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184440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3二、工程概况3三、施工准备3四、施工安排;4五、主要施工方法4六、质量要求15七、安全生产措施16八、文明环保施工措施18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一、编制依据(1)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07-201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4)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范(CECS138:2002)(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7)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建筑地基

2、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9)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83)(1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4)(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12)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13)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及验收规范(GBJ93-86)(14)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15)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1-75)(16)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17)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89)(1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9)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

3、定标准(GBJ303-88)(2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2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2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等。二、工程概况。本公司承建的工程范围为消毒接触池、污泥浓缩池、沉淀池、调节池、接触生化池、鼓风机厂房及配电控制间、加药间等的土建工程。此外,尚涉及一些零星项目的建设。主要构筑物多为大型钢筋混凝土薄壁式结构结构、框架结构,混凝土标主要是C30,抗渗等级为S8,混凝土抗冻标号F200,要求具有良好的防渗、防腐功能。本工程设计规模:5

4、00m3/d。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 施工前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分析好工程中的重点、难点,做好技术交底。 2、材料准备本工程所用所有材料必须提前一周进场,进场材料必须资料齐全有效并及时报送监理;需要复试的材料必须经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 3、人力准备测量员:2人;壮工:10人;测量员:2人;挖掘机司机:2人;翻斗车司机:2人;电工:2人;维修工:1人;混凝土工6人;钢筋工15人;电工2人;木工15人。 4、主要机具准备挖掘机、翻斗车、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套丝机、双轮手推车、小翻斗车、尖锹、平锹、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动器、木抹子、长抹子、胶皮水管、铁板、串桶等。四、施工安排;施工顺

5、序依据先地下后地上进行施工。地下工程:土方开挖;基础换填;钢筋加工、安装;模板支设;抗渗混凝土浇筑计;地下工程:钢筋加工、安装;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墙体砌筑;屋顶钢结构;装饰装修。五、主要施工方法(一)土方施工1.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2.坡度的确定: 基槽按图纸尺寸每边加300mm的工作面,根据北京市清河污水处理厂能力提升应急工程现场土层(人工堆积层)及基槽开挖深度,确定放坡比例为1:0.5。3.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及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支撑准备,如土质发生变化,放坡不能满足安全施工时,则进行边坡支护,支护方法为横向用脚手板

6、每隔500mm一道,竖向采用100100的木方每隔3m一道,然后用48钢管作三角架双向固定支撑,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4.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要求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再回填换填层。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二)砂石回填1、工艺流程基底清理检验材料 分层铺料 分层碾压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收;()2、操作工艺2.1、基底清理 填土前要清除基底垃圾等

7、杂物,平整地基,并妥善保护基坑边坡,防止塌土混入砂石之中。2.2、检验质量 检验级配砂石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砂石料的含泥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并控制好材料的含水量,含水量控制参见下表。提前选好符合要求的料石,加强取料场级配砂石含泥量级级配测定工作,以确保基础换填施工保质按期完成。2.5、夯实: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用木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3、找平和验收;施工时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设置纯砂检查点,取样间距不大于3m,用20

8、0cm3的环刀压入法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三)混凝土垫层施工1、设计垫层厚100mm,为了使地基不被扰动或长时间曝露,人工清底后立即组织混凝土浇注,为控制标高按34m间距设临时高程控制板(即临时模板),边模采用木模。混凝土浇注顺序从最边端开始按带状形式逐渐推进,重点控制高程和平整度。采用平杠尺和抹子对混凝土表面整平。浇完一条后即拆除临时模板,继续浇注相邻一条,但边模应在2天后拆除。混凝土垫层采用木

