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用药差错及防范措施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220094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用药差错及防范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预防用药差错及防范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预防用药差错及防范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防用药差错及防范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用药差错及防范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用药差错及防范措施1.导致用药错误常见原因(1)重复给药或遗漏。(2)未注意给药、配伍禁忌、给药时间与顺序问题。(4)给药剂量、浓度不准确。(5)药物调配差错。(6)药品质量问题。(7)评估监测结果不准确导致用药失误。(8)给药用法错误,包括不恰当的给药途径、部位、深度及速度。2.防范措施防范措施防范措施防范措施(1)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2)所有用药必须有医生开具的书面医嘱,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与医药人员沟通。(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物质量、用药剂量、浓度准确无误。(4)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

2、介绍。(5)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做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6)保证药物的正确使用选择正确的用药途径。输注速度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及药物性质调节。对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全等病人应控制滴速,重点关注高危药品的输入速度。正确的用药时间及顺序:一般情况下,依据病人病情的缓急或病情变化、治疗上存在前后因果关系及药物的药理性质安排输液顺序。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按照规定时间给药。(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特别是对转院、转科的病人所带来的药物一定要认真交接,以防用药遗漏、用药重复等现象发生。(8)重点人群的管理实习生、新护士工

3、作经验少、情绪不稳定、责任心不强,要特别关注,排班时要注意人员的搭配。(9)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预防用药差错及防范措施 篇2药物使用的六个环节(开具处方或医嘱、转录医嘱、调剂药物、给药、用药后观察与患者教育)中,任一环节出现用药错误并非只是某个部门或个人的责任,多数情况下是由系统缺陷、标准化流程通讯环境状况不佳造成的。其中,给药环节的错误因为涉及到药物直接抵达患者,应格外引起重视。给药环节策略给药环节用药错误分类给药环节用药错误是指:在假定医嘱或处方无用药错误的情况下,发生在给

4、药环节,与医嘱或处方内容相偏而造成的用药错误。在医务人员中,护士承担了大多数的给药环节工作,但部分药品亦由医师、技术员等实施给药操作。给药环节的用药错误类型与涵义如表1所示。给药环节用药错误风险因素通过给药环节各类用药错误进行分析,可将该环节用药错误的风险因素归纳于表2。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风险因素并非仅存在于某个步骤,某些因素可对整个给药环节造成影响。给药环节用药错误防范的建议现阶段,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对于用药错误的认识还停留在“家丑不可外扬”、“个人责任心不强”这样的阶段。吸有通过循序渐进的改善用药安全文化,才能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这也是开展用药错误防范工作的基础。同时,也可借助于医疗机构的行政管理手段来推进相关工作,如成立由医师、药师、护士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用药安全委员会,通过团队合作对整个医疗机构内部的用药安全与用药错误(包括潜在错误)的报告、分析、持续改进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在综合分析给药环节的错误类型及风险因素后,我们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建议。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