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鱼共生、轮作技术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112924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稻鱼共生、轮作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稻鱼共生、轮作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稻鱼共生、轮作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稻鱼共生、轮作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鱼共生、轮作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稻鱼共生、轮作技术2010年主推技术 4:稻鱼共生、轮作技术“稻鱼共生”和“稻鱼轮作”是根据水稻、鱼虾的共生互利特点及两物种生长发育对环境的 需求,合理配置时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一种生态种养结合模式。我省稻田养鱼历史悠久, 青田的稻田养鱼还被列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近几年来,随着稻田养殖技术进步,我省稻田 养鱼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已从过去的粗放型养殖向稻鱼提质增产型的稻鱼共生、稳粮增效型 的稻鱼轮作方式转变,形成了“亩产千斤粮、300 斤鱼、1000 元利润”的典型稻鱼共生模式 和“早稻秋季虾春季虾”一年三轮作的稻虾轮作模式、“养一轮甲鱼种一季稻”的鳖稻 轮作等模式,促进了粮食稳定和农民的增收,

2、实现了稻鱼的双丰收。【增产增效情况】稻鱼共生生态养殖模式,鱼类每亩可增产10 千克以上,水稻增产4%以 上;稻虾轮作模式,水稻亩产量400500 千克,虾亩产5060千克,实现亩利润3000元。【技术要点】(一)稻鱼共生模式1技术特点。通过加高和固化田埂提高水位、改水稻密植为适当稀植、选种高分蘖能力的 水稻品种、改依赖化肥生产为通过加强鱼虾投饲增肥增产等措施,以建立稻田良性循环的生 态体系,实现“亩产千斤粮、300 斤鱼、1000 元利润”,达到少施化肥农药、提高稻虾品质、 增加稻鱼产量和效益目标。2配套技术。(1)种养设施改造。首先,养鱼稻田要选择不渗漏、保水性强,水源充足、水质好、进排 水

3、方便、光照条件好,并尽量能集中连片的低洼田畈,便于管理。其次,须加宽田埂并夯实, 以水泥抹面,石砌田埂以水泥勾缝或浆砌,防止田埂崩塌;田埂高出稻田 0.40.6 米,确保 可蓄水0.3 米以上。在进、排水口安装拦鱼栅,可用6080 目过滤网片拦截,防止逃鱼;水 源条件较差的田块,可在进水口处开挖一个1020米 2的鱼坑,深度0.5米以上。养鱼稻田 不开沟,但养蛙和养殖甲壳类稻田要按稻田养鱼规范进行挖沟,形成水陆两栖生态环境,沟 内可种植水草。(2)水稻品种的选择与栽培。稻田养鱼一般以种植单季稻为好,水稻品种选择要求茎秆粗 壮,株形中偏上,分蘖力、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质丰产水稻品种,可选两优培九、

4、能优异号、 中浙优1 号等,具体品种要视各地气候等种植条件而定。(3)鱼虾苗种放养。鱼苗鱼种。养殖品种以适合稻田环境生活的田鱼、泥鍬为主,稻田 秧苗返青后就可放养鱼种。养殖田鱼每亩放养尾重15100克的冬片鱼种300800尾,或大 规格夏花鱼种10001200尾;如果采用套养方式,可放养冬片鱼种500尾,夏花鱼种 8001000尾,既可出产成鱼150公斤,又可培育鱼种100公斤,解决翌年鱼种供应问题。 养殖泥鳅每亩放养34厘米鳅种2.5万尾左右。用35%有食盐水消毒1015分钟后小心地 放入稻田中。小龙虾。稻田养殖小龙虾,放养方式有3种。一是将亲虾直接放养在稻田内, 让其自行繁殖。一般每亩放养

5、2030尾/公斤的亲虾2050公斤;二是直接从市场购买或 人工捕捉小龙虾幼虾放养,一般每亩放养250600尾/公斤的幼虾60120公斤;三是以放 养当年人工繁殖的小龙虾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9月份,每亩放养稚虾1.53.5万尾。 放养时,用3%食盐水浸浴虾体3分钟左右。河蟹苗。蟹种放养在直播三叶期或移栽定植 710天后,一般亩投放规格为60160只/kg的蟹种48kg。同一块稻田选择规格一致、体 质健壮的蟹种进行放养。(4)饲料的选择与投喂。除可利用稻田一些天然动植物饵料外,加强投饲是增产增效的关 键。要合理投喂鱼用颗粒饲料和米糠、麸皮等下脚料和青饲料等农家饲料,做到定点、定时、 定质、定量投

6、喂。稻田养鱼。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日投饲量均为鱼体总重量的5%左 右,具体根据天气、鱼吃食情况等酌情增减。前期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适量搭配农家饲料, 后期以农家饲料为主,逐步减少颗粒饲料投饲量。稻田养小龙虾。一般79月份以投喂 菜粕、麦麸、水陆草、瓜皮、蔬菜等植物性饲料为主; 1012 月多投一些动物性饲料,日 投喂量为虾体重6%8%,早、晚各投喂1次,晚上投喂日饵量70%;冬季每隔35天投 喂1次,于日落前后进行,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2%;来年4月份,逐步增加投饲量,确 保小龙虾吃饱、吃好。稻田养河蟹。河蟹的饲料有米糠、谷粉、浮萍、大米、稻谷,还有 鱼粉、豆饼、蚯蚓、轧碎的螺蛳、动物内脏等

