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总结的很好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208534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总结的很好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总结的很好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总结的很好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总结的很好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总结的很好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总结的很好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总结的很好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 药药理学 的 目 的和 任务 答: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药理研究和概貌,初步掌握中药药理 的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整理和发展祖国医药学打下一定基础.任务:1探 讨中药防治疾病机理2.为进一步研究中药的复方配伍,改良剂型,分析传 统的炮制原理,改革炮制工艺提供实验依据.3.发现心得有药用价值的中 草药,扩大药源或发现传统药物的新用途,扩大药物的应用范围. 中药四性药理作用表现哪几个方面五味所含成分与药物功效 答: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功效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1. 辛味药辛温芳香,与所含挥发油有关.解表药含挥发油,具有发汗或促进 发汗的作用,并有改善微循环,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有利于表

2、证的解除. 理气药含挥发油,对消化道功能有调节作用.2甘味药能补能缓,能和中,与其所含机体所需营养物质有关.如大枣,党 参,熟地,甘草等能补养人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3苦味药能燥能泄,与其含生物碱和甙类有关.4. 酸味药能收涩,多与其含鞣质和有机酸有关.5. 咸味药具有软坚散结,软坚润下等功效,与其含碘和无机盐有关.中药药理所特有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答:药物因素:1. 品种:不同品种,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大,药理作用差异大.如青蒿,石斛, 大黄,贯众等.2. 产地:不同产地,土壤,水质,气候,日照,雨量,生物分布等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质量.如怀地黄,川黄连等.3. 采收季节:不同药

3、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其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将随其不同入药部位的不同生长期而异,故采药时间应随中药品种和入药部位有所不同.金银花在未开花时采集,而菊花等要在开花时采集.4贮藏条件:如刺五加中丁香甙寒凉,储存时间超过三年或在高温,高湿度,日光照射等条件下储存6个月,几乎消失.5炮制:酒制提升,姜制发散,入盐走肾经,蜜制补益,土制入脾等.6. 剂型和制剂:中药不同剂型,由于制剂工艺,给药途径不同,从而影响药 物的吸收和血药浓度,影响药物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性质.如枳实青皮水煎 灌胃或口服未见有升高血压记载,但制成注射剂,却明显有升压作用.7. 剂量,煎煮方法

4、和条件:一般说解表药火力要强,补益药火力要温和,牡 蛎龙骨先煎,薄荷后下.8. 配伍与解表药功效相关药理作用有那些 答:一发汗和促进发汗作用.1. 麻黄碱,麻黄水溶性提取物,挥发油能促使实验动物发汗;2. 生姜挥发油和辛辣成分能使血管扩张,改善体表循环;3. 桂枝也能扩张末梢血管,促使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而加强黄麻黄发汗作用二. 解热作用,通过发汗,促进发汗以及通过抗炎,抗菌,抗病等作用促使体 温下降,有效成分有柴胡皂苷,桂皮醛,桂皮酸钠.三. 抗菌抗病毒作用.多种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 菌,痢疾杆菌等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四.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许多药有明显中枢抑制作用,延长戊

5、巴比妥钠引起 的睡眠时间以及对抗中枢兴奋药士的宁,戊四唑引起的惊厥有明显抑制作 用.五.其他作用.利尿,可用于慢性或急性水肿兼有表证者,抗炎:对许多环节 如炎症介质的释放,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白细胞游走,结缔组织增生等都 有抑制作用.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相关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1)发汗解表作用:L-麻黄碱均有发汗作用,麻黄发汗作用是阻碍了汗腺导 管对钠离子的吸收;2)解热降温作用:麻黄挥发油乳对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使体温降低3)平喘:主要是麻黄碱,化学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 的B-受体而产生平滑肌松弛作用虽强度不如肾上腺素,但作用持久,口 服有效,用于哮喘.4)利

6、尿作用:以D-伪麻黄碱最显着,是由于其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 结果,也可能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有关.5)抗原病微生物:麻黄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均表现不同程度 抗菌作用.麻黄挥发油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6)其他:1、对心血管作用:麻黄碱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 加,皮肤粘膜内脏的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麻黄碱作用是通过兴奋 a, B-肾上腺素受体实现的,特点作用缓慢温和持久反复用易产生 快速耐受性.2、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能兴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使神经兴奋,过 量则引起失眠,桂枝作用特点: 含挥发油,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 1)促进发汗,桂皮油能使血管扩张,使血

