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800字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21343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游记读后感8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西游记读后感8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西游记读后感8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西游记读后感8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西游记读后感8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游记读后感8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游记读后感800字(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游记读后感800字仔细读完一本著作后,信任你肯定有许多值得共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8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西游记读后感800字1西游记,被很多人认为是一部好玩的小说,也有伟人对它的很多评价,但在这轻松、幽默的文字下,也透着对社会的种种批判。或许许多人都知道,当时吴承恩所处的社会特别黑暗,也是这种的社会,使他著成了这本名作。西游记在演猴王出世后,他是因憧憬自由,冲破束缚而违反了所谓的天规,就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这就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们的一种压迫,束缚,没有自由。在师徒一路西天取经,孙悟空也在

2、一路上克服了虚的妖魔鬼怪,而我们当回头细想时,就会发觉,每次在孙悟空战胜了妖怪正在打算把它打死时,就会有一些神仙出来制止。如在朱紫国在孙悟空得知朱紫国皇后被妖怪捉去后,与妖怪打杀,最终它在被孙悟空打得现出原形时,观音菩萨却又来制止了,告知孙悟空说也是菩萨的坐骑,让悟空饶了它,并且说它是为了让朱紫国国王消灾的,于是,孙悟空只得放手,让菩萨带它离开,也就抛下别的事情不管,而金毛狮还过得像之前那样自由。并且在西游记中,吴承恩笔下菩萨、玉皇大帝等一些高高在上的神,也有着一副丑陋的嘴脸。在孙悟空他们途径凤仙郡干旱之极,百姓困苦不堪,在孙悟空问过真相后,得到的结果是因他们的郡候惹怒了玉帝,至此让此郡三年干

3、旱,这只是一件小事,玉帝却使凤仙郡三分之二的百姓都死于了旱灾,这就是神仙的做法。因一些小时而可以随意不顾他人,是不是像极了当时社会的官员?再来说一说同样身为领袖任务的唐僧,他虽然正直、和善。但同时也不分善恶,简单听取他人的谗言,每次孙悟空打死妖怪,他都不分青红皂白地念“紧箍咒”来惩处孙悟空,可怜孙悟空还像各忠实的大臣,不怕迫害。西游记这部小说,可算一部巅峰之作,它人物描写细致,活灵活现,也奇妙地批判了社会的种种罪行,又不失那种幽默轻松地语言,可以说它为一部揭露社会的小说,但又是一部“童心之作”,西游记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赐予我们学问和成长,它是吴承恩感悟的鞥这里,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反映,就像小说中

4、的种种人物,即使过了几百年,它依旧不毁。西游记读后感800字2西游记,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经多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期由吴承恩最终完成。我从小就喜爱看西游记,对里面的故事情节几乎都记得滚瓜烂熟了,特殊是动画版的西游记,更适合于我们少年儿童观看。在西游记的几个主要人物中,我最崇拜的就是那神通广阔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孙悟空是聚天地灵气孕育而生的一只石猴,自然无父无母,一切都必需靠自己的摸索,保持了天性的调皮。他在灵台方寸山上找到菩提祖师,学了一身的本事,特殊是筋斗云和七十二变,让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却因本领太大,心高气傲,从而漠视神权,硬闯地府、打闹天宫,把天庭搅得一塌糊涂,导致他

5、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一压就是五百年,直到五百年后,唐僧才把他救了出来。假如说大闹天宫体现了孙悟空漠视神权,追求自由的性格的话,那么降妖伏魔,战胜多数艰难险阻,护送唐僧西行则是他的英雄业绩。西行途中,孙悟空对唐僧那是肯定的赤胆忠心,从未有二心,唐僧几次赶他走,他都执意要留下。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不知斩了多少妖,降了多少魔:三打白骨精、通天河降灵感鱼怪、解阳山夺取落胎泉、火焰山三调芭蕉扇这一路走来,他英勇奋战,经验了一次又一次的艰苦磨难,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英雄战歌!除孙悟空外,唐僧还有两个有本领的徒弟,那就是那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和一路上吃苦耐劳的沙和尚。猪八戒本是天河总督十万水兵的天蓬元帅,

