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除了要弄清上面说过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这些 概念,还要弄清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这些概念及其相互关 系大体说来,这些概念的含义和相互关系是:1. 国内生产总值(GDP)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所有的生产活动某年某国产出多少?”就是指国内生产总 值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总”字意指在计算各个生产单位产出时,未扣除当期的资本耗费即 折旧,如果扣除资本耗费,那就是国内生产净值2. 国内生产净值(NDP)任何产品价值中不但包含有消耗的原材料、燃料等等的价值,还包含有使用的资本设备 的折旧最终产品价值并未扣去资本设备消耗的价值,因此,还不是净增价值,因而最终产 品市场价值总和只能称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产品价值中如把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也扣除了, 就得到了净增价值,因而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DP总”和“净”对于投资 也具有类似意义总投资是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即建设的全部厂房设备和住宅等,而净 投资是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例如,某企业某年购置10 台机器, 其中 2台用来更换报废的旧机器,则总投资为10台机器,净投资为8台机器。
3. 国民收入(NI)这里的国民收入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 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 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虽构成产品价格, 但不成为要素收入;相反,政府给企业的补助金虽不列入产品价格,但成为要素收入故前 者应扣除,后者应加入4. 个人收入(PI)生产要素报酬意义上的国民收入并不会全部成为个人的收入例如,利润收入中要给政 府缴纳公司所得税,公司还要留下一部分利润不分配给个人,只有一部分利润才会以红利和 股息形式分给个人职工收入中也有一部分要以社会保险费的形式上缴有关机构另一方面, 人们也会以各种形式从政府那里得到转移支付,如退伍军人津贴、工人失业救济金、职工养 老金、职工困难补助等因此,从国民收入中减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 (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 收入,即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下面我们用2002年美国的材料说明从GDP到个人 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步骤。
见下表表:美国2002年GDP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单位:1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10 446. 2加 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278. 1减 本国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287. 6等于 国民生产总值(GNP)10 436. 7减固定资本消耗1 393. 5等于 国民生产净值(NNP)9043. 2减企业间接税及非税支付800. 4企业转移支付44. 1统计误差— 116. 7加政府补助金32. 5等于国民收入(NI)8 347. 9减公司留利、社会保险税等2219. 1加 个人利息和红利收入1512. 3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1288. 0等于 个人收入(PI)8929. 1减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支付1113. 6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7 815. 5这个材料有几点要说明的是:第一,来自国外要素所得净额(net factor income from abroad)也称国外要素净支付,指本国生产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如本国在外国投资获得的利润,本国公民在外国的劳务 收入等)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这样,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 的要素净支付就可以得到国民生产总值。
第二,国民收入(要素报酬)并不会都给个人,从中要减去公司保留利润和社会保障缴款 这里,社会保障缴款指公司为本公司员工参加社会保险而缴纳给社会保险机构的费用,这些 要从国民收入中扣除当然,个人收入也会从政府和企业向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和红 利这些途径中增加这里,净利息是指家庭部门从工商企业(如购买了公司债券)和银行(如银 行存款)得到的利息,扣除了通过借贷(如消费信贷)所支付的利息以后的余额从表中可以看到,国民收入可以指五个相互联系而又有所不同的数字,它们是:国内生 产总值(GDP)或目前已经较少使用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 (NI)、个人收入(PI)以及个人可支配收入(DPI)除了上述这些概念,还有一个国内生产净值 (NDP)的概念,这是国内生产总值扣除折旧后的余额这些概念或数字显然具有各自的有用 之处然而,在宏观经济学的文献中,除非特别加以标明,国民收入或简称收入)是对GDP 而言在GDP的意义上,一国的总收人、总支出和总产量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