7、液流向体表,利于发汗解热.2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桂皮醛有中枢抑制作用,使动物自主活动减少,对 抗中枢兴奋药士的宁引起强直性惊厥,延长生存时间,能提高痛阈.2)抗菌抗病毒作用: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及 某些常见致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3)利尿作用;4)其他:活血作用、抗过敏作用、止咳作用. 柴胡与透表泄热相关药理作用:1、解热和降温作用:解热的成分为挥发油、柴胡总皂甙,2、抗炎作用3、抗菌、抗病毒作用4、镇静、镇痛、镇咳作用5、促进免疫功能 柴胡疏肝解郁作用表现方面:1、保肝利胆作用2、降血脂作用3、中枢抑制:镇静、镇痛 葛根对心血管作用及机理:1. 降压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和

8、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有降低交感神经功能作 用可使血浆肾素活性显着降低,主要机理是葛根产生的B-受体阻滞作用.2. 对心脏作用.葛根素和葛根黄酮可降低正常心率,降低外周阻力,明显降 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使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得到改善, 有抗心绞痛和预防、治疗心失常.3. 对脑循环和冠脉循环的影响总黄酮能减弱乙酰胆碱引起的脑动脉扩张 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收缩作用,对脑血管是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对冠状 血管有明显扩张作用,可使冠脉流量增加,作用强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当 冠状血管收缩而引起冠脉流量减或心脏内儿茶酚胺类物质耗竭后,黄酮和 葛根素仍能保持扩张冠脉血管作用,表明是对血管平滑肌的直接

9、松弛作 用.4. 对平滑肌影响多有收缩作用.5. 对血小板聚集影响:一定浓度的葛根素可明显抑制有凝血酶诱导的 3H-5HT从血小板中释放,可能与其治疗偏头痛有关.清热药清解内热的功效与那些药理作用有关: 清热药对抗原微生物作用有哪些特点,举例4种单味药及其抗菌病毒有效 成分答: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对多种细菌或病毒所致感染疾病有良好治疗效果.与抗生素比较虽然抗菌 普广,不易产生耐药性口服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其作用不如现有的抗菌药 物.2. 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3. 解热镇静降压作用.石膏知母等对发热有退热作用,有良好镇静作用.4. 抗炎作用.能减轻急性炎症期许多症状,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10、 金银花主要药理作用: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主要成分为绿原 酸与异绿原酸2. 减毒作用:对绿脓杆菌和伤寒杆菌内毒素中毒有治疗和预防作用.3. 抗炎作用.黄芩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有较广抗菌谱2. 镇静,降压作用3. 抗炎解热抗过敏作用: 抗炎:黄芩粗制剂含有其有效成分黄芩素,黄芩甙,对急性炎症有很好作 用.解热:黄芩素、黄芩甙对疫苗引起的家兔发热,对酵母皮下注射引起的发 热有解热作用.抗过敏:黄芩甙、黄芩素有抗变态反应作用,黄连清解内热药理基础及作用机理:1.抗病原微生物:黄连及小檗碱对细 菌的抑制作用是一致的.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都有显着抑制效果.为广

11、谱抗菌药物.多痢疾,金黄葡菌,链球,肺炎,脑膜炎,双球菌作用较强, 对霍乱弧菌,伤寒,结核,百日咳,绿脓等也有抑制作用.对流感和常见皮肤 致病菌有效.小檗碱能抑制微生物糖代谢,使丙酮酸的氧化过程受到抑 制,VB6和组氨酸能拮抗小檗碱抑菌作用2对机体免疫功能:小檗碱能明 显改善因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杀菌功能损伤,具有增 强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作用.对体液免疫无影响.3.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黄连有清心泻火功效,有中枢抑制作用,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延长环己巴 比妥和戊巴比妥睡眠时间,能降低正常体温,并对牛奶致热家兔和酵母悬 液致热大鼠有明显解热作用.4.对心血管作用:1心肌收缩力影响

