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攻球23项要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15954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手攻球23项要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正手攻球23项要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正手攻球23项要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正手攻球23项要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正手攻球23项要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手攻球23项要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手攻球23项要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手攻球23项要领乒乓技术正手攻球23项要领预备姿势1. 含胸收腹一一身体稍为弯腰前倾,肚子内收,两脚与肩平 宽,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膝盖微弯保持弹性。2. 近台站位一一身体不可离桌子太远,因为这是近台技术。 击球位置会在球桌边缘附近,甚至是台内击球。引拍时机3. 提早引拍 当对手击球后,球快过网时,就要准备引拍, 并且预测球的落点调整站的位置。当球落台时,引拍动作就应该 完成,准备迎前击球。记住,这是近台技术,引拍要早,起拍也 要早。4. 身体跟球一一不要拉手去追球、跟球,要移动身体来跟球。 手臂与身体的距离要保持固定。引拍动作一一引拍姿势如果错 误,整个正手攻球的动作就被破坏掉,这一点非常

2、重要!5. 以腰带手一一注意转腰动不能太大,约45度上下即可。 大臂要固定在腰侧,随肩摆动,不可主动后拉。6. 小臂放松小臂跟大臂夹角不能太小 小臂应该自然放下,夹角约110度,也不可以把手伸直。7. 不可抬肘一一大臂与腰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远。大臂放松, 但也不需要夹臂,保持舒适的距离即可。8. 重心右移右腿要稍微吃力,重心移动到右脚,上半身稍微右俺,随着臀部往右脚靠近移动。注意,身体是水平平移,不可以往右蹲下,造成身体右倾太多击球前后重心起伏太大9. 手不后甩一一手不能甩至屁股后面,顶多到右脚掌上方再 彳主后一些。10. 拍型前倾引拍时,拍面应该就要彳主前压,拍前倾;拍面不可向上仰,但是也不可

3、以倾斜太多。迎向击球点的垂直面 积要够大。拍面要有迎风的感觉,而不是往前上“劈气11. 不可僵硬应该全身放松,手臂、肩膀、腕部、手指全部放松,不可僵硬。12. 引拍高度引拍高度应该在桌面上,不可以把球拍放到桌面下。引拍高度也不可以太高,不能抬肘。13. 右肩放松稍沉一一利用右肩来降低引拍高度(右肩高低 的控制来自腿屈鹭腰),而不是把手打直把拍子放低。也不能两 腿膂蹲引拍(两腿微弯保持弹性而不是蹲低)。注意圄像的上半身在右翩上方,代表重心右移.引拍H寺身醴 右冬勺45度面向右前方挥拍时机14. 借力截击一一球进台后弹起时,上升期或高点前期就要 挥拍击球。借助球反弹的力量就能轻易回击。如果击球点太

4、高会容易翻拍。击球时机太晚,会变成抽球, 或者击球无力。近台正手攻球是利用反弹的力量还击,所谓借力击球,也可 以说是截击。太晚击球无法借力,就必须主动发力,力量、弧度 比较难控制。挥拍前期15. 重心左移 引拍备吉束彳麦,重心要先彳主左脚方向移动,使 身体迎向击球方向来击球(练习时,要规范自己往左前方击球)。 这就是所谓的用脚打球。16. 以腰带手一一重心左移的遏程要以腰带手来运拍,肩 膀、大臂不可发力,用身体转腰带动肩膀,以腰带肩,以肩带手。 (转腰是俗称,其细节是扭腰转肩)挥拍击球17. 收缩小臂 收缩小臂 击球时,必须利用收缩小臂 来击球,大臂、肩膀、腕部都不可出力。小臂并非主动收缩,而

5、 是靠着腿腰带动的力量来带动放松的小臂顺势而收.小臂要以肘 为支点绕肘而行.18. 击球方向击球方向取决于重心转移与转腰收臂的的 合力方向,拍面方向也有调节作用,但一般情况腕型固定即可.19. 腕部固定一一整个挥拍过程,除非高阶弹击技巧,手腕 应该放松随臂而动松而不垮,严禁晃动、翻转用力、翻拍等。20. 挥拍轨迹一一要与来球轨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能最大 限度地发挥击球的效能并保证出球的稳定;也就是说,这时拍面 与来球的轨迹应该构成“丁字形”,这样才能使球垂直受力,不 带侧旋。21. 手肘在右一一注意手肘要保持在右腰前方,不可抬高, 也不可前后拉动。大臂随腰顺势挥动而不发力(是不发力不是固 定不

6、动).击球遏程肘水平运行而不是上下摆荡.注意击球前肘部 不得高于肩膀,击球时以手肘为支点收缩小臂.撞拍多冬黑占一收拍位置22. 右眉收拍击球后,拍子的位置在脸的正前方 1520cm,不可离身体太远,高度不可太低;太左、太右也都不正 确。小臂击球后跟大臂的夹角在6090度左右。23. 收腰击球一一腰部转正即可,不可以往左转腰过度(扣 杀、侧身攻击除外)。遢原停止挥拍,身体要正、要直,不可歪斜。挥拍完回复动作, 手应该缓而不慢地放下往右,注意筋奏,恢复预备姿势,准备引 拍。打出规律跟筋奏-小臂撞拍M腰撮勤速度要雄持等速,不 可中途加速,打出规律跟筋奏.控制摩擦与撞击当你一切动作都很顺畅之后,才可以

