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152668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我们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工作重心和工作重点,从这八个字上来看,贫是问题,扶是手段,脱是目的。我想找到了问题的出处,辅之以正确的手段和措施,目的就会达到。 一、*县的基本情况 *属老、少、边、穷和库区移民重点县,是国家实施*山片区开发的试点县之一,也是*山片区实施精准扶贫的主战场。全县国土总面积331.6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2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9.1万人。重点贫困村118个,非重点贫困村20个。202年末全县农业人口为41.5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扶贫对象5982户、17.25万人(按3072元标准)。 二、精准识别找准贫困原因 为解决“扶持谁

2、”的问题,真正把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程度、贫困原因搞清楚,找对“穷根”,明确靶向。*县按照“选主持、定地点、明对象、讲政策、听意见、贴公示、核信息、留痕迹”八步走的标准在全县所有村庄召开屋场院子会,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倾听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和想法、让老百姓当“裁判”、民主评议筛选贫困户对象,精准识别到人,脱贫计划制定到户。全县共召开屋场院子会500余场次,收集村民意见建议6万余条,拟定帮扶措施近0万条,对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共筛出39户3835人,对原未在建档立卡贫困户系统内但又符合贫困户条件的共纳入1244户44人。(202X年1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治国理政新实践脱贫军令状”栏目,

3、以建档立卡“回头看”确保扶真贫为题,播发了*县精准识别屋场院子会的情况。XX省扶贫办主任杨朝中批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精准扶贫来不得半点虚假,确保扶真贫,必须抓好建档立卡回头看,六个精准是以识别精准为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屋场会上到了中央新闻联播,是*县委、县政府最讲认真的结果,我们推介*的做法,号召全省向*看齐”。*委书记在全州大会上指出:“*县的这种做法值得全州各地学习借鉴”) 按照“五个一批”的标准锁定了全县“六个对象”,找准了贫困原因、贫困程度。一是我县地处偏远山区,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全部外出务工,留守的基本是“老、弱、病、残”群体,再加上缺少新型农业技术和能

4、人帮带,传统的耕作模式还根深蒂固,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扬,贫困人口对发展产业信心不足,增收门路不多,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导致全县需要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866户130人;二是我县地处*山区,最高海拔305米,最大相对高差938.2米,地表平均坡度2.6度,其中2度以上的高山占总面积的66%,海拔100米以上的高山占3709%,0至120米X县区占33.7%。再加上地表崎岖,峡谷幽深,沟壑纵横,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地震和滑坡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导致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需通过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857户2607人;三是需要通

5、过生态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从事天然林和集体公益林资源管护等生态补偿政策来实行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4696人;四是因贫困户家庭子女无法顺利完成学业和劳动技能培训,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家庭知识结构需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049户29人;五是因病因智因残等情况导致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弱需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113户424人,其中需通过低保、五保政策兜底对象有190户228人,需通过医疗救助扶持对象有728户1714人。找对了穷根,为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精准施策找到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措施 (一)强化脱贫举措,实施“五个一批”政

6、策。*县“五个一批”政策文件已经全部出台,根据贫困原因实施政策,根据政策找到、找准脱贫措施和手段,让政策到户到人、措施落地生根,解决好了“怎么扶”的问题。一是坚持把发展生产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攻方向。要实现脱贫致富,既要靠政府扶持,也要靠社会帮扶,更要靠贫困群众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我们坚持“烟畜茶果药菜”六大传统特色产业不动摇,又把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电子商务信息等新型产业模式作为富民产业来打造,制定重点针对贫困群众的产业扶持政策,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逐步实现就地增收脱贫。二是坚持把易地搬迁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举措。*自然条件差,有不少贫困人口居住地生存环境恶劣,基础条件差,很难就地实现脱贫致

7、富。在贫困户自愿的前提下我们将严格按规定、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三是坚持把生态补偿作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支撑。*生态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我们要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就地将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努力通过生态补偿、退耕还林、生态保护、生态治理、绿色产业等措施,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四是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精准扶贫的根本之策。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我们将努力争取国家教育经费向*地区倾斜,推动*的教育资源、资助政策、招生政策向贫困学生倾斜,决不让贫困代际相传。大力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实施农村贫困

8、家庭幼儿、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加快推进教育均等化。五是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兜底之策。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推动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两线合一”,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等政策向贫困人口倾斜,对低保、五保对象实行社会保障政策兜底,对因病、因残致贫人口实行大病救助。 (二)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保障,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前提。融合交通、水利、国土、住建、文体、电力、通信等行业部门项目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集中,大力实施农村通达通畅、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土地治理、农网改造、危房改造、宽带乡村等工程,优先解决