12、:低浓度 小檗碱能使离体猫心脏收缩力加强,并能增加冠脉流量,加大剂量则表现 为抑制.2抗心率失常作用:可明显提高肾上腺素诱发心室纤颤的阈浓度. 对氯仿和乌头碱所致心室纤颤有保护作用.作用原理为直接或间接促进 CA2+,跨膜内流.3对血管和血压影响:小檗碱具有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 作用,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减弱甚至完全消失.其降压作用静注或口服 给药均存在,但持续时间较短,重复给药,既无增强作用,也不产生无明显 耐受性证明小檗碱有a-受体阻断作用,可使曲线平行右移,故认为其扩张 血管作用与a-受体阻断剂有关.5对消化系统作用:黄连及小檗碱有利胆 作用,能增加胆汁形成,使胆汁变稀,分泌量随剂量加大

13、而增加,有促进胆 汁结合型胆红素排泄作用.6.其他作用:1对平滑肌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 量先兴奋后麻痹.2降血脂作用.3抗癌:通过抑制瘤细胞的呼吸和抑制癌细 胞对羧胺的利用,从而抑制嘌呤及核酸的合成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作用.与知母清热除烦的相关药物及作用机理: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水煎剂对 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大肠杆,白喉,霍乱,其醇提取物遗迹乙醚提取物对 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好.知母煎剂在沙氏培养基上对常见皮肤致病真菌 有抑制作用.2.对植物神经影响:寒凉药具有中枢镇静作用,使肾上腺功能 减弱并抑制交感中枢3解热作用:解热作用与其抑制体内NA-K-ATP酶有 关,钠泵的活性与寒热关系密切,细

14、胞中消耗能量最多的是钠泵,占整个细胞总能量40%-60%知母皂甙及知母菝契皂甙元体外及体内实验均棵对抗 甲状腺素作用,使钠泵活性降低知母抑制钠泵活性因而有润肠作用,还含芒果甙有镇咳去痰4其它作用:1对肾上皮质激素影响:可保护机体肾上 腺皮质免受外源性皮质激素抑制2降血糖作用:能促进糖的利用,使葡萄 糖分解增加,又能提高糖元含量,促使葡萄糖合成糖元 大青叶,板蓝根主要药理作用:大青叶清热解毒要药,长于活血化斑以及血 热所致呕吐1抗菌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作用比较突出,对乙型脑炎,腮 腺炎等有抑制作用2解热抗炎作用:可使霍乱伤寒混合疫苗引起发热体 家兔温明显下降,解热作用发生较快毒性小可降低毛细血管

15、通透性3促 进机体免疫功能:大青叶煎剂灌胃给药,能增强动物体内白细胞吞噬金葡 球菌的机能,是吞噬指数明显增加;4对平滑肌作用:对子宫平滑肌表现为 明显兴奋作用,可使豚鼠离体子宫收缩增强板蓝根:1细菌病毒感染:用 于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对流行感冒有良好治疗效果感冒冲剂主要成分用 于腮腺炎,麻疹,流脑,使症状减轻并减少并发症2病毒性皮肤病:对单纯 性疱疹,扁平疣等多种病毒性皮肤病都有不同程度治疗作用 泻下药药理作用举例说明: 本类药物及其复方均能使肠蠕动增加,具有程度不同的泻下作用,根据其 作用特点,可分为刺激性泻药、容积性泻药及润滑性泻药;(一)刺激性泻下作用 大黄、番泻叶等药物含有结合性蒽甙,在大肠被细菌酶水解成苷元,苷元 刺激大肠粘膜下神经丛,使肠管蠕动增加而排便 牵牛子苷、巴豆中的巴豆油以及芜花中芜花酯均能强烈刺激肠粘膜,产生 剧烈的泻下作用;(二)容积性泻下作用芒硝主要成分NaS04, 口服不被吸收,发挥高渗作用,使肠腔保留大量水分, 肠容积增大,刺激肠壁,肠蠕动增加而泻下三滑润性泻下作用火麻仁、郁李仁含有大量的脂肪油润滑肠道,粪便软化,同时脂肪油在碱 性肠液中能分解产生脂肪酸,可对肠壁产生温和的刺激作用;二、利尿作用峻下药芫花、甘遂等均有利尿作用,尿量t这些药物临床应用时,有明显 利尿消肿作用;大黄也有利尿作用,利尿同时钠、钾离子排出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