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嘴农转非安置房二期消防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234379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1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嘴农转非安置房二期消防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鱼嘴农转非安置房二期消防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鱼嘴农转非安置房二期消防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鱼嘴农转非安置房二期消防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鱼嘴农转非安置房二期消防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嘴农转非安置房二期消防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嘴农转非安置房二期消防施工组织设计(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嘴农转非安置房二期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人: 编制时间: 淄博消防安全工程公司重庆分公司目录编制说明31.工程概况32.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说明43.施工准备44.施工部署55.该工程适用的现行主要规范和标准65、1施工及验收规范65、2质量检验评定标准75、3标准图集76.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76.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6.2火灾报警系统设备安装116.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146.4消火栓系统安装196.5防排烟系统216.7 应急照明、疏散照明系统安装257.施工进度计划268.工期保证措施279.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表2710.节约计划2811.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2

2、812.施工技术及安全保证措施3013.现场文明施工及环保与环卫管理3214.施工物资供应管理3315.与相关单位和专业的配合措施及成品保护34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依据鱼嘴农转非安置房二期消防工程相关文件及相关的施工图和设计说明进行编制。1.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依据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及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编制。1.3依据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文件进行编制。2编制说明2.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仅针对鱼嘴农转非安置房二期消防工程,具体内容包括:2.1.1施工图所示的消火栓系统。2.1.2施工图所示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1.3施工图所示的消防自动报警系统。2.1.4

3、施工图所示的防排烟系统。2.1.5施工图所示的气体灭火系统(含干粉灭火器)。2.1.6施工图所示的应急照明、疏散照明系统。2.2工期:天。2.3按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争取达到施工和验收一次性合格。2.4本施工组织设计需在进行设计交底或施工过程中再加以细化和补充,使之更加符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满足本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的要求。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鱼嘴农转非安置房工程,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01890m2,4#、5#、6#、7#、8#、9#及车库共计约115000m2,车库面积为23979.2m2。本工程由1-11号楼及地下车库(含设备用房)组成,其中4#楼,18层为商住楼;5#楼2

4、8层,为商住楼;6#楼3层为幼儿园;7#、8#和9#楼各32层,为纯住宅;地下车库共2层,7个防火分区。1.2工程范围:1.1.1施工图所示的消火栓系统。1.1.2施工图所示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1.3施工图所示的消防自动报警系统。1.1.4施工图所示的防排烟系统。1.1.5施工图所示的气体灭火系统(含干粉灭火器)。1.1.6施工图所示的应急照明、疏散照明系统.2.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说明2.1临设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临设总平面布置加工区域材料库房电班组工具房水班组工具房办公区域管件堆放区域说明:1、该工程利用工程车库负一层搭设消防施工单位临设及加工场地,其中材料库房,加工车间。2、施工及生活用

5、电按建设单位指定的配电箱。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项目部在开工前组织全体管理人员认真阅读施工图及施工合同,领会设计意图和合同精神,明确工程重点部位,重要环节。在进场15天内做好深化施工图和详细的施工方案。3.1.2审核图纸中有无矛盾、遗漏和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之处,记录汇总成书面资料,以便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时及时解决。3.1.3根据设计意图和施工现场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3.1.4提前对施工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方案交底,学习相关施工规范及质量评定、验收标准。3.1.5提出相应的劳动力、材料、设备机具等施工资源的需求计划。3.2现场准备

6、3.2.1做好项目部和职工生产、办公临时设施的选择。3.2.2做好施工现场人员进场时间计划,确定现场管理人员分工与职责。3.2.3开工前做好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办公设施的配备。3.2.4做好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人员登记记录,包括联系方式及身份证登记。3.2.5积极与总包单位洽商现场工作人员的保险事宜。4.施工部署4.1组织部署4.1.1本工程按“项目法”施工实施管理,由项目经理组织专业安装队伍,对本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文明施工全面负责。4.1.2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工作,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精心组织,严格抓好施工技术、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文明施

7、工等管理工作,确保工程按期竣工,实现工程质量过程精品,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争创优良工程的目标。4.1.3施工班子部署项目经理林刚技术负责人孙思建 施工员代同波安全员于敏材料员孙俊玲质检员范桂贤资料员吕娟管工班组1/2/3 电工班组 1/2/3焊工班组 1/2/3其他安装班组1/2/3注:施工班组根据现场施工量确定5.该工程适用的现行主要规范和标准5、1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83-2011建筑

8、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CEC100: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50326-20065、2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T10060-20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GJ/T77-20105、3标准图集全国通用给排水标准图集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04SX501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集第二版1-6册弱电调试手册电缆桥架安装86SD169电气竖井设备安装90

