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泉教学设计及说课稿t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1234367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泉教学设计及说课稿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听泉教学设计及说课稿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听泉教学设计及说课稿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听泉教学设计及说课稿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听泉教学设计及说课稿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听泉教学设计及说课稿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泉教学设计及说课稿t(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听泉教学设计汉南区银莲湖小学 王晓丽一、【教材分析】听泉是鄂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第二篇课文。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是著名的游泳胜地。那里群峰罗列,古木参天,泉溪淙淙,飞瀑直泻,自然风光十分迷人。课文以游览线路的先后顺序,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写在鼎湖山听泉的感受为中心,语言优美,词汇丰富,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一共由5个自然段组成,是按照地点转移和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我们”来到风景名胜鼎湖山,交代了地点。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白天“我”在上山途中观景听泉。第35自

2、然段为第三部分,写夜晚“我”在庆云寺借宿,细细聆听、品味着泉声,抒发了作者在鼎湖山听泉的总体感受。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读准并理解“时隐时现”“不绝于耳”等词语,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3、情感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四、【设计理念】1重视朗读,在多样的训练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感。2有机融合听、说、读、写,扎实进行双基训练。

3、3在研读中借鉴作者的表达方式,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教学准备:学生查阅资料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好课前谈话。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入手,质疑导入1、直接播放泉水声音,由课题引导学生看词质疑:去哪里听泉?泉声是怎样的?(展示PPT)师: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对鼎湖山又有哪些了解呢?”)2、介绍鼎湖山。(展示PPT,学生发言)师:鼎湖山远远望去,葱葱茏茏、满眼碧绿。那里植物多,寺庙多,瀑布多,尤其是那儿的泉水远近闻名!作者也正是慕名前往去听泉。师:这节课,让我们与作者结伴同行,循着作者的游览路线去听泉。3、齐读课题: 听泉师:作者一路上不仅饱览鼎湖山的风景

4、,更重要的是用耳去倾听大自然的妙曲。该怎么读,再来一次。二、自学思考,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词语和句子读通顺。(自由放声读课文,同桌相互听读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等环节)肇zho 琵p琶pa 磅png礴b 汩g2、学生讨论交流,分段读,思考问题。(展示PPT)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作者按照怎样的方法来记叙全文的?(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抓住“半小时左右”、“过了寒翠桥”、“来到半山腰的庆云寺”、“入夜”、“蒙眬中”的顺序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全文共5个自然段,作者按照地点转移和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3、小组合作给课文分段。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我们”来到风景名胜鼎湖

5、山,交代地点。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白天“我”在上山途中观景听泉。第35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夜晚“我”在庆云寺借宿,细细聆听、品味着泉声。抒发了作者在鼎湖山听泉的总体感受。4、整体感知课文,思考:鼎湖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精读感悟 理解积累1、指导看图,走进鼎湖山。学生自读第一段,交流汇报谈感受。引导学生抓“轻纱似的薄雾”感受雨后鼎湖山的美,出示PPT图,让学生进入情景,形象地感受到课文语言所描绘的意境。2、自读第二段,感受泉声的美妙。 (1)自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这幅情景,相互交流各自想到的内容。(2)学生再读该段,作者看到怎样的清泉,听到了怎样的泉声?画出有关的句子。(3)交流品味

6、。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草丰木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泉水隐到了浓荫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清纯悦耳。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你体会到了什么?(泉声很好听) 淙淙可以看出泉声很响。很好听。从哪些词语上特别可以体会到?(清纯悦耳、欢快活泼、美妙的音响)师小结:淙淙地泉声在耳边回响,读带有泉声地句子,让我们领略泉声地美妙。指导朗读:通过轻重的变化读出泉声的清纯美妙。(练读、指名读、齐读)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得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泉水很多)哪些词语

7、让你特别能体会到?(到处、涌流、时隐时现、不绝于耳、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指导朗读。读出一种愉快的感觉。(练读、指名读、齐读)愈往上走,树愈密,绿荫愈浓。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这句话虽然没直接写到泉水,但细读却也能体会到,自己练练。说说体会。(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泉水的滋润,树木才会长得这么茂盛)师小结:泉水养育着这里地树木,正因为有了泉水的滋润,树木才会这么茂盛,才会有绿树成荫。这一切都得益于泉水的滋润,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就有了生机,就有了活力。四、作业设计:1.词语积累:抄写生字词3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四自然段。五、板书设计:听泉 泉声美妙 泉水润物 附课

8、文:20 听 泉从肇庆市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下了几天的小雨刚停,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草丰木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得寻找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愈往上走树愈密,绿阴愈浓。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泉水隐到了浓阴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清纯悦耳。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我们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这是一座建于明代、规模宏大的岭南著名古

9、刹。庭院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有一株与古刹同龄的茶花,还有两株从斯里兰卡引种的、有二百多年树龄的菩提树。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蒙眬中,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孕育出蓬勃生机的清

10、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jio sh y ch k lng y yn 郊 似 愈 刹 卡 聆 抑 孕 xiyuxnshnglng泻悠循寺宏岭tngstngjintngb庭宿淌涧铜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读一读,记一记。时隐时现 不绝于耳 湿漉漉 安详繁花似锦 古树参天 万籁俱寂聆听 雄浑 孕育 蓬勃生机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泉水声音的句子,读一读,再将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四年级语文上册听泉说课稿汉南区银莲湖小学 王晓丽评委老师好!我是银莲湖小学的教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听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法和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课后评价七个方面来说我的教学思路。

11、一、 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及前后联系:听泉是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一篇课文,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群峰罗列,古木参天,泉声淙淙,飞瀑直泻,自然风光十分迷人作者以游览线路的先后顺序,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写在鼎湖山听泉的感受为中心,重点写“途中听泉”和“山寺听泉”,全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一共由5个自然段组成,是按照地点转移和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我们”来到风景名胜鼎湖山,交代了地点。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白天“我”在上山途中观景听泉

12、。第35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夜晚“我”在庆云寺借宿,细细聆听、品味着泉声,抒发了作者在鼎湖山听泉的总体感受。在这三个部分中,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第二课时)重点写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作者听泉时的美妙感受。这一段的描写,最能让我们感受到鼎湖山泉水、泉声的独特之美。作者把泉声的美妙传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深爱之情。(二)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具备了初步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喜欢朗读语言优美的写景文章。但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单从字面上感受不出鼎湖山泉声的美妙,帮助

13、他们从网上搜集资料,结合图片,视听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把自己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融入朗读之中。二、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结合课标对该学段的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一)教学目标:基于我对文本的解读、学情的分析,以及编者意图的领会,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14、、认知目标: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读准并理解“时隐时现”“不绝于耳”等词语,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3、情感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课标提倡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但感悟与体会是不能泛泛而谈的,要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而理解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又是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的。因此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含义,体会其表达效果,感受鼎湖山泉声的美妙。教学时间:两课时三、说教学理念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有自己独特的学科性质。语文教学要以读为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打算采用以读为本、以生为本、紧扣语言文字,读读议议,品读揣摩的方式展开教学,通过让学生自己朗读体验、质疑问难,读文找据,合作交流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最终让整堂课呈现整体性、情感性和人文性,让教路、文路、学路三者合一,融为一体。四、说教法、学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因此教学时我针对本课的特点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多媒体情景教学法:因为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