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精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116348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文化精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华文化精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华文化精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华文化精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文化精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化精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子读书报告儒、道、释三足鼎立,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作,对中国 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全书共五千多字,故又被称为五千言。老子的作者名李耳,字聃,又称为老子、老聃,是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 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的生卒年不可详考,有人估计他大约生于周简王六年(公元前580), 死于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他曾担任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是 当时名声很大的学者。据说孔子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曾专程去向他请教关于古礼的问题。根据老子和有关史料可以看出,老子对当时的政治状况极为不满,极为失望1,最 后他辞去官职,离开朝廷。传言,当他出关时,守关的官员尹喜为

2、这位大学者的隐退感到甚 为惋惜,便劝他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些思想财富。于是他就著书上下两篇,这就是我们今 天所看到的老子。纵观全书,老子的所有命题大概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世界的起源及构成;二,社会理想;三,道德观念;四,个人的生存方式、方法。老子在这些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但其表达方式过于简略,区区五千言并 不足以对所有重要的命题都给予充分的解释和论证,我们往往只能从上下文去揣度老子的意 思。与其同期的其他有影响力的思想相比,老子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道”置于至高无上 的地位,著名的道家学派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老子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来源于道,如四十 二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3、生万物”。不仅如此,道还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如二 十五章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然而,如果问到“道”归根结底是一个 什么东西或者概念,老子却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如果将“道”用语言说出来, 就不在是“道”本身了。这么一种解释,理解起来非常让人疑惑。似乎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理 解“道”,老子违背了自己的说法,在许多的章节都对“道”是什么的问题展开了论述。如 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意思是说,“道”

4、是一种无形、无声、无体的东 西,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体的形象,迷离恍惚,不可捉摸。又如第二十一章:“道之 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同样 将“道”描绘成了一种难以理解、恍恍惚惚的形象,这仿佛正印证了“道可道,非常道”的 话。虽然“道”具有这样扑朔迷离的性质,但老子依然认为“道”中间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 因为“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即“道”是具有可确定性的,它按照自身的准则周行运转, 不为其它的事物所左右。并且,老子还赋予了“道”一定的道德品性,如老子认为“道”对 于万物是“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就是说

5、, 虽然道产生了万物,并且使万物成熟,给予万物以庇佑保护,却没有依仗自身的地位而去把 持和主宰万物,这体现了道的至高之品性的一面。“道”的概念可谓是老子全文的立论基础,所以从“道”的概念中可以窥见老子的 世界观,反映他哲学思想的根基。很奇怪,当以主客观的界限去划定“道”的从属范围的时 候,却发现这样的做法根本不可能完成,原因在于老子同时将主观性和客观性都赋予了“道” 这一概念。“道”是世界一切物质的根源,它生出万物,并且万物都要按照“道”的规律运 行,这是“道”客观的一面;与此同时,“道”又具有一定的道德品质,它“生而不有,为 而不恃,长而不宰”,这是它具有主观性的一面。这样的性质,非常类似于

6、西方基督教上帝 的概念,那么老子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了。当然这样的立场并不是说就是错 误的,但是从下文的分析将可以看到,正是这样的立场决定了老子的许多命题都虽然有其合 理性,但也具有很大的现实局限性。老子的社会理想是其哲学思想的一大特色。如第八十章:“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 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 子认为,理想的社会并不是物质充裕的繁荣社会,相反,理想的社会应该回到结绳记事的原 始社会,百姓满足于温饱即可,不去奢求更多的满足。用今天发展的观

7、念来看,老子简直就 是个反社会主义者。当然,老子这方面的思想有其积极的一面。如果小邦寡民,不相往来, 当然不会出现残酷的战争、民事的纷争,并且百姓也能和和乐乐地生存,因为他们除了满足 温饱之外没有其它任何的欲望。那为什么古代的帝王、圣贤并没有完全采取老子的观点来治 理国家以建设这样一种社会呢?我认为,这是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不是每个人都是 像老子一样可以无求无欲的圣贤,人们不可能同意老子的看法去放弃现有的一切而想要去生 活在那样的一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十分贫瘠的社会当中。然而老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 一种思想理念呢?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源于老子的人应该效仿“道”的观点。“道”正是这 样一种

