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1-2-1(1)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122607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1-2-1(1)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专题:1-2-1(1)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专题:1-2-1(1)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专题:1-2-1(1)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专题:1-2-1(1)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1-2-1(1)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1-2-1(1)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单元 第2章 探索生命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技能目标:尝试使用显微镜。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难点:1、规范使用显微镜。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三、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本实验内容。2、教师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教育。3、FLASH: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4、视频文件:探究工具举例。5、准备好显微镜及其他探究器材,并逐一检查,显微镜每两个学生一台,探究器材每四人小组准

2、备一套。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引言: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出示:实物投影仪展示课本P21图23中的器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索生命的器具。具,让学生进行辩认,教师加以说明、补充、归类。着重说明酒精灯、滴管的用法。1、观察器具:放大镜等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等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4、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等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研体、培养皿、滴管、药匙、试剂瓶等出示:五种错误使用器具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判断。说明: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

3、口,也不要碰到他人;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提问:你知道一滴水中究竟有什么吗?你知道我们人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吗?我们所说的细菌是什么样子?要看到它们,必须借助放大倍数更多的观察用具显微镜。出示:早期的显微镜和观察到的细胞以及电子显微镜的图片。播放视频:探究的工具举例。讲述:显微镜是常用的对这么多的器具非常感兴趣,迫切想知道每一种用具的方法。认真观看老师的演示,仔细听讲解。通过判明正误初步了解常规器具的使用方法。激发起对显微镜的使用的兴趣。认真观看,了解显微镜的历史。

4、 通过观看了解到微观世界的奇妙,认识到显微镜的作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认识显微镜。探究器具,能帮助我们观察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微结构。中学常用的显微镜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自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图。 学生自学后,请同学到讲台上演示,教师报到名称,学生指出相应部位。 指导学生练习取镜,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指导学生辨认显微镜上目镜和物镜上的放大倍数,说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像的放大倍数。 演示转动粗、细准焦螺旋,让学生观察镜筒升降的情况。 指导观察反光镜,识别平面镜、凹面镜,外界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指导观察遮光器上不同光圈。外界光线强时,用较小的光圈

5、,光线较弱时用较大的光圈。 走下讲台巡视、检查。 实验:显微镜的使用。FLASH:播放显微镜的使用。使用显微镜的步骤:1、对光(1)选择目镜,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过光孔;(3)转动反光镜,从目镜可看到一白亮的视野。2、观察(1)取一薄纸写上“6”字放在载玻片中央;(2)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根据书P21的显微镜结构和作用图示进行自学,了解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作用。对照实物辩认各部分的结构。根据老师的指导和演示进行练习操作。识别(1)区分目镜和物镜;(2)识别反光镜的凹面和平面;(3)识别粗细准焦螺旋。认真观看,并能按照步骤进行独立操作。按步骤进行操作。教学内容

6、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反馈练习通光孔中央; (3)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最后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4)将薄纸片向右拉,观察物像的位置变化。 结论: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如果要将周围的物像移于视野中央,则应将标本向物像相反的方向移动。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进行情况,对不规范的操作及时纠正。 3、整理 实验完毕,准确收放显微镜。 出示:几种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图片,请学生辨别正误。小结:这一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反馈题: 1.目镜上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5”字样,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 D )A.5倍 B.45倍C.50倍 D.225倍 2.把字母“b”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7、。视野中看到的字是( D )A.b B.p C.d D.q3.为使视中物像更加清晰,再略微转动( B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C.反光镜D.遮光器 4.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臂,一手握镜座。5.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观察发现“6”在显微镜视野中为“9”观察发现物像向左移。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遇到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解答,不懂的请教老师。大多数同学能正确判断。纷纷举手发言,通过这种方式复习巩固本节实验课内容。积极思考。五、板书设计:第二章 探索生命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一、显微镜的结构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镜座 7、粗准焦螺旋 1、

8、取镜和安放 2、镜柱 8、细准焦螺旋 2、转动来对光 3、镜壁 9、遮光器 3、放压标本片 4、载物台 10、反光镜 4、调焦见物像5、镜筒 11、镜头 5、结果要记录6、转换器 6、复原后装箱三、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六、作业:一、填空题:1填写图中各序号所代表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2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当用手推动装片时,视野中的污点也随着移动,这时污点是在_上;如果视野中的污点不随着移动,则污点是在_上;若此时转动目镜,污点不动,则污点一般是在_上。3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_,一手握_。碰到玻片标本。4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二、选择题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新鲜的 B完整的C薄而透明的 D干燥的2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5”字样。观察到的物体的实际放大倍数是 ( )A5倍 B45倍C50倍 D225倍3把刻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 )Aq BpCd D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