6、是一位天宫神将,他有三十六般改变,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因贪酒而醉,调戏嫦娥仙子,被玉帝贬下凡尘,没想到又稀里糊涂地投错了胎,弄成猪身,而后又被观音菩萨摩顶受戒,逐皈依佛门。虽然取经路上,猪八戒总是贪吃贪睡,可这是猪之常情,也不能怪他,而且,他也是一位降妖伏魔的高手。沙和尚也是天上的神仙卷帘大将,因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琉璃盏,而被玉帝打入了沙河中。认唐僧做师傅后,他是最勤劳的,行李都该他挑着,而且没有半点怨言,只是静默无闻地挑着担子。但沙和尚打起妖怪来也是决不手软,适合水下功夫的他,总能帮到大师兄孙悟空。故事的结局是唐僧师徒四人同心同德,坚持不懈,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走到灵山,取回了真经。西游记只是

7、一个神话,但它说明白一个道理,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的性格都有所不同,但只要大家能团结一样,锲而不舍,不论什么困难,都肯定可以战胜,当然,最终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大家就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西游记读后感800字3这个假期闲来无事,我又拿起了不知是哪一年买来的一本书,泛黄的封面看上去的充溢了年头感,西游记可谓家喻户晓,但是看过原著的人却没有那么普及,这次假期当中,的确让我受益匪浅,读完这本书之后又有了另一番感想,小的时候看电视只是喜爱孙悟空的神通广阔,对于妖魔神仙的新奇,对于另一个世界的无限遐想和向往。这本书讲解并描述了,师徒四人一路西行,历经磨难,最终修得正果的那么一个故事

8、,一路上的斩妖伏魔,不畏艰辛,虽然队伍中间也出现过冲突,但是最终还是克服了一个个的困难,看似是一个充溢的神话的故事,但是其中许多东西都和我们生活是休戚相关的,比如说一个团队当中总会有一个带头的,一个说话算数的,当然就是唐僧了,对团队有肯定的掌控权,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带领我们学习学问,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再有就是有实力突出的,办事效率高的,能够服众的那么一个人,这本书当中说的就是孙悟空了,业务实力强,效率高,在某些方面来讲,是值得我们的学习的对象,对应在生活当中也会有这样的人,在班上成果很好,总是能够第一时间完成任务,这就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在读西游记的过程当中,我也发觉许多与生活休戚相关的现象

9、,比如说不能向猪八戒那样,好吃懒做,不想办事,还想着有很大的回报,做一件事情总是不能坚持下去的,这样品质在生活当中确定是不受人待见的,我们应当以此为反面教材。虚心向优秀的人学习,就像孙悟空身上也是有一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做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坚决不拖拉,实力很强,但是有一点傲慢自满,我们应当要有自己的推断,吸取优点,辨别缺点。再来说沙僧这个人,在整部书中他的存在感不是许多,在团队中总是挑着担子,任劳任怨,实力不强但是做事有分寸,有原则,能够吃的了苦,我们可以学习到他身上的一些优点,有时候吃点亏并不是什么坏事,在一个团队中并不须要找什么存在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看完了这本书之后,我联想到了许多

10、,也是特别的有感受,以前仅仅是对妖魔鬼怪,神仙之类的充溢新奇,现在的感悟就是能够联想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不要轻易的放弃一件事情,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特长。西游记读后感800字4孩提时的我就看过翻拍成电视剧的四大,并对西游记情有独钟。那时的我崇拜孙悟空的一切,甚至把他当做我此生的追求。长大后的我又细细品读了西游记,沙僧却成为了我的信仰。这部小说讲解并描述了唐僧师徒四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上西天取得佛经的故事。那么谁在这取经中起了关键作用呢?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孙悟空,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沙僧也功不行没。或许有人会说:“沙僧就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白龙马都比他有用。”

11、在我看来,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我不否认孙悟空的厉害。但谁又看他们的背景的了呢?孙悟空是天选之了,是菩萨钦定之人;就连白龙马也是龙王之子,而沙僧只是流沙河的一个妖怪而已啊!网上曾经有一个段子,写的是沙僧说过最多的话: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等等。或许大家都认为这是他软弱的表现,我却认为这是他才智的表现。他有自知之明,不会像悟空那样莽撞,更不会像八戒那样好吃懒做。他深谙救人之道,他会运用自己最擅长的去救师傅。假如吴承恩担心排这样个人,唐僧能逃过几难呢?答案是否定的。沙僧虽然没有别人武功高强,但他懂自己,努力为大家担行李,蹬实为大家化缘。沙僧在别人眼中可能是微乎其微的,而在我

