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江苏省扬州市高九年级化学全册 6.3.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1228883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江苏省扬州市高九年级化学全册 6.3.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版】江苏省扬州市高九年级化学全册 6.3.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版】江苏省扬州市高九年级化学全册 6.3.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版】江苏省扬州市高九年级化学全册 6.3.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版】江苏省扬州市高九年级化学全册 6.3.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版】江苏省扬州市高九年级化学全册 6.3.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江苏省扬州市高九年级化学全册 6.3.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化学教学资料第6章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结晶的原理,熟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适用范围和基本操作; 2.能根据物质溶解性的变化规律,选择不同的结晶方法来分离混合物; 3.会进行粗盐提纯。【学习重点】根据物质溶解性的变化规律找到适合的结晶方法。【学习难点】会选择不同的方法分离混合物。【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 1.溶解所需的仪器 。2.过滤所需的仪器 。3.蒸发所需的仪器 。4.物质溶解性随温度改变的变化趋势主要有三种类型:(1) ,如KNO3;(2) ,如NaCl;(3) ,如Ca(OH)2。【新知导学】:怎样设计实验来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

2、?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活动探究实验1实验2操作步骤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的NaCl溶液,用酒精灯加热在一只盛有30mL沸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KNO3,制成KNO3浓溶液。将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实验现象总结:什么叫结晶?结晶的方法有哪些?反思:如果实验1中用的是KNO3,实验2中用的NaCl,还会有类似的现象吗?为什么?小结:结晶的方法和适用范围(1)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又叫 法),适用于哪类物质?如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2)蒸发溶剂的方法:适用于哪类物质?如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活动二.混合物分离的方法(1)可溶性固体与不可溶性固体混合。如:将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所得的二氧化锰提纯出来

3、,用 方法。(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物质。如:从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提纯硝酸钾,用 方法。(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物质。 如:从含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中提纯氯化钠,用 方法。反思:你能说出上述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所需仪器吗?活用所学:现有一批混有泥沙的粗盐,如何得到较纯净的食盐晶体?拓展:1.制取精盐过程中将其中可溶性的杂质除去的方法是: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泡。你能说出其中包含的原理吗?浸泡的盐水能无限次的使用吗?为什么?2.对刚过滤出来的固体,其表面的可溶性的杂质清洗的方法有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总结活动一、二。2.

4、反思(1)混合物分离关键是找准其中包含物质性质的不同点:用磁铁分离铁粉和铜粉 用过滤法分离碳酸钙和碳酸钠 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氧气 用盐酸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作业】1.右图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B甲物质的溶液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C在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2.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

5、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降低而减小3.化学上提纯物质常需要的操作有溶解 过滤 蒸发 冷却热饱和溶液。要实现下列物质的提纯,请分别把需要的操作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1)从蔗糖水中分离出蔗糖( )(2)从碳酸钠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碳酸钙( )(3)去除澄清石灰水中的浑浊物质( )(4)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固体( )4.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当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结

6、晶方法: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课后作业】1a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1)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在升高温度后会产生的现象是: ,此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若向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将 (选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b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1)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忽

7、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3)B点代表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若将满足B点指标的溶液恒温蒸发10g水,会有 g氯化钠晶体折出。2.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右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1)从右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写一条) 。(2)小明参照右图在常温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小明观察到A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B中的现象是_。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_。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3.如图:A、B、C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t3时A的溶解度为 ,P点的含义是 。(2)、N点为A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

8、溶液,可通过 的方法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3)、 t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 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 g,降温到t会析出晶体的有 ,无晶体析出的有 ,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4.右图是a、b、c、d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图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曲线表示KNO:的溶解度曲线B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C要从a与d的混合物中得到a,通常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D60时将120gKNO3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4.5%5.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两溶液仍饱和 B甲溶液仍饱和C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溶液质量:甲 = 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