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港口物流优势及劣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140862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港口物流优势及劣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庆港口物流优势及劣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庆港口物流优势及劣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庆港口物流优势及劣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庆港口物流优势及劣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港口物流优势及劣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港口物流优势及劣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 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的一种开放型经济;或者说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 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经济,同 时它又是开放经济、流量经济、关联经济和产业经济。十一五期间,作为全国统 筹城乡试验区的重庆经济建设将进入关键时期,如何加快港口发展,充分发挥 其龙头作用,成了重庆港口发展的当务之急。重庆港口经济现状重庆水资源较丰富,全市现有三江(长江、嘉陵江、乌江)等136条航道,航 道总里程4 200余公里,其中长江航道里程679公里,初步形成了以横穿东西的长 江干线为主干、沟通南北的众多支流为基础

2、的呈叶脉状分布的航道网,能够覆全 市70%以上的区、县(市)。洪水期长江可通行4 000吨级船舶,枯水期可通行1 000 吨级以上船舶,嘉陵江和乌江河口段可常年通行1 000吨级船舶。全市港口由主城、 万州和涪陵3个枢纽港区和江津、永川、合川、奉节和武隆个重点港区及其它12 个县级港区组成,拥有运输船舶4 200余艘,其中货运船舶2 700余艘,300万载重 吨。全市港口年产值约130亿元,从业人员约12万人十五期,全市完成的水运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同九五期末比较:十五期 末水运货运量是九五期末的2. 8倍,年均增长22. 86%;货运周转量是九五期末的 3. 8倍,年均增长30. 5%;港口

3、集装箱吞吐量是/九五期末的7. 3倍,年均增长 48. 83%;港口滚装汽车吞吐量是九五期末的6倍,年均增长40%。2006年完成内 河水运货运量4 578万吨,货运周转量533亿吨公里,集装箱吞吐量34万TEU,滚 装汽车吞吐量47. 6万辆,仍然呈高速增长态势。重庆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地区,由长江和嘉陵 江环绕东邻鄂、湘,南靠黔,东北角与陕交界,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通过长江 黄金水道与沪、宁、汉等城市一线贯通,成渝、襄渝、渝黔、渝怀等电气化铁路 干线使其与全国铁路网贯通;高速公路等穿城而过,与全国连成四通八达的网络。 重庆港作为是长江中上游最大的枢纽港和西南地区

4、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是长江 上游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水路),三峡库区完全蓄水和通航后,万吨级船队可 直达。便利的交通条件为重庆成为西南物流区域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 市,为重庆港物流乃至整个重庆市的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广阔的港口腹地重庆在我国五纵五横综合交通网中是横向的沿江大通道和纵向的包头广运输大 通道的交汇处。通过一纵大通道,可以吸引贵州、云南等地区的货物向重庆聚集; 通过一横成都至重庆通道,可以吸引四川物资入渝;最终形成覆盖云、贵、川的 后方物资集聚地。3. 资源优势首先是自然资源。长江与嘉陵江在重庆市内交汇,并且还有乌江贯穿于重庆涪陵 一带,重庆境内已经形成了主城区、万州

5、、涪陵3个枢纽港区和江津、永川、合 川、奉节和武隆5个重点港区。其次是人文资源。重庆人文资源得天独厚,巴渝 文化、抗战文化蜚声中外,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璀璨迷人的山城夜景闻名遐 迩。第三是重庆市汽车摩托车工业起步早,基础好,拥有长安、长安福特、长安 铃木、庆铃、重汽、铁马集团等8家制造类企业。第五是医药行业,主要包括化 学制药、中药制药、医疗器械制造西南合成制药有年产1 700万吨的生产线、科 瑞制药公司年产50万吨,盐酸毗格列酮原料药,2006年经港口运输量达500万吨。 保税港区优势2008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重庆设立内陆第一个保税港区,保税港区将实行 出口退税、进口保税、区内贸易不

