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22162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六(7)班数学教学计划沭阳县悦来九年制学校小学部高金卫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65名学生,都来自于农村,父母外出打工,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的家长没时间管教,再加上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萌动期,个别大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已产生了或多或少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所以在教育教学上存在很大的难度。经过一学期的时间,我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各方面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多数学生思维较为活跃,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上课听课认真,学习态度端正,能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扎实,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很大问题:对基础知

2、识、概念、理念缺乏深刻理解,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稍复杂的问题,创新能力略显不足,思维的灵敏性、多样性、深刻性有待提升。从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来看,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又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针对以上情况,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的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

3、的复习等;优等生的指导方面,力求使他们乐学,愿学,整体学习成绩有一个新的提高.争取这个学期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学生成绩,希望在本期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能有所进步。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扇形统计图、圆柱和圆锥、解决问题的策略、比例、确定位置、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

4、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

5、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2)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6、;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二)数学思考方面(1)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2)发展统计观念,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三)解

7、决问题方面(1)进一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2)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3)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四)情感态度方面(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四、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

8、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五、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向每一堂课要效率。2、积极学习组织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新的理念武装课堂。4、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思路、答案开放的练习题,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5、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训练和培养。6、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注意宽松氛围

9、的营造和浓厚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促进从小热爱学习习惯的养成。7、注意结合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8、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9、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密切注意学生在家的表现,将学校教育的作用延伸到校外,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10、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六、教学时间安排: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备注1

10、23452。222.26扇形统计图(3)机动(1)2。293。4圆柱和圆锥(5)3.73。11圆柱和圆锥(5)3。143。18圆柱和圆锥(4)机动(1)3。213。25解决问题的策略(3)机动(2)2月19日上课6789103。284。1比例(5)4。44。8比例(4)4。114。15确定位置(3)正比例和反比例(2)4。184.22正比例和反比例(3)总复习:数与代数(1)4.254。29数与代数(5)清明节放假1112135。25。65.95.135.165.20数与代数(4)数与代数(5)数与代数(2)图形与几何(3)劳动节放假14155。235.27图形与几何(5)5.306。3图形与几何(2)统计与可能性(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