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135773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神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神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神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神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神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一、 什么是精神病及具体表现?(1)精神病是指各种有害因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2)精神病具体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情感行为和意志智能以及意识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鉴于人类大脑的复杂性和科学技术的限制,目前医学上诊断精神病较多还是依赖经验和病史采集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如果要判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思维情感和行为如果一个人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中的表现难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其本人也难以自圆其说;同时,这些精神活动的偏离又是以幻觉、妄想、行为紊乱为主要表现,这样的精神活动就具有精神病性特征。 (二)、丧失

2、现实检验能力凡是智力正常的思维、行为总是要受到法则的约束,也就是说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忽视这一点,对自己的言行无所顾忌,是非不分,这种现实检验能力的丧失,常常是精神病的重要特征,在临床上称之为无自知力或无内省力,表现为否认自己有精神病,不接受治疗。整理为word格式 (三)、影响个人或周围环境这种偏离的言行常常严重地影响个人生活工作和学习,表现为不能适应家庭生活和社会环境,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四)、偏离持续时间以某个时间为界,精神状态前后判若两人,这种偏离的精神活动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判断精神疾病都要具备病程这一观察指标,只有达到相应的病程,才可以诊断为某

3、种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规定病程两周以上,精神分裂症为一个月。符合以上四个方面的特征我们就可以判定其患有精神病。精神病一般具有治愈率低,易复发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其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或丧失。所以一旦确定患有精神病,应早期积极治疗,预防复发,才能使病人尽早回归社会。二、精神病的分类对于精神病分类各国的标准不同,我国古代将精神病分为“癫、狂、痛”三类,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的分类逐渐系统化,也确定了许多病种和不少病型。目前我国对精神疾病的习惯分为十四种。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害而造成的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因素所致。2.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这是由于躯体

4、疾病影响了大脑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或代谢产物堆积,或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继发脑功能紊乱。3、酒依赖或整理为word格式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由于长期饮酒形成依赖(成瘾)后逐渐出现精神障碍,在突然停饮后急剧发作。4、鸦片类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5、中毒性精神障碍:某些非依赖物质(如苯中毒、铅中毒、一氧化碳、食物中毒、医学药物中毒)短期大量或长期少量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碍。6、精神分裂症:为较常见的重型精神病之一,多起病于青壮年主要可分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等,常见症状有:精神恍惚、狂躁不安、幻觉妄想、兴奋躁动

5、、打人毁物、抑郁多疑等,病程迁延不愈,病人及家属痛苦万分。7、偏执型精神病: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症状。8、情感障碍:为较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改变为基本临床表现。9、神经症;在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上,由心理和社会因素而引起的大脑功能紊乱,依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神经衰弱、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疑病症、癔症。10.心因性精神障碍:由严重精神打击或强烈的精神刺激所致。11、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常见症状有:恐缩症即害怕,身体某一部分缩进身体而死亡;由气功走火入魔,所致精神障碍:由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12、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本人精神上感

6、到很痛苦。通常始于童年,并持续终生,主要有偏执型,反社会型、冲动型、表演型,依赖型、自恋型。13.性心理障碍:指两性行为在心理上偏离正常而导致活动行为上的异常,常见症有:阴症、露阴症、整理为word格式恋物症、恋童症、着装异性症、同性恋。14、精神发育迟滞:童年起即表现为全面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二、 精神病的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0级:无符合1-5级的任何行为。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2级:打砸行为在家,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阻止劝说而停止。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和人,不能阻止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5级:持管制性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