6、征税的最大政策优惠。凭借明显的政策优势, 其极大地促进重庆与国际市场、成为资源的互联互通,进一步降低重庆企业出口、 跨国企业来渝投资发展的物流成本。重庆港将成为重庆这个西部最大物流中心的 辐射中心。(二)内部劣势1. 港口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突出,不适应经济和运输发展需要港口数量不少,但普遍没有形成规模经营。不能适应船舶大型化、标准 化的需要4。2. 港口集疏运通道不够完善,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相互干扰进港道路连接集疏运通道不畅,道路等级偏低,通过能力不足,特别是位于城区 附近的码头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相互干扰现象较普遍,严重影响了港口作业效率。港口各种集疏运方式缺乏统一规划,运输方式衔接、组织协调

7、性不够,促进物流发展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铁路、公路、水运多式联运有待进一步优化。3. 岸线资源利用不合理现有码头多位于城区中心,受后方铁路线、防洪堤等城市设施的限制,陆域狭窄;部分工业企业临江建厂,导致有限的港口岸线资源被挤占,码头陆域用地得不到保障,岸线供求矛盾较为突出,岸线资源规划管理亟待加强。4. 三峡大坝能力不能满足水运发展的需要5随着三峡蓄水的升高,一方面长江上游的航运条件不断改善,能力日益增强,长江(上游)水运优势逐渐显现,万吨级船队可直航重庆,实现了上游物资的通江达海,从而吸引更多的物资走水运。另一方面,鉴于三峡船闸的设计和现实通航能力的限制,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5. 港口建设条

8、件差,建设成本高,融资难度大三峡库区水位差约30米,2009年后,主城港区位于三峡175米蓄水库区回水变动区,存在着水位落差大和泥沙淤积等问题,对港口装卸工艺和结构型式提出了挑战。多山少地,地质条件复杂,同时具备水陆域良好的港口岸线不多,建港成本大,投资回收期长,制约了港口的发展。(三)外部机遇1. 中央一系列政策为港口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十一五0期间,重庆港口建设面临一系列政策机遇:一是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安排的机制进一步创新,不再直接 按项目划分,而是采取切块安排方式;二是国家提出/十一 五0要充分发挥内河优势,长江干流按/深下游,畅中游,延 上游0原则加快整治,嘉陵江全部实现渠化;三是2

9、006年 交通部和长江沿江七省二市/ 11. 210南京会议专题研究制 订了5 /十一五0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6,给重 庆建设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和航运中心提供了重要的战略 机遇,这些都给重庆港口建设发展提供了新机遇。2. 现代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为水上运输和港口发展提 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综合物流可以为生产商提供低廉的运输成本和高效 运输服务。内河港口特别是枢纽港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 施和信息服务,是区域性水陆物资转运的重要枢纽,将是 现代综合物流的重要节点和基础平台。重庆依托交通十 线、口岸优势,规划建设了三大枢纽性物流园区。其中重庆 港依托北部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30多个特色工 业园

10、区,现代物流蓬勃发展,为工业园区提供了强有力的 运输保证,同时也为重庆港的水上运输和港口的发展提供 了扩展的空间。3. 运输节能的内在需要凸显水运的优势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能耗低、污染小0的优势,决定了水路运输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长江是我国最 长的内河,其运输能力对我国缓解能源消耗有着积极的意 义。(四)外部威胁1. 世界港口发展趋势带来的挑战当前,世界港口的发展趋势为:港口建设大型化和深水化、港口功能多样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市场化。我国内 河港口的发展水平与世界港口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重庆的港口本身大部分起点低,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因而与世界港口的发展趋势所提出的新要求尚有不少的差距,这也正是重庆港口建设所面临的新的 挑战。2. 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大通道的建设带来的威胁因为公路快速、灵活、便捷和铁路的重载、高速、节能和环保,加之水运本身的慢速而使水运散失了大部分客货 源。实际上目前的长途客运(除旅游外)和零担货物基本 上转移到铁路或航空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