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教案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23399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灰椋鸟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灰椋鸟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六自然段。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重点学习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后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思和表达方式。4、通过小组学习、课件演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美与和谐”的理解和发现。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品读感悟课文4-5自然段,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和鸟儿的欢快。 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情感目标:凭借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爱鸟的感情,激起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品读感悟重点段

2、,产生体验,进行感情朗读。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句子。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小黑板(教法学法)1.引导感情朗读、品读感悟、想象拓展,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重点词语进行品读、特殊的句式进行推敲,流露的情感进行体会,达到积累语言、提升认知之目的一、课件声像导入课堂1、课前课件展示徐秀娟及其丹顶鹤的图片,并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上课问好后,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首歌,是否知道为救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而牺牲在黄海滩涂的姑娘徐秀娟。2、教师讲述:这是一位爱鸟的姑娘,她17岁那年随父亲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当临时工,仅用三天时间就识别了所有鹤的生年、编号,把不同年月、不同种类、不同脾性的鹤儿分类

3、围圈起来。1986年,她刚从东北林业大学深造结束,就接到盐城自然保护区的聘请,到这里开展越冬地鹤类驯养繁殖与研究工作。仅仅一年之后,这位来自东北的姑娘失踪了,她为了救护失踪的丹顶鹤黎明沉入河底,永远地失踪了但是,她对丹顶鹤的关爱,对鸟类的热爱以及无私的自我牺牲精神却永留人们心田,这首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凄婉地诉说着一位化鹤归来的美丽精灵3、导入课文:就是这位徐秀娟,在盐城工作期间,创作了一篇优美的散文灰椋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徐秀娟对鸟类的热爱尽在其间。二、设疑对话初读课文1、解题感知灰椋鸟的样子: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会说话的鸟儿?八哥,就属于椋鸟的一种,椋,古书中所讲的一种木质坚硬的树,

4、叫椋子木,所以用木字旁。在我们盐城呢,多的是灰椋鸟,大家知道,为什么叫灰椋鸟呢?你从哪儿知道的?给大家读一读,大家集体读,(课件展示)这就是灰椋鸟的(样子)2、感受灰椋鸟的爱叫:这种椋鸟会不会说话?但它也有一个跟嘴巴有关的突出的特点,大家知道不?能不能把它爱叫的句子找出来给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同学们集体读一读。3、设疑提示文章重点: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想请大家给老师解决一下,既然灰椋鸟灰不溜秋黑乎乎的,有什么写头?如果一下还有困难,不妨(作读书状)这时候采用默读的方式比较好,静思默想其义自现。(归林壮观,入林热闹)那些内容描写了壮观和热闹的场面?(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和图片,引导观察和

5、集体朗读,注意相机为椭、栖、喧进行正音、辨形)4、提问:现在,能不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注意要简洁。思考一下再回答。三、掌握生字词 灰椋鸟 倾诉 翘首 呼朋引伴 扑棱棱 附和 栖息 排空而至 毛毯 山涧 杉树 郁郁葱葱四、学习过程一、温习1.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灰椋鸟,(师生接读)灰椋鸟的嘴( ),背( ),远远看去( ),有什么好看的呢?2.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后的场面。二、精读入境,感受“壮观”(一)出示: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些写鸟的句子?先

6、画下来,再说说为什么喜欢。(二)、学生读文(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不仅要读出声音来,还要用心去体会、感悟,可以在旁边注出你的感受,这样读书更有效)(三)交流体会,分享“壮观”1.下面我们先看鸟儿归林时的场景它们是怎样归林的?(第四自然段)(1)交流:气势壮观句段: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A、读了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哪些词句形象生动地描写这种画面的?B、师相机点拨,抓住“排空而至”“数百米

7、长的长队”的词语体会。C、小结:从“整群整群” “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叠词的运用和“数百米长”、“巨大”等词语形象生动地描写鸟儿入巢,用一个词概括(壮观)你们真会读书。D、你能不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指名读、评析过渡:这一小节还有哪些语句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活动?(2)交流:叫声欢快出示: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A、读了这段文字,你感受到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哪些词句形象生动地描写这种画面的?B、师相机点拨:抓住“倾诉”“呼唤”“应和”等。C、请大家想象一

8、下,先回来的鸟儿会怎样倾诉、怎样呼唤?后到的鸟会怎样“应和”?(分四人小组,学生练习把以上的景象说说)D、女生读写先回来的鸟的情景,男生读后回来的鸟的情景,把你们的感受带到课文中去,读出你们的感受(评析)E、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真切地看到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你是作者的知音(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品读自己喜欢的写鸟的语句,在反复朗读中,充分感受灰椋鸟归林时壮观场面,通过角色体验,感受灰椋鸟的灵性。2.我们再来看看归林后的场景(1)交流:姿态美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A、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B

9、、 师相机引导,抓住“翩翩起舞”等(女生朗读,感受灰椋鸟起飞时的那种轻盈美丽)C、对比体会D、谁再来把灰椋鸟舞姿的优美读出来,谁再来读一读灰椋鸟轻盈漫舞的身姿来过渡:这是一幅写灰椋鸟姿态优美的画面,还有谁读出了另外的画面?哪些词句形象生动地描写这种画面的?(2)交流:声音壮观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A、作者听到这样的声音是什么感受?注意她是怎样写这声音的(这里写百鸟争鸣的声音连续用了两个比喻“似如”。B、多么壮观的场面,让我们通过朗读表现出来。C、小结:灰椋鸟归林,自然是为了歇息,但鸟儿不愿过早“安眠”,它们

10、有的飞来飞去,翩翩起舞,有的叽叽啾啾,呼朋引伴,这里成了灰椋鸟的天然的俱乐部,这气势相当壮观这是一个和谐快乐的鸟的乐园过渡:是的,灰椋鸟在这里自由自在,怪不得它们的身上有如此蓬勃的活力(引读:“这上万只是在,是在,否则”)点击:我被这喧闹而热烈的场面感染,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同学们,如果你是作者,会怎么欢呼呢?(说一说:我被这喧闹而热烈的场面感染,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设计意图)让学生拍摄自己喜欢的镜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努力实现个性化阅读,让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想象、张扬个性,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充分感受到鸟儿归林后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三、拓展延伸过渡:回家的路上,作者在兴奋、感慨之余,又

11、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她想1.出示: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引读:鸟是,树林是没有,没有,我到哪儿去?你能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吗?)这句话告诉我们:我能观赏到如此壮观的场面,功劳都是谁的?2.说说人鸟林有着怎样的关系?由此你想到什么?3.小结:人造林,林养鸟,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家园,这就是一种大美,和谐之美4.正是许许多多的林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才使这里成为了鸟的天堂,鸟的乐园。徐秀娟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她爱鸟,连不起眼的灰椋鸟在她笔下都是那么的有灵性,就是这样一位热爱动物的姑娘,为了这份爱,她能舍弃自己的生命,在一次寻找飞失的小丹顶鹤时,陷入沼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欣赏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5.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五、布置作业1.摘抄第四、五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写鸟的句子,并写出喜欢的原因。2.设计一条爱鸟、护鸟的标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