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分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12907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分析摘要:宁夏中卫市以市、县、乡三级动物防疫体系为主体,整合执业 兽医、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兽医社会化效劳体系为辅助力 量,创立了“一主两辅”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通过设置动物疫情 固定监测点,开展兽医技术合作效劳,推行兽医社会化效劳,聘任 动物疫情测报员,建立动物疫情举报奖励机制等举措,多方位、宽领 域、深层次、全覆盖开展动物疫情监测,有效解决基层动物防疫机构 人员编制缺乏短板,疫情监测频次覆盖面低,早期揭发能力缺乏等突 出问题,把“疫控”与“医治”紧密结合,突出监测预警作用,实现 “早、快、严、小”应急处置疫情,有助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实践和 创新。关键词:动物疫病

2、;疫情监测;预警;模式;效果动物疫情监测直接关系动物疫病的防控效果,做好动物疫情监测预警 工作对畜牧业健康开展和畜产品质量平安意义重大1-2。宁夏中卫 市辖沙坡头区和海原县、中宁县,属半农半牧区。近年来,全市生猪、 羊、鸡年存栏量分别稳定在70万头、300万只、800万只,奶牛、肉 牛开展势头较好,XX年存栏量分别为6.5万头、40万头。市、县、 乡三级动物动物防疫机构体系完整,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 人员、经费根本满足动物疫病防控和监测工作需要(表1)。兽医社 会化效劳体系逐步健全完善,执业兽医和助理执业兽医在动物诊疗机构、兽药经营企业和养殖企业从事兽医技术效劳工作,乡村兽医和村 级动

3、物防疫员(以下称,村防员)在兽医社会化效劳从事兽医技术效 劳工作(表2)。1 “一主两辅”模式介绍xx年起,宁夏中卫市整合动物防疫体系与兽医社会化效劳体系兽医 人力资源,创立“一主两辅”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所谓“一主两 辅”,是以市、县、乡三级动物防疫机构为动物疫情监测的主体力量, 形成“一主”,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和兽医实验室条件优势,主要负 责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信息收集、报告、预警 等工作;以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两支兽医社会化 效劳体系为动物疫情监测的辅助力量,形成“两辅”,充分发挥其广 泛接触畜牧养殖场户的优势,主要负责疫情监测报告及协助采集样 品、收集疫

4、情信息等工作。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实现了动物疫情及早 发现报告、及时检测诊断、快速有效处置,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 下降,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指导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成效明显,保 障了畜牧业健康稳定开展和畜产品质量平安。2.1问题导向。当前,我国动物疫情监测主要由各级动物防疫机构开 展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3。基层动物防疫机构的疫情监测,主要集 中于每年春防、秋防结束后采样进行免疫抗体评价和病原学监测,动 物疫病监测的覆盖面、频次、数量不高4。2022年以来,我国多地 报揭发生非洲猪瘟疫情5-6,暴露出当前动物疫情监测体系短板和 缺乏。中卫市曾于xx年和xx年分别发生了高致病性疫情、xx年发 生高致病

5、性猪蓝耳病疫情,给畜禽产业开展带来了沉重打击。通过回 忆反思和分析总结,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疫情监测体系不 完善,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错失了 “源头”控制最正确时机。2.2 目标引领。围绕“防风险、保平安、促开展”总目标,坚持以扩大疫 情监测覆盖面、增加监测频次、提高疫情早发现能力为突破点,着力 加强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7。xx年以来,宁夏中卫市整合利 用全市兽医人力资源,构建“一主两辅”动物疫情解除预警模式,进 一步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延伸了动物防疫机构疫情监测“触 角”,高效利用兽医社会化效劳体系人员从事畜禽疾病诊断治疗和其 他畜牧兽医技术效劳的作用,实现基层动物疫病防控

6、体系与兽医社会 化效劳体系的有机融合,形成了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协同高效的动 物疫情预测预警体系。3.1加强。将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列入重点工作,制定?中 卫市“一主两辅”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小组,为 动物疫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按照国家和自 治区?动物疫病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结合“一主两辅”动物疫 情监测预警模式,细化落实中卫市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措施,因地因病 适时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每个县区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全 面调查,填写日常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或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掌握 当地动物疫病发生开展规律和流行分布情况。3.2建立动物疫情固定 监测点

7、。在3个县区的畜禽核心养殖区,选择种畜禽养殖场或配备兽 医的养殖场或具有多年养殖经验的场户为动物疫情固定监测点,签订 为期5年的动物疫情固定监测协议书。期间每季度开展1次采样监测 和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在7个工作日内反响监测结果、出具检测 报告;固定监测点标准填写养殖档案,做好日常畜禽免疫、发病、 死亡、治疗、用药等记录。固定监测点及其周围养殖场户发生疫情或 疑似疫情及时报告,立即安排技术人员到场开展监测和流行病学调 查。全市共建立动物疫情固定监测点45个,其中自治区级5个、市 级10个,县级30个(图2)。各级动物防疫机构在每个本级动物疫 情固定监测点确定一名技术干部负责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指

8、导效劳,收 集疫情信息。每年向每个动物疫情固定监测点发放消毒剂,指导做好 防疫消毒工作。3.3开展兽医技术合作效劳。选择动物防疫条件合格 和疫病防控能力较强的规模养殖场,签订兽医技术合作效劳协议书, 开展为期5年的兽医技术合作效劳示范创立活动。市级动物防疫机构 与3个县区6家规模养殖场开展兽医技术合作效劳。效劳期间动物防 疫机构根据每个养殖场制定具体动物疫病监测方案,提供病原学监测 和免疫抗体监测等技术效劳,并根据监测结果推荐动物疫病防治方案 或净化方案,享受技术转化或技术示范成果;兽医技术合作效劳示 范创立养殖场可自主运用动物防疫机构的疫病监测结果和防治方案, 享受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或承担

