发生呛奶等窒息时的应急预案1. 各班检查负压吸引装置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且护理人员要随身备小儿一次性吸痰器一 付,以便急用。2. 当患儿发生窒息时,立即将患儿取侧身头低位,给予拍背,使吸入呼吸道的奶汁或痰液排 出,同时配合使用一次性吸痰器予清理呼吸道,并请旁人通知其他医务人员。3. 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备好负压吸引用品(吸痰盘)和吸氧用品,必要时给窒息患儿行负压 吸引和给氧。4. 当患儿发生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外按压、加压给氧 等复苏抢救,必要时行气管插管,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直至患儿恢复自主呼吸与心跳。5.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和

13、瞳孔变化,必要时行心电监护。6. 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7. 待患儿病情平稳后分析了解引起窒息的原因。8. 呼吸道分泌物多的患儿要多翻身拍背,痰液粘稠者遵医嘱雾化后予拍背吸痰,加强巡视 注意察患儿正常的面色与呼吸。应急程序立即清理呼吸道、给氧一通知医生一继续抢救一观察生命体征一记录抢救过程一 加强防范措施。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应急预案1、一旦疑诊为NEC,应立即禁食、行胃肠减压。新生儿胃肠减压压力为60100mmHg;2、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扩容、肠外营养支持;3、观察呕吐物颜色、性质、量;观察腹泻颜色、性质、量;每日测体重、记录24小时尿量;4、有暖床可在暖床表面覆盖保鲜膜,减少隐性失水;暖床/暖箱每班加水,保持湿度50%60%;5、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每班评估患儿神智、皮肤弹性、口唇黏膜、囟门及眼眶凹 陷;6、111期NEC应连续进行腹部X线检查(左侧或右侧腹部卧位片,每6-8小时1次),此外 还应连续监测血气、凝血功能、血电解质、尿素氮、肌酐,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