12、眼中却是一个盖世英雄。哪个世界没有配觉呢?但能找到自我价值并为之努力的人,就是自己世界的主角。这就像是钢铁是怎样炼成中的谢寥沙,虽不像保尔那样轰轰烈烈却也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又像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中的王艳兵,虽不像何晨光那样天资聪慧却也敢直面自己并用后天努力进入了狼牙特种部队;又像水浒传中的吴用,虽不如宋江有极强的领导实力,却也用自己的才智为梁山兄弟们出力。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在每一个班级都有学习好的和学困生,学习好的只不过找准了自己的优势,后进生也肯定在其他方面有特长,只要找准方向,就肯定能成就将来;出身平凡的人虽无法与出身大城市的人相比,但他们仍旧能用自己的努力杀出条血路

13、,用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去变更人生。同学们!正视自己才能有目标,踏实努力才能成就将来。信任自己,就能变更命运。努力吧,英勇地正视自己。西游记读后感800字5“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动身。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是对“西游”精神的一种提炼和概括,既写出了“西游”乘风破浪的艰辛,更反映了一路向前的无畏乐观。大唐贞观十三年九月,正是的“数村木落芦花碎,几树枫杨红叶坠”的秋深季节,唐僧迎着清霜,披着明月,西出长安,踏上了取经之路。虽说是如来的得意弟子金蝉子投胎转世,可此刻的他,只是一个肉胎凡身的和尚。他不知道

14、前方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不知道有多少豺狼虎豹等在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毒魔恶怪正眈眈虎视着他那能让人长生的皮肉口滴涎水。他当然也不曾期盼有几个神通广阔的徒弟来斩妖除魔“保驾护航”。他的心里只装着一件事:取经。他的脚下只有一条路:西天。伴随他一起上路的,是求取真经的信念和永不退缩的意志。哪怕落入妖魔之手,饱受绳捆线绑笼屉蒸煮之苦,几度命悬一线,可是只要一脱险境,他又会立即踏上西行的路。与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不同,三个徒弟都不是凡夫俗子。他们个个都能腾云驾雾斩妖除魔,去往西天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的事。然而,他们却跟随着唐僧亦步亦趋,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取经人”。期间,也闹过误会与争吵,取经的

15、团队也几乎分崩离析。然而,他们三个谨记着对观音菩萨的承诺-“护送取经人”,一而再再而三放下嫌隙,各展所长合力驱魔,最终护送唐僧取得真经。十四年的取经路,孙悟空从一个冲动的石猴成长为镇静冷静的“斗战圣佛”,猪八戒和沙和尚也完成了对各自罪愆的救赎。他们的西行路,是一条坚守承诺自我成长的路。师徒四人奔跑在取经的路上,而各种妖魔鬼怪也奔跑在各自的修仙之路。他们有的脱胎于草木,有的幻化于禽兽,都为了在神仙之列占有一席之地而奋力修行。然而,对于成仙的渴望使他们的内心成了一座焦灼的火焰山,为了达成目的,他们不择手段,尤其是听说唐僧肉可以延年益寿便使尽手段欲施毒手。对长生的渴望让他们失去了理智,甚至忽视了孙悟

16、空的金箍棒。可怜的他们,自以为走上了终南捷径,却不料反因此失了修行,丢了性命。不论是仙是妖,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尘世间的每个人也一样。赶路的时候,既要抬头看天,也要低头看地,关键是不要走上岔路。西游记读后感800字6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童年的回忆。小时候,我总是坐在电视前有滋有味地看西游记,那时,我很艳羡孙悟空的法术,经常幻想自己就是孙悟空,与妖怪搏斗。我也很钦佩孙悟空的豪爽大方和倔强英勇,凭一己之力在天宫有一席之地,获得齐天大圣的尊号,那大闹天空的场景,直到现在还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着。虽然大圣大闹天空是不对,但从一心一意护送唐僧取经中,我也看到了它知错能改的诚意,值得我学习。然后就是唐三藏了,他普及众生的心灵和总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