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和分析3教案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1182121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和分析3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和分析3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和分析3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和分析3教案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和分析3教案苏教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教 学 课 题【必修】12-3溶液的配制和分析(3)教 学 课时共3课时-第3课时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 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2、 认识配制溶液的仪器容量瓶3、 学会通过配制溶液来分析不当操作对于结果的影响能力目标1、 学生动手实验的综合技能训练2、 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实验分析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教 学 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 学难点溶液的配制方法教 学 方 法实验演示法教 具准备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碳酸钠粉末教 学 课 件教 学 过 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修改、备注引入:什么叫

2、物质的量浓度? 如果让我们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该如何配制呢?板书:(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介绍:一、实验所用的仪器1、 容量瓶展示:不同规格的容量瓶引导观察:容量瓶上的标注有哪些呢?板书:容量瓶的容量(50mL、100mL、mL、500mL等)温度:20标线(刻度线)介绍: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玻璃棒导流(2) 液体不可洒到容量瓶的外面(3) 液体的温度需在常温时(0)才可加入到容量瓶中 (4) 液体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时即可演示: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的方法板书:其他仪器: 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烧杯溶解溶质及加水玻璃棒导流胶头滴管定容CO3 溶液,试分析要经过哪些步骤。

3、师生共同:二、实验步骤1、 计算:需要的碳酸钠的质量;2、 称量:准确称量碳酸钠的固体的质量;3、 溶解:把碳酸钠固体转移到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而后冷却到室温; 4、 转移:把冷却后的溶液小心转移到容量瓶中,并润洗烧杯内壁及玻璃棒23次,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震荡容量瓶;5、 定容:用蒸馏水注入容量瓶至c处,改用胶头滴管定容;6、 摇匀:把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摇。(以上的操作过程教师边讲边演示操作的方法,强调操作的要点)布置:让2个学生上台为大家演示碳酸钠溶液的配制。(学生演示完成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分析他们的操作是否规范合理,强调重点细节,细细点评)思考观察,注意容量瓶上有哪些

4、内容?注意体会思考:1、 为什么要用玻璃棒导流;2、 液体如果洒到外面会有什么影响;3、 在配制溶液的最后关头,如何做才可以使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讨论探究计算;m(NaC3)=cV= 106=回忆天平的使用方法 为什么要冷却到室温为什么要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呢?为什么要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如果水超过刻度线,该如何做?注意摇匀的方法人上台演示,其余的观察他们操作的过程是否正确规法。有无错误操作。过度:三、关于溶液的配制实验及误差分析:例题:配制5m .molL的碳酸钠溶液。()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和碳酸钠晶体(NaCO3H2O) g。(设5g以下使用游码)(2)若称量时砝码与晶体位置颠倒,

5、则平衡后实际称量得到的固体的质量为 。()配制碳酸钠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4)下列操作会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 (填序号)A、没有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B、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经过干燥处理;C、转移液体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D、加水时水的凹液面超过刻度线;E、定容时,俯视液面操作;F、定容正确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G、在最初固体溶解搅拌时,有少量的液体溅出烧杯外计算解答 分析实验误差时,要注意从c= nB/的角度分析:注意操作导致nB和V的何者发生变化。 板书设计溶液的配制和分析一、实验所用的仪器二、实验步骤:、计算:需要的碳酸钠的质量;2、称量:准确称量碳酸钠的固体的质量;3、溶解:把碳酸钠固体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而后冷却到室温; 、转移:小心转移,并润洗23次,把洗涤液转移5、定容:12c处,胶头滴管定容;6、摇匀:把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摇。布置作 业1、完成世纪金榜相关模块练习、P26 T4教学探讨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