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188255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导论1、农业推广 p6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人力资源的涉农教育与咨询效劳工作。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开展农业与农村,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2、 推广效劳系统 目标团体系统 P10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根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效劳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前者是指推广人员、组织构造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后者是指推广对象、社会构造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3、 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

2、法最早是于1914年通过的。4、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是于1929年公布的。5、 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开展趋势. P3-44个方面:一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夫妇。二是推广对象的X围扩大不只限于农民、农村妇女、农村青少年、农村老年等农村民众,还包括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和一般消费者。三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目前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政型、教育型、工程型、企业型和自助型5种。四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根底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6、 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 P4-5五大类型:传递效劳模式、合同约束模式、意识启

3、蒙模式、参与效劳模式、综合咨询模式详细内容较多,看书!7、 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P6推广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了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效劳;推广的目标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开展到促进推广对象生产的开展与生活的改善;推广的指导理论更强调以沟通为根底的行为改变和问题解决原理;推广的策略方式更重视由下而上的工程参与方式;推广方法重视以沟通为根底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推广组织形式多元化;推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推广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定量方法和实证方法。8、 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P6-7直接功能:增进推广对象的根本知识与信息;提高务农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推广对象

4、的生活技能;改变推广对象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增强推广对象的自我组织和决策能力。间接功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优化农业生态条件;促进农村组织开展;执行国家的农业方案、方针与政策;增进全民福利。9、 根据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式理论,怎样提高推广效劳的工作效率. p12 自己总结的借助框架模型,可以对推广效劳系统和目标群体系统之内、之间及工作环境的相互关系进展分析,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推广中某个问题所处的状态,从而更好的瞄准研究方向。农业推广学要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从而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愿改变行为

5、、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从模型中可以体会到,整个推广效劳的工作效率上下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推广效劳系统的扩散效率;目标团体系统的承受效率;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率;推广工作的外部环境。10、 农业推广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哪些. P12行为科学与管理科学是农业推广学理论构造的核心,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及农业推广工作实践是农业推广学的重要知识来源。第二章 农业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1、人的行为 P15人的行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X进展并取得一定结果的客观活动。2、 需要 P16需要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

6、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3、 动机 P17动机是由内在需要及外来刺激引发的,是一个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展活动的意念和想法。4、 鼓励力量 P19鼓励力量是指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内部潜力的作用力的大小,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鼓励力量M=效价VX期望值E5、 效价 P19效价也称为目标价值,是指某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到达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评价。6、行为操纵 P31行为操纵是在农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态度。6、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7、 农民行为改变中最困难的是群体行为的改变。8、 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概率的估计,称为期望概率。9

7、、 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承受新的观点、信念等,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并把新观点、新思想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即为同化。10、 农业推广中农民行为的改变程度与经济收入呈正相关。11、 同一群体的成员由于经常相处、相互了解,即使成员之间偶尔有不合意见的语言或行为,彼此也能宽容相待,这种现象是相容。12、 按“需要层次论,人类最根本的、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需要。13、 市场需求是农业推广的拉动力。14、 在科技购置时追求群众化技术和产品,与周围的人保持同步,属于求同购置动机类型。15、 影响农民行为的因素 P27-28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外在因素:自然环境因

8、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16、 动机队行为的三大作用 P18始发作用。动机是产生行为的动力。导向作用。动机是行为的指南针。强化作用。动机的始发作用是来行为过程的前提,导向作用是保证动机和目标一致性的指针,而强化作用是增强或减弱行为速度的催化剂。动机和结果不一定一直,要发挥好强化作用,才能加速目标的实现。17、 人类的需要层次 P16从低到高为:生理需要、平安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8、 人的行为特征有哪些. P15目的性:人的活动一般都带有预定的目的、方案和期望;调控性:人能思维,会判断,有情感,会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来支配、调节和控制行为;差异

9、性:人的行为受外部环境和个体生理、心理特征的强烈影响,个体行为存在巨大的差异;可塑性:人的行为是在社会实践中学到的,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影响,会为了适应社会开展而变化;创造性:人的行为受其主观能动性影响,总是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19、 农民科技购置活动的构成有哪些. P255W+1H:购置者who;购置什么waht;为何购置why;何处购置where;何时购置when;如何购置how。20、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工作的三大动力是什么. 未找到原动力是农民的需要;拉动力是市场需求;推动力是政府政策导向21、 农民态度的改变有哪些阶段. P26三个阶段:服从阶段:外表上转变自己的观