7、。一般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地点应在 水沟两侧的岸边上,或投在预先设好的食台上,投喂量每天应掌握在河蟹总体重的 3 5。(5)种养管理。施肥。种养前先施足基肥,养鱼虾蟹后,无需施追肥。确需施氮肥的, 按少量多次的原则施用。用药要求。稻田养殖水稻病虫害极少发生,若要防病治虫,水位 必须保持在 30 厘米以上,农药可选用杀虫双、稻瘟灵、叶蝉散、扑虱灵、叶枯灵、龙克菌、 三环唑、井岗霉素等,且要施在叶面上或禾杆上,并严格控制施用量和执行休药期;水剂宜 在下午施,粉剂在早晨施;避免使用五氯酚钠、杀灭菊酯等剧毒农药。日常管理。要坚持 每天巡田,保持水质清新,保证防逃设施完好,及时清除水蛇、老鼠等敌害

8、生物。加强水位 管理,秧苗返青前,水位控制在510厘米,放养鱼种后,逐步提升到1030厘米以上,特 别是雨季和台风季节要加强巡田,防止漏水、漫水及田埂冲垮等事件发生。(二)稻虾轮作模式1技术特点。改单季晚稻为一季早稻一茬或两茬青虾;选择塑盘育秧和机械插秧方法,以 推迟早稻插种时间,相对延长青虾养殖期;收割完早稻后要对田块进行挖沟改造方可养殖青 虾。2茬口衔接。种稻季节:4月上旬育秧, 5月中旬插秧, 7月下旬至8月初收获;秋季虾养 殖季节:7月底8 月上中旬放养放青虾虾苗, 10月中旬开捕,分批上市至春节;春季虾养 殖季节:利用秋季虾捕大留小,至2月放虾苗, 5月中旬捕毕。3配套技术。(1)水

9、田改造。选择水土资源较匹配、分布均匀且易改造的连片低洼田畈。如以收割完稻 后的10亩长方形田块为例,要在田块四周挖宽1.50米、深0.20.3m的环沟,筑坝0.70.8m 高,以尽量保持挖出之土方与加固夯实池埂所用土方相当。进排水口用6080目过滤网片拦截;10 月中旬起在大田周围的环沟内设置若干个虾笼或小地笼便于收捕。(2) 稻的栽培。选金早47等,于4月上中旬抢晴播种,亩播种量45 kg;播种前做好晒 种、选种浸洗等准备,并采用塑盘育秧和机械插秧方法。种稻中注意:一要重除草。早稻直 播田除了在翻耕前消灭老草,在播种后重点抓“一封、二杀、三拨”三项措施;二要巧施肥。 早稻直播因群体较大、生育

10、期长,总施肥量稍多,遵循“前重、中轻、补后足”的施肥原则。 即前期多施肥,促进稻苗早发,多分蘖、长大蘖;中期少施肥或不施,控制群体生长,防止 无效分蘖发生,提高成穗率;后期根据苗情补施穗肥或根外追肥;三要勤灌水。播种后塌谷 至秧苗二叶一心期保持田面湿润,以后浅水促分蘖; 30 天后及时搁田,先轻后重、分次搁 田、引根深扎; 6月上旬复水施保花肥;后期要干湿交替,不宜过早断水以免引起早衰;收 割前 5 天左右停水,便于机械收割。(3) 虾的养殖。第一茬秋季苗亩放养24厘米青虾种33.5万尾,第二茬春季苗亩放虾 种22.5万尾。适量套养花鲢,亩放夏花100150尾或仔口鱼种1520尾。养虾管理主

11、要用:一是适度施肥。早稻收割后经大田过滤注水30cm左右,堆积充分发酵腐熟鸭窠100 公斤/亩或泼施尿素5公斤/亩于大田及四角,培育生物饵料使肥水有度、保持水质稳定;二 是合理投食。用颗粒饲料辅以米糠、麸皮等混合料泼撒投食,期间每隔半月添加一定量的大 蒜素等药物拌饵,遵循“四定、三看”原则以及虾体蜕壳等因素灵活撑控投喂量,日投料量 控制在 3%6,以散投在四周浅水区及附着物上为佳;三是调控水质。养殖前期每隔35天注水1 次,逐步加高虾池水位;中后期每周注水1 次,每次610厘米;养殖期间用10ppm 生石灰隔2030天化浆泼洒;四是日常事项。坚持巡塘,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检 查养虾沟及进、出水口设施完好与否,以防青虾逃逸。适时轮番张捕、捕大留小、分档聚集, 确保鲜活虾体批价上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