9、贫困村、贫困户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住房难、信息化程度低、公共文化设施落后等问题。 (三)创新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一是完善到户工作机制。严格贯彻落实关于推进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四个到村六个到户四项工作机制”工作模式,完善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全面推进扶贫政策资金到村到户。二是建立扶贫利益链接机制。按照“21+x”模式(即:发展一片特色产业基地、组建两个左右农村合作组织、对接一个以上龙头企业、链接一批贫困户),总结推广产业扶贫典型经验,探索实施“基地合作组织+涉农企业+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贫困户与市场主体、合作组织共同发展的利益链接关系。鼓励贫困劳动力通过外出或就近务

10、工增加收入。三是完善金融扶贫机制。着力解决金融扶贫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大扶贫贷款贴息力度,让更多贫困群众通过金融扶持实现脱贫。加大金融扶贫创新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对有稳定还款来源的扶贫项目,允许采用过桥贷款方式,撬动信贷资金投入。 四、精准推进让精准脱贫见实效 (一)落实“五个一批”政策,让贫困户得到实惠。一是发展生产脱贫方面,依托县域“烟畜茶果药菜”六大特色产业,发展产业9.万亩,通过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致富能人+贫困群众”扶贫开发模式,全县现有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34家,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14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95家,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1万余人;发展电商近0户,

11、举办信息赶集13期,参与农民7万余人、带动农产品交易1.亿元;已向1857户贫困户和15家带动贫困户发展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5983万元;发展农家乐00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34家,带动就业00余人;计划实施44万千瓦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其中,溪丘湾乡谭家湾3000千瓦试点建设预计于月中下旬可全面完成安装并网发电。二是易地搬迁脱贫方面,已精准摸清贫困户安置意愿,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初选了113个集中安置点安置4443户3490人,并按照“122”模式,每个乡镇选取了个集中搬迁安置点,现在已完成地形测量、环评、地勘、设计等前期工作。三是生态补偿脱贫方面,目前已落实贫困人口生态公益林46.万亩

12、,兑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56.85万元,聘请贫困人口护林员38名,发放护林工资16.万元;贫困户退耕还林还草退耕2万亩,兑现资金00万元。四是教育脱贫方面,今年春季学期已发放学前教育补助、义务教育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助学金、中职生免学费、中职生助学金1316万元,教育救助资金将于月底全部发放到位。五是社会兜底保障方面,我县现已整合资金5亿元用于社会保障兜底,并按照国家新标准实施兑现,县财政也追加资金300余万元解决贫困人口医疗保障问题。 (二)驻村帮扶责任到人,贫困户帮扶实现全覆盖。让每一户贫困户家庭有一个熟悉国家政策、掌握相关技能的帮扶人在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路上给予参谋和建议,是落实驻村帮扶

13、工作机制的初衷,同时也是解决“谁来扶”的问题。省、州、县136个驻村帮扶单位,组建个工作队,选派18名驻村第一书记;乡镇及镇直单位全体党员干部、村支两委干部、种养能人大户组建80个工作队。全县动员54名常驻工作队员及全体乡镇干部,共组建40个工作队,按“一对一、一对多”的原则,对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全县1200家民营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捐款捐物、发展基地,结对帮扶贫困户5000余户。持续开展“结穷亲”活动,1349名党员领导干部、名企业家和社会人士“结穷亲”422户。 三是强化资金统筹,实行项目对接。全县统筹精准扶贫、重大项目、城镇建设三大平台,整合财政专项资金23.亿元,统筹项

14、目01个,其中整合涉农专项资金16.6亿元,用于精准扶贫项目建设73个,并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集中用于贫困地区生产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确保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工作一直在路上,*县作为国家重点贫困县,从“八七”扶贫攻坚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产业、改善民生、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也一直致力于探索适合*发展的扶贫之路,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在十三五期间,*人民将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内容总结()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我们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工作重心和工作重点,从这八个字上来看,贫是问题,扶是手段,脱是目的(2)一、*县的基本情况 *属老、少、边、穷和库区移民重点县,是国家实施*山片区开发的试点县之一,也是*山片区实施精准扶贫的主战场(3)四、精准推进让精准脱贫见实效 (一)落实“五个一批”政策,让贫困户得到实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