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除法的认识》学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1172300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除法的认识》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除法的认识》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除法的认识》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除法的认识》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除法的认识》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除法的认识》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除法的认识》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除法的结识学案 一、标分析 数学程原则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爱好的事物出发,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发明。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创设了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喜洋洋请客这一情境。选用了学生既熟悉又喜欢的素材为教学资源。 二、教材分析 除法的结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本之上的。为此,教材中把对除法的初步结识设计在平均分的背面。本节教材重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而我所说的除法是在此基本上的升华。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让学生结识除号,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材中特别注重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创

2、设一种生动的情景,有助于学生不久地进入堂。教材能按照小朋友的认知规律来编写内容,先比较抽象地理解除法的含义,再到具体地写除号、除法算式以及读除法算式等等。 三、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时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用帮大熊猫份竹笋的情景,向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结识“平均分”,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措施,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理解知识于生活,消除学生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积极地在玩中去学习。 四、教学目的1.结识除法,结

3、识除号,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小组合伙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把除法和平均分联系在一起,理解除法的意义,将算式所示的意义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增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方略 唤起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她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我采用了一下的教学措施:游戏学习法、启发引导、尝试法、演示操作法、练习法、讨论法。六、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达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达的意义。 八、教学具准备 九、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引入,出示情景图

4、。 (1)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她憨厚的样子惹得诸多小朋友都喜欢它。你们懂得,它们最喜欢吃什么吗?(2)饲养员叔叔为大熊猫准备了1根竹笋,打算分4次喂给熊猫吃。每次要喂熊猫几根竹笋呢?2开展活动,解决问题。()如果将12根竹笋平均提成次喂熊猫,饲养员叔叔每次该喂熊猫几根竹笋?可以用小棒表达竹笋,边摆边想边说。(2)学生动手操作 (3)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可以一根一根分,也可以两根两根分,也可以三根三根分。)无论如何分,成果都是同样的,每次饲养员叔叔可以喂几根竹笋?(4)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二)学习新知 .引入除法 (1)谈话:刚刚我们通过平均分协助饲养员叔叔解决了一种大问题。这样的

5、问题可以用什么措施计算呢? (2)揭示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计算措施除法(板书题) ()问:谁能用1句话说一说,我们是如何帮饲养员叔叔分根竹笋的?我们的分法是平均分吗?出示动画 ()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动画: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这样的几盘? 这也属于平均分的问题,也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2结识除法 (1)简介除号: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均有各自的符号,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2)简介写法: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3)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4)解决饲养员分竹笋的算式写法:把12根竹笋平均提

6、成份,就是用24,每份有3根竹笋,成果就等于3。写成完整的算式:13,读作:12除以4等于3。 ()问:24=这个除法算式表达什么? (6)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把1支竹笋分别平均提成2份,写出除法算式,并读一读,再说一说除法算式所示的含义。 平均提成3份呢?平均提成份呢?(三)拓展延伸 分饼干:出示动画 ()明确规定:先动手操作,用1个长方形表达8块饼干,依次把18块饼干平均分给人、2人、人,再根据分的成果填写除法算式。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报告:读出填写的除法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平均分”与“除法” (1)圈一圈,再写一写:24里有( )个,20里有(

7、)个。 学生根据规定,自己动笔圈一圈,再将“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达出来。 (2)看图圈一圈:023=用“圈一圈”的方式表达出对除法算式所示的“涉及除”及“等分除”两类不同的含义。学生独立完毕, 3解决问题 (1)分白菜:有棵白菜,每6棵分一筐,需要这样的几筐?(2)做风车:个小朋友一共做了30个小风车,平均每人做了几种? (3)做游戏:1个小朋友做游戏,分为3组,每组几种人? 个小朋友做游戏,每个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又来了3个人,平均每组有几人? 每一种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本上,说一说是如何平均分的,再说用哪个算式解决问题更合理。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