8、无求无欲的存在,在老子看来,正是因为这样存在,“道”才得以永恒。所以,人应 当效仿“道”,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能长久。由于韵文简约,老子并没有花费笔墨 去做具体的逻辑上的论证。在我看来,这种观点的获得,只是机械式地将“道”搬到了人的 身上,而没有考虑到人生于世,固然要遵循“道但是人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人拥有 无尽的欲望以及追求和满足欲望的驱动力。不仅如此,老子似乎还推崇一种愚民的治国理念。如第三章讲到“常使民无知无欲。使 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又如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治理国家,不使国民

9、明智,反使国民愚笨,这样固然能使国家安定,但是却是一种为了回避可能出现的治理难题 而采取的消极的做法。老子只看到愚民能“使民无争、“使民心不乱”,但没有看到,“以智 治国”同样也能达到治理的目的。如果教化国民,使民教育开化,那么同样也能使民“无争”、 “无盗”、“心不乱”,使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在我看来,老子的这种治国理念并不是为了 国家的繁荣昌盛,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巩固统治者的地位。老子的社会理想和治国理念是他思想的瑕疵,而他的道德观念却是他思想的璧玉无疑。 与儒家的道德观念相比,老子的道德标准要更高一个层次。如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又如第十八章:“大

10、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疽老子在道德层面上的分析论证巧妙地运用了辨证 法,从“有无相生”的观点出发,认为凡是好现象的出现必然伴随坏现象的产生。所以当天 下人都知道美和善的时候,就说明世间出现了丑和恶;当智慧之人出现的时候,就说明也出 现了虚伪愚昧之人。所以“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句话的说法似 乎过于绝对,甚至有点“愚民”的味道,但是这正是符合老子的道德理念的,因为他认为“上 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真正有道德的人是不知道道德为何物的,而 在他的言行举止中却处处反映出高尚的道德。与儒家致力推崇的“仁义礼信智”相比,

11、这样 的道德要求显然更高。老子还怀有博爱的思想,如第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这里他主张“善人” 要爱“不善人”,否则就不算是明智的。这些都表明,老子设定的道德标准是非常高的。虽 然这样的道德标准很难具备现实的可行性,但如此理想的道德观念依然非常地迷人并且应当 受到人们的敬仰。老子的思想中另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方面是他关于个人生存方式的思考。如第七章:“是 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主张不要争先去追求 私利,这样反而能够使自己的私利得到满足,反映了老子“无私”的思想。又如第二十二章: “是

12、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疽主张不要主动去表现自己,这样反而能够使自己得到表现, 反映了老子“无争”的思想。又如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无为 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强调不作为才能有所作为,反映 了老子“无为”的思想。这些“无私”、“无争”和“无为”的思想都是老子辨证思考的结果, 因为有无相生,要最后成全“有私”、“有争”和“有为”,就首先要做到“无私”、“无争” 和“无为”。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周围的很多人都把老子的这种思想看成是消极的思想,但 却缺少对其深入的思考

13、。老子最后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成全自己的,只不过是反其道而行之罢 了。不过,他的思考固然可贵,但他的论证方式依然值得商榷。如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 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老子的承认自己关于“无为” 的思考,是得自于“无有入无间”的观察。但是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现 象,只是世界中空间和物质辩证统一的一种客观普遍现象,与人的行为方式并没有什么的关 联性,两者最相关的也许就是都存在“有”和“无”的对应关系。这样的一种推理,忽视了 两类事物本质的不同,有乱用类比、生搬硬套的嫌疑。另外,老子哲学还坚持二元论和循环论。如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14、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表明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是相辅相成的。这种二 元论的观点,可以很明显地在老子关于“无私V “无争”和“无为”的思考中看出来。二元 论在今天可以被科学中的种种发现所验证,它对于物质世界而言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但就 如上文所说,老子运用二元论的论证方式并不巧妙。至于循环论,可见诸第四十章:“反者 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 逝曰远,远曰反”老子认为道使万事万物都从无到有再到无,从弱到强再到弱,所以他提出 要保持在柔弱状态,才不会因为到达极盛的状态而转向衰败。如果放大时间的尺度来看,循 环论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毫无疑问,任何事物都会由出生最终走向死亡。但在小的时间尺度 下,这样的思考恐怕就不符合实际了。老子从循环论中还得出了“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 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的看法。自然,在某些 时候这些做法是巧妙的(如在军事战术运用上),但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见得高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