10、念和态度,内心并未真正改变,只是被动的承受新技术。认同阶段: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承受新的观点、信念和技术等。技能的改变:通过学习和训练而获取某项新的技艺并为个人所撞我,能够在生产实践中自如的运用。22、 群体意识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P28共同的目标利益、合理的奖惩制度、自然义务领导人物成员内心公认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亲近和友爱23、 简述改变农民行为的根本策略。 P30B=fP*E即行为等于个人特征*环境农民行为受个人特征和外界环境共同影响,有三种改变农民的策略。以改变农民为中心的策略;以改变环境为中心的策略;农民与环境同时改变的策略。第三章 农业推广沟通1、沟通 P34沟通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

11、人们利用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身体语言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思想、知识、哀嚎、情感、愿望等各种信息的过程,是社会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和互动的过程。2、 正式沟通 P36正式沟通是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构造系统和信息流动的路径、方向以及特定媒体等进展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3、 农业推广沟通 P43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推广对象了解需要、提供信息、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推广对象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得一种信息交流活动。4、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可称之为噪音5、 一个人把信

12、息同时传递给假设干个人,假设干人再反响给这个传递信息的人,这种沟通形式是轮式沟通。一个人把信息同时传递给假设干人,再由这些人将信息分别传送给更多的人,使信息接收者越来越多,这种沟通形式称之为扩散型沟通形式。P42-436、 简述沟通分类的依据及其类型。 P36-38根据沟通者之间有无关系依托分类: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根据沟通所采用的的媒介不同分类: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根据信息传送者与接收者的地位是否交换进展分类: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7、 简述沟通的过程及组成要素沟通的要素 P38-39由信息的发送者发布的信息,经过用语言、文字等媒介的编码转换进入书信、文件、电视频道、播送、面谈等信息渠道,再经过

13、队信息进展必要加工处理的译码阶段,最后传递给接收者,从而构成一个思想、意见或信息沟通的全过程。S传送者senderM信息messageC渠道channelR接收者receiverF反响feedback沟通的七要素为:传送者;接收者;信息;渠道;反响;关系;环境8、 简述沟通网络的分类。 P42链式沟通网络直线 依次、轮式一对多、Y式一个为中心媒介 分别、扩散型一个对多,多分别再多、全通道型五角星 互通9、 简述农业推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P47语言障碍不同语言系统产生交流困难、习俗障碍风俗习惯的不同、观念障碍、角色障碍年龄不同、专业不同、地位不同等产生的代沟、行沟、位沟、心理障碍认知、情感

14、、态度等心理因素、组织障碍、现有推广体系的障碍10、 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技巧。 P51在沟通中以农民为中心,做农民的知心朋友熟悉当地风俗习惯,了解农民心理采用适当的语言与措辞信息处理应简单明了并层次清楚适当重复和比拟信息的关键内容与特点利用肢体语言,讲究沟通艺术善于启发农民提出问题强化信息反响11、 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 P45农业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性、指导操作性沟通媒介相对薄弱和脆弱接收者的差异大,思维局限性较大沟通需要在了解农村社会背景的根底上进展沟通主体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第四章 创新的采用与扩散1、创新 P54创新使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技术、产

15、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2、 创新的采用 P54创新采用是指某一个体从最初知道某项创新开场,对它进展考虑,做出反响,到最后决定在生产实践中进展实际应用的过程。3、 创新的扩散 P55创新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4、 扩散曲线 P55扩散曲线是一条以时间为横坐标及以一定时间内的扩散规模柳采用者的数量或百分比率为纵坐标画出来的曲线。5、 沟通渠道 P67沟通渠道一般是由信息发送者选择的、借以传递信息的媒介,是人们相互传播信息的途径。6、 社会系统 P68社会系统是指在一起从事问题解决以实现某种共同目标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成员或单位。7、 意见领袖 P68意见领袖是指活泼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8、 创新采用的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P56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验阶段、采用或放弃阶段9、 创新采用者的类型。P58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