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16029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车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也越来越大,所以如何解决城市建设中停车难的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文章就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相关阐述,希望通过本文可以给广大同行提供方便。关键词: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小区的地下车库的设计进行以下相关探析:一、设计依据在城市建设建筑工程中,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设计,适用的规范及标准主要为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l00- 98(下称“库规”),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 97(下称“火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

2、5- 95 (下称“高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006 (下称“建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2005(下称“通则”)。二、库外设计1.出入口数量及间距:大中型汽车库(即51 辆500 辆) 的库址,车辆出入口2 个;特大型汽车库(即500 辆)3 个,且应设人流专用出入口。各车辆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15 m。2.出入口宽度:单向行驶5 m,双向行驶7 m。3.出入口位置:(1)特大、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出入口应设于城市次干道,不应直接与主干道连接;(2)库址车辆出入口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离应50 m,距离道路交叉口应80 m;(3)

3、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口或高架路的起坡点不应7.50 m;与道路垂直时,出人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7.50 m安全距离,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 m 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 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与道路平行时,应经7.50 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路。库外的设计往往是设计者容易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从车库出入口汇入基地道路或城市道路,或从基地道路或城市道路进入车库入口时,都会对其动态交通系统产生影响;此小区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设在中心绿化带里,不仅与小区道路有一定距离,而且充分考虑了人车分流的因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三、库内设计库内的建筑设计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坡道设计、

4、通车道设计、停车位设计、疏散设计、防火分区设计、地面设计。1.坡道设计 汽车库内坡道可采用直线型、曲线型,可以采用单车道或双车道; 坡道宽度的设计从功能使用角度和防火角度均提出了不同的数值,当然坡道不仅是平时功能使用,同时也兼顾着汽车疏散的防火要求,故凡是车库的坡道宽度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单车道不应4 m,双车道7 m;坡道坡度:直线型15%,曲线型12%;当纵坡10% 时,其与水平段交接处均须设置缓坡,缓坡段坡度取主坡度的1/2,且长度3.6 m;曲线型坡道还要考虑2%6% 的横坡超高; 坡道与建筑物的接口及防火分隔:坡道与建筑物交接处入口处要保证2.2 m 的净高;按照“火规”5.3.3 的

5、要求,汽车坡道两侧应用防火墙与停车区隔开,坡道的出入口在未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应采用水幕、防火卷帘或设置甲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停车区隔开。2.通车道设计对于通车道的设计主要取决于宽度和车辆转弯的合理设计,其实通车道的宽度在“库规”4.5.1.3 中已明确,它是取决于设计的停车方式的,国内大多数地下车库停车位设计均采用垂直后退停车方式,则通车道的宽度最小要满足5.5 m,但发生火情时为达到迅速疏散的目的,疏散通道的宽度又必须满足一次出车的要求,设计时应使通车道的宽度6m;车辆转弯的设计实际上与车辆自身性能有关,2驱车和4驱车在转弯时,所需要的空间是不一样的,不过设计时主要考虑一般情况下的转弯,规范中很多

6、时侯提到汽车最小转弯半径,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其定义: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而不是通车弯道的内环半径,这一点是很容易混淆的概念;根据计算,两条垂直的通车道在达到4.45 m 时(如图1),小型车完全可以顺利转弯,一般通车道宽度为6 m时,完全没有问题。3.停车位的设计首先确定标准车位:2.4 m5.0 m,其次确定停车方式及其与墙柱的距离,见图2。4.疏散设计库内疏散设计分为汽车疏散出口、人员安全出口两部分。汽车出入口,除下列情况下,均设2个出入口: 类汽车库(即50 辆)时可设1 个单车道出入口。 设有一双车道且100 辆车的地下汽车库,可设1 个出入口。(见“火规”6

7、.0.6);2 个汽车出入口的距离(指库内距离),10 m。(见“火规”6.0.10);另当有多层地下车库时,在计算地下每层设置汽车疏散出口数量时,应按车辆总数量予以考虑,即总数100 辆以上时2 个出入口,总数100 辆时可设1 个双车道出入口。的确有困难时,当车道上设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时,可按本层地下车库所担负的车辆疏散数量是否50 或100 辆来确定汽车出入口数。如三层地下车库,地下一层54 车,地下二层38 车,地下三层34 车,可按地下三层设1 个单车道出口,二层1 个双车道出口,一层设2 个出入口。(见“火规”6.0.6 条文解释)在设计车辆出入口数量的问题时,应把握以下原则,车辆

8、出入口在平时仅是功能上组织交通及出入的需要,而一旦有火灾发生,则为车辆疏散出口,汽车疏散并不象人员疏散那样,要求每个防火分区至少有两个安全出口,这一点在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停车区的人员疏散:每个的防火分区内2 个人员安全出口,车辆出入口与人员安全出口应分开,且不可利用两个防火分区的连通门作为一个安全出口,但当同一时间内逗留人数不超过25人或停车数不超过50辆,可设1个人员安全出口;人员安全疏散距离为45m,当设有喷淋时为60m。非停车区(设备房、辅助用房)的人员疏散:每个防火分区内2 个安全出口,但当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时,可以利用2个防火分区之间的连通防火门作为1个安全出口。5.防火

9、分区设计地下车库一般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故停车区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可达4000 m2”( 火规5.1.1),非停车区,如设备房、辅助房间等,按照“建规”或“高规”的相关要求,最大可达1 000 m2,排水沟不应穿越防火分区,停车区与设备房的防火分区应分开。6.地面设计机动车停车库的楼地面须采用强度高、具有耐磨防滑性能的非燃烧体材料,并应设1% 的排水坡度和相应的集水坑。四、结束语从发达国家和我国城市的发展状况来看,地下汽车库应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是解决我国停车问题的主要途径,而地下汽车库的设计也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管线综合、室内环境、技术经济、安全保障、智能导向等等,这都需要我们设计者不断的通过实践总结经验,以至于创新出更合理、经济的停车模式。参考文献1 jgjl00- 98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2gb50067- 97.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库设计防火规范.3 闫寒.建筑学场地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