7、加 上摩擦小臂畿力加速抽打,来增强威力。练球方式正手位练习时一定要打出斜线由右而左练习直线是进阶动作,如果练习不当,会姿势错误而转动 拍面(外撇遏多)。一定要者控制落点。击球点练习正手攻到了一个地步,可以这样练习:站位先靠近桌边,跟对 手来回对练(用腰打就够小臂不必发力球速中等),然后每打几球 就退一步,球速不变,对手发力也保持不变.退到中台之后再往前 进.这主要是让您练习控制击球点.另外,越是远台的正手攻,有正确用腰带手的打法比拉大臂 的方式还要稳定省力!正碓的正手攻正手攻一定要先能做到完全不带摩擦,撞击声要透!撞不出 声音的正手攻,姿势上铁定是出了问题.如果您还是压抑不了拉大臂的方式打球,

8、腰没感觉,小臂不 出力就打不好,每一球都得退台拉不摩擦打不过网 呵呵,那 就请您按着帖子的练习方法试试看吧还得提醒一点,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 成,每次都得练习.如果上台对练发现不对劲就请重新练过不要 急着找人比赛.小弟我每次都会先找人对练近台正手攻球基本动作,顺手了 来加摩擦退台.周遭碰到的业余球友已经没几个人正手攻比我标 准,但是我仍坚持每次都练毕竟我们是业余出身,定型不容易, 就像是医院的患者要定期服药复建的呵呵所以不要一天两天练顺了,就以为神功练成还远的呢.想直接跳级练拉球弧圈?算我求求你.转腰都不会,再怎 么练也是旁门左道.前冲不够冲,加转不够转,那还不如打正手攻 以

9、快制快以快制转呵呵.舄何要金柬正手攻球基本勤作?我的心得是,腰是乒乓技术中最重要的基础,任何想要增大 击球质量的动作,如小臂、手腕,甚至是大臂加力,都应该建立 在转腰发力的基础上。就如盖房子,腰就是地基,有了稳固的地基,才能再把墙壁、梁柱一一盖 上去。为何大家这么强调从近台快攻来建立腰的基础?我想原因就 是,近台快攻基本动作的练习可以暂且把全身肌肉都放松,所以多余的动作(挥大臂、耸肩、抬肘、手后拉、挥拍过左耳、引拍 太高、翻拍、乱使腕力、上半身晃动等)都去除,只用转腰+重心转移的力量就能轻易把球打了过去,小臂只要微调,不 需要发力。正确地练习近台快攻基本动作(在此强调“正确”两 个字),可以让

10、你养成转腰的习惯,多余的动作就会慢慢去除(无 法短期去除),就如倒吃甘蔗般越来越甜美,动作越来越顺畅, 发力也就会越来越合理,达到击球快速稳定、发力集中、快速还 原、收放自如、四两拨千斤的境界。不过这是慢慢养成的,不是 练了一天两天就能成事;要有恒心毅力。直接从拉球动作来感觉用腰是比较难的。因为拉球靠腿、腰、 肩、大臂、小臂、腕、指力等发力传递,不像近台快攻基本动作 那样单纯,很容易一个环节错误,就给练错,不小心就走回头路, 或者误解,感觉错误。要理解腰的动作也比较辛苦,容易绕远 路毕竟许多业余球迷都打了好几年的球,要直接从拉球动作去改,真的很难很难。想接着练拉球的人,要有以下条件(正手攻球)

11、1. 必须先练好正手攻球基本动作.起码要能以中等力量打 个3050板不掉球,2. 落点不能乱跑,(在正手位每一球都要打出左斜线)3. 球速要均等打的出筋奏,发力顺畅4. 用身体引拍手不后拉5. 重心转移以腰带手前迎借力击球要用身体控球6. 近台退台封攻都没冏题7. 攻球时腕部要相对固定不乱发力,不翻腕 不抬肘8. 大臂能够控制不乱发力,随腰而动.收拍位置要在右眉前 方附近.9. 不甩肩不耸肩肩膀放松不发力10. 用脚打球,发力之中感觉有腿带腰腰带手的力量传递 以上十项都能做到的,估计接着练拉球半年内可以拉出像样的弧圈球.有关于引拍跟收拍位置,以下我再多做些说明:含胸收腹:如果身体不是太过僵直,

12、含胸收腹前倾,两腿微弯 保持弹性,头步高度降低些,收拍自然就不会太低.为了小心求证 小弟刚刚起身再实际挥拍实验,也再看了一遍打好乒乓球几个教 学录影片,跟我说法是一致的小臂往上是顺势收拍往上发力不 多也没有摩擦问题.这点小弟很有把握.我说的这个收拍动作,大 臂只是顺势小幅微动,并不发力拍高低:引拍高低也会影响收拍 位置.一般来说,我看到球友们的毛病大都是手放很低,所以收拍 就过低.引拍时的前臂跟大臂夹角应该在110度(这个数字只是 大约说明比直角大些,不能伸太直),如果大臂不后拉,那么,这个 引拍高度到眉心位置的挥动距离其实很短,只有30CM40CM左右. 遇到较低的来球,引拍要低应该是用右肩下沉来控制,而不是把 手打直(这些在正手攻球基本动作23个要项都有提到).制造弧线一小臂在近台攻球的练习之中还有微调功能,可以 把低平的来球或者是软弱无力的来球,利用小臂往上抬的力量稍 作修正,来保证球的飞行弧线近台攻球的基本动作其实是拍型 前倾些,但是起拍低收拍高.收拍位置的重黑占:不能越过眉心往左挥去,小臂也不能往前 太多变成”推球”击球点会不好控制往左前迎去击球触球后顺势 抬起收拍到颈部以上位置,是比较自然的(我帖子里面说的是拍 子的位置不是虎口的位置.拍子比手要高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