9、其经济损失,动物防疫机构不予享 受或承担。3.4推行兽医社会化效劳。创新兽医公共效劳机制和方 式,是兽医工作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解决部门基层兽医队伍不稳定, 强制免疫、检疫、兽医技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公共效劳领域 人员力量缺乏等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按照 效劳方式和自治区畜牧 兽医主管部门要求,xx年,在全市范围稳步推进兽医社会化,培育 新型兽医技术效劳主体,承接村级动物防疫员和强制免疫效劳,实行 动物防疫效劳。全市3个县区的40个乡镇共向35家兽医社会化效劳 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效劳和疫情排查监测效劳,有的县区逐步将协助检 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也纳入 效劳范围。通过兽医社会化效劳, 切实转变兽

10、医工作方式,优化兽医队伍,强化和职能部门的监督管 理,进一步标准畜禽养殖行为,提升兽医工作质量和效劳水平,保障 畜牧业健康开展和公共卫生平安。3.5加强兽医人员技术培训。召 开中卫市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启动大会,聘任动物诊疗机构及兽药 经营企业的执业兽医、助理执业兽医以及从事动物诊疗效劳的乡村 兽医共计312人为动物疫情测报员,颁发中卫市动物疫情测报员聘 书,配备动物疫情监测采样及冷藏保存等设备;为动物疫情固定监测 点、兽医技术合作效劳示范点授牌;对“一主两辅”动物疫情监测预 警体系兽医人员系统进行动物疫情监测、疫情信息采集、样品采集、 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知识培训。自xx年起,每半年召开1次全

11、市动 物疫病监测分析会议,“一主两辅”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兽医人员参加 会议,交流动物疫病监测情况和主要做法经验,共同研判疫情形势, 商讨防控措施。3.6建立动物疫情举报奖励机制。制定?中卫市动物 疫情举报奖励方法?,面向社会公布市、县、乡三级动物防疫机构疫 情举报,对社会群众举报疫情和动物疫情测报员监测报告疫情均实 行货币奖励,对举报随意丢弃病死动物的公众也给予适当货币奖励。“一主两辅”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和疫情举报奖励机制的建立运 行,极大地提高了动物疫情揭发能力和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及时排查、 监测、处置、扑灭动物疫情127起,诊断新发疑难病25起,全市连 续5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兽医

12、工作对推动畜牧业经济开展 做出了重要奉献。4有关思考4.1动物防疫体系不够健全。xx年以来,中卫市动物防疫机构经历了 3次。后,动物疫控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畜牧水产技术效劳 机构合并为一个单位,编制人员缩减较大。同时乡镇动物防疫机构还 要承担动物产地检疫、畜牧开展等技术效劳工作和乡镇中心工作, 难以集中精力协调、指导监督开展动物防疫和疫情监测工作,影响 了疫情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建议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明确 市、县、乡三级动物防疫机构编制人员和职能职责,建立市级主要负 责制定全市动物疫病监测于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并实施,县级主要负 责制定全县动物疫病预防免疫方案并实施,乡级主要负责落实动

13、物 疫病预防免疫工作方案和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动物 防疫体系,最大限度减少职能交叉重叠,职责界限不清晰等问题,集 中精力高效开展动物防疫与疫情监测工作;突出发挥市级动物疫病 检测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作用,带动县、乡两级深入开展兽医技术合 作效劳,把“疫控”和“医治”紧密结合,促进动物疫病防控和净化, 保障畜牧业健康开展和畜产品质量平安。4.2疫情监测机制不够完善。 受人员、经费等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动物疫情固定监测点建立后,每 季度开展一次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监测的频次和数量较少,监测覆盖 面小;推行兽医社会化效劳后,对既是村防员又是乡村兽医的动物 疫情测报员解除了聘任合同,转向兽医社会

14、化效劳 动物疫情监测效 劳时,由于经费保障缺乏,动物疫情测报工作难以持续深入开展;动 物诊疗机构少,执业兽医、助理执业兽医的作用发挥不够,有的在兽 药店或养殖场只挂名不出诊,疾病诊疗实践少,兽医技术水平低,影 响了动物疫情监测的高效运行。上述内容提示应优化动物疫情固定监 测点,既要注重养殖环节,又要增加活畜禽交易市场环节和屠宰环节 的固定监测场点数量,加大监测频次、数量和覆盖面;优化动物防 疫效劳,将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情排查监测、协助检疫等公共效劳 “捆绑”,一并向兽医社会化效劳,防止单一效劳时出现“挑肥 拣瘦”问题;优化动物诊疗效劳,培育开展壮大兽药经营企业兽医技 术力量,增加动物诊疗经营

15、范围和场所,吸纳更多的执业兽医和助理 执业兽医专职从事动物诊疗与兽药经营活动,提高兽医效劳能力和技 术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和运行机制。1 陈学生.酒泉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调查j.畜牧兽医, 20XX, 38 (6): 88-.2 梅雨婷,刘芳,何忠伟.中国h7n9动物疫情防控现状及对策j. 农业展望,20XX,15(8): 65-70.3 张丽燕.做好疫情监测,严防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j.畜牧兽医科 技信息,20XX(3): 10-11.4 朱凤霞,吴巍,孙素芳.动物疫情风险评估与预警预报的探索与成 效j.畜禽业,2022,29(7): 140-141.5 胡浩,戈阳.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生产与市场的影响j.中国 畜牧,2022,56(1): 168-172.6 尹才,马龙,王玉梅,等.宁夏自治区一起非洲猪瘟疫情的流行 病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22,37(1): 11-15.7 李燕凌,吴楠君.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链节点研究 j.中国行政管理,xx(7): 132-136.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