9、模浇筑,模板上口标高同设计垫层标高相平。2、垫层标高的控制:两侧排桩上用红漆做出标高控制线,垫层横断面上施打48短钢管,上轧6米钢管(钢管需调直)作为标记线,钢管的上口标高即为垫层标高,每排钢管之间间距45m,采用铝合金刮尺沿钢管刮平来控制整个基底混凝土垫层的面标高准确。3、垫层混凝土采用C15,由滚筒式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到场,由混凝土泵车直接泵送入模,人工配合平整,平板式震捣器震捣密实,木楔压实拉毛即可,垫层高程允许偏差为10mm。(四)主体混凝土施工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2、作业准备: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积雪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

10、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3、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送到浇筑地点。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4、混凝土开始浇筑时,由施工单位主管技术部门、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出罐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进行鉴定,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单要求,经确认符合设计要求时在开始浇筑。 5、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表5-1的规定。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浇筑完毕的时间(min) 表5-1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C低于25高于253012090309060 注:掺用外加

11、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定。 6、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7、水工构筑物混凝土浇筑7.1在浇筑前提前通知搅拌站,控制好混凝土的各项指标:抗渗混凝土各项原材料须经检验,并经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防水混凝土配合必应符合下列规定:7.1.1试配的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a)。7.1.2 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Kg,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并且采用同种水泥。7.1.3 混凝土要用碱含量计算书,每立方混凝土各种材料总

12、含碱量不得大于3Kg,且不得采用具有高碱活性的集料配制混凝土。用非碱活性集料配制混凝土,对混凝土碱含量无须控制;用低碱活性集料配制混凝土时,混凝土碱含量控制在3Kg/m3以内,同时采取掺加矿物掺合料抑制措施;用碱活性集料配制混凝土,混凝土碱含量应控制在3Kg/m3以内,同时采取掺加矿物掺合料抑制措施。采用矿物掺合料抑制措施时,各种矿物掺合料须符合相关标准,粉煤灰需使用符合I级或II级粉煤灰,且氧化钙含量8,游离氧化钙含量1;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比表面积不小于400m2/Kg,活性指数7天75;28天95;沸石粉的胶沙需水量比不大于120,吸铵值100mmol/100g,硅灰中SiO2含量不小于85

13、。采用矿物掺合料抑制措施时,粉煤灰或沸石粉需取代水泥20以上,或高炉矿渣粉取代水泥50以上,或硅灰取代水泥10以上,同时控制混凝土碱含量。7.1.4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同时不宜大于40mm。其含泥量不应大于1,吸水率不应大于1.5、当采用多级级配时,其规格及级配应通过试验确定。7.1.5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宜为3845;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7.1.6 灰砂比宜为1:1.51:2.5。7.1.7 水灰比不得大于0.55。7.1.8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以控制在35。7.1.9 拌制混凝土采用对钢筋

14、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无影响的洁净水。7.1.10 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2020mm。7.2 抗渗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钢筋既帮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墙体的穿墙螺栓采用工具式止水螺栓,螺栓上焊止水环,具体做法见附图;墙体拆模后螺栓部位先用嵌缝材料填堵,然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7.3 抗渗混凝土应分层交圈,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连续浇筑。当需要间歇时,间歇时间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次层混凝土浇筑压茬的间歇时间,当气温小于25时,不应超过3h,气温大于或等于25时,不应超过2.5h。底板浇筑时不留置施工缝,墙体底部施工缝进水格栅留置在高出底板3

15、00mm的墙体上,贮泥池、贮药池,施工缝留在地板以上450mm处;墙体顶部施工缝留置在顶板下面200mm处。水平施工缝沿墙体中间不间断设置钢板止水带,并且钢板止水带自施工缝处向上、下延伸不得少于100mm,钢板止水带应平整,不得有砂眼、钉孔,钢板止水带必须双面焊接;施工时确保位置正确,固定牢固,严防混凝土施工时错位。施工缝在浇筑上层混凝土前,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2.5N/mm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凿毛和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但不得积水;在浇筑前,施工缝处应先铺一层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其厚度宜为1530mm,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浇筑每层分层厚度不得大于振动棒有效作用长度的1.25倍,振动棒的插距不得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