9、SD180沟槽式管接头CJ/T156-2001各类设备材料产品安装技术说明书6.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6.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1.1工艺流程(附表一)6.1.2该工程报警系统线管为我单位预埋,不能预埋部分由我司明配。明敷电气钢管施工工艺流程(附表二)6.1.3施工方法6.1.3.1明敷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的管材.连接附件及盒(箱),宜采用同一金属材料制作。6.1.3.2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的管材及连接附件,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6.1.3.2.1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管材表面有明显的产品标识。6.1.3.2.2金属管内、外壁镀锌层应良好、均匀、无表皮剥落.锈蚀

10、等现象。6.1.3.2.3管材及连接附件内.外壁表面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变形等缺陷。管内畅通,无杂物。6.1.3.2.4管材及连接附件,壁厚均匀、管口平整、光滑。6.1.3.2.5套接管件(直管接头.弯管接头)的长度,不得小于管外径的2.5倍。6.1.3.2.6套接管件中心呈现的凹型槽弧度必须均匀,位置正确,垂直。6.1.3.2.7弯曲的管材及连接附件,弧度呈均匀状,且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缝.变扁.死弯等缺陷,管材焊缝处应于外侧;6.1.3.2.8螺纹附件的螺纹整齐.光滑.丝扣配合良好,各种附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规定。6.1.3.3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在弯曲处敷设时不应

11、有折皱.凹陷.裂纹等缺陷,其管材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6.1.3.4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管路中间应增设拉线盒或接线盒,其敷设位置应便于穿线。6.1.3.4.1当管路长度每超过30米,无弯曲时应增设拉线盒或接线盒。6.1.3.4.2当管路长度每超过20米,有一个弯曲时应增设拉线盒或接线盒。6.1.3.4.3当管路长度每超过15米,有二个弯曲时应增设拉线盒或接线盒。6.1.3.4.4当管路长度每超过8米,有三个弯曲时应增设拉线盒或接线盒。6.1.3.5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垂直敷设时,管内绝缘电线截面应为50mm2及以下,长度每超过30米时应增设固定用的拉

12、线盒。6.1.3.6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明敷时,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有两个接线盒之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4倍。6.1.3.7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明敷设时,支架.吊架的规格.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下列规定:6.1.3.7.1圆钢:直径6mm。6.1.3.7.2扁钢:30mm X 3mm。6.1.3.7.3角钢:25mm X 25mm X 2.5mm。6.1.3.7.4埋墙支架入墙端部应有燕尾型,埋入深度不应小于80mm。6.1.3.8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水平或垂直明敷设时,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

13、1/2。6.1.3.9套接扣压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明敷设时,排列应整齐,固定点要牢固,间距保持均匀,其最大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固 定 点 间 的 最 大 距 离敷设方式管的直径(mm)16-2025-3240-50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固定点间的最大距离(m)1.01.52.06.1.3.10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明敷时,其固定点所采用器材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300mm。6.1.3.11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进入落地式配电箱(柜)时,排列应整齐,管口高出配电箱(柜)基础面宜为50-80mm。6.1.3.12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与其它管道

14、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与其它管道间的最小距离表(mm)管路名称管路敷设方式最小间距6.1. 4金属桥架(金属线槽)配线施工(如下表):支架、吊架制作安装绝缘测试桥架配线桥架安装 6.1.4.1金属桥架(金属线槽)用吊架悬吊安装,采用圆钢吊杆和吊架卡箍固定桥架,吊杆用膨胀螺栓和螺栓套筒进行连接固定。6.1.4.2吊架制作安装时应焊接牢固,保持底线横平竖直,吊架的间距不大于3m,首端.终端.分支.转角.接头及进出接线盒处应不小于0.5 m。6.1.4.3金属桥架(金属线槽)组装时,金属桥架(金属线槽)的连接应无间断,直线段采用连接板,用垫圈.弹簧垫圈.螺栓螺母紧固,连接处间隙严密平直。6.1.4.2金属桥架(金属线槽)转角和分支连接时,采用弯通.三通.弯头进行变通连接。金属桥架(金属线槽)与盒(箱)连接时,进线和出线口处应采用抱脚连接,并用螺丝紧固,金属桥架(金属线槽)的末端应加装封堵。6.1.4.3金属桥架(金属线槽)应安装牢固,无扭曲变形,横平竖直,紧固件的螺母应在金属桥架(金属线槽)外侧。6.1.4.4每趟金属桥架(金属线槽)应分别设置接地跨接线,采用镀锌螺栓固定和BV铜芯线与就近的避雷引下线连接,形成可靠的电气连接,不少于两处与接地干线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