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1145122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根底知识点苏教版小学语文根底知识点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三、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四、句子按语气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慨句。五、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六、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七、表现手法:象征、比照、衬托、设置悬念、前后照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八、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大、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比照、借代、反语、双关。九、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十、六种病句类型:1 成

2、分残缺;2 搭配不当;3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 前后矛盾;5 语序不当;6 误用滥用虚词(介词)。十一、表达方式:概括表达、细节描写。十二、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十四、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十五、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详细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开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

3、中心思想。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二十一、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二十四、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五、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二十六、议论文构造:提出问题(引论)、分析p 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二十七、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二十八、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比照(或正反比照)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三十

4、、文章构造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局部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三十一、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详细环境。三十二、小说情节四局部:开端、开展、高潮、结局。三十三、破折号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三十四、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表语言断续;表话未说完;表心情矛盾;表思维跳跃;表思索正在进展。三十五、引号的作用:表引用、表挖苦或否认、表特定称谓、表强调或着重指出、特殊含义。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开头(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时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2、结尾(1

5、)深化中心,升华感情(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3)总结上文,提出建议,发出号召3、中间某句话或者某段(1)构造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照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开展。(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提醒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答题技巧1、审题,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度,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好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的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2、答题,文章表达了

6、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详细内容来答复,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3、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有很多,常用的有八种,比喻、比较、夸大、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大、排比。4、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答复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可以用【关键词】:p 来进展答复,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5、考生经历,在解答这些题时,考生应把握以下三点,要准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把选项中的词代入句中默念一遍找语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根底知识点【全文END】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