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案例分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128904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贸易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外贸易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外贸易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外贸易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外贸易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贸易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贸易案例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一:千亿美元顺差从何而来?有何喜忧?中国外贸在2005 年突破14000亿美元,贸易顺差1000 多亿美元,已超过了世界上很多 国家的外汇储备总额,甚至超过了很多国家的年度外贸总值。种种迹象表明,伴随着巨大的 贸易顺差将是新一轮的贸易摩擦,和更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中国数以万计的外贸企业 和在全球的“中国制造”也将迎来一个越来越紧的国际贸易环境。国际贸易界人士指出,自上世纪70 年代末期以来,国际贸易领域最大的亮点当数中国 以出口大国姿态重返世界市场。在中国对外贸易问题增长的过程中,贸易差额的演变是其中 最令人称奇的戏剧性主题目。19801989 年间,除 1982、1983 两年外,其余

2、年份中国对外 商品贸易均为逆差。但1990 年以来,除1993 年外,均为顺差,2005年达到了顺差新的高 峰,比2004年多了3 倍,在世界贸易史上实属罕见。表 1-1 中国历年贸易差额情况 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额进口额贸易差额1982223.2192.930.31983222.3213.9&41990620.9533.587.41991719.1637.981.21992849.4805.943.519941210.11156.253.919951487.81320.8167.019961510.51388.3122.219971827.91423.7404.219981837.11402

3、.4434.719991949.31657.0292.320002492.02250.9241.120012661.52436.1225.420023255.72952.2303.520034383.7412 8.4255.320045933.65613.8319.8200576206601. 21018. 820069690.87916.117221.2200712177.89559.521737.3200814285.511330.825616.3资源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整理。请分析:1、如此巨额顺差从何而来?2、分析巨额顺差的喜与忧?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带来的深远历史意义

4、本报记者采访了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李 刚、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方明、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吴建环,请他们就与此相关的一系 列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以及各界广泛关注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问题发表了见解。 记者:此次国务院决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为做实央行签署的一系列双边货币互 换协议搭建了商贸平台。在贸易中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除了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 易条件外,也扩大了人民币的“活动半径”,那么是否也可以视为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一个 重要步骤? 李刚:可以这么说。此举将促进国际贸易并进一步放松对人民币的束缚,逐步推进人民币国 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最早可以追溯至2003 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5、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 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推进与港澳地区 货物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今年“两会”期间温总理明确表态,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完成制定 了关于实行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的方案,经国务院批准以后将尽早实施。国务院关于当前 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政府将允许香港非金融性企业发行以人民币计价 的债券,支持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扩大人民币在周边贸易中的计价结算规模。另外,自去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央行已与香港地区以及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 罗斯、阿根

6、廷等 6 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高达 6500 亿元人民币。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资金支持基础,为人民 币国际化奠定重要基础。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 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2020 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 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吴建环:理论上讲,一国货币国际化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本币在一般国际经济交易中 被广泛用来计价结算;第二层面是本币在外汇市场上被广泛用作交易货币;第三层面是成为 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主要货币之一。不可否认,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

7、段。但是,我国目前对外贸易规模已相当大,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的需求日 益发展。去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 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加快推进人民币用于区域性国际结算的试 点工作。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出,迈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此外,国务院已经通过推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意见。随着上海各项金融功 能的逐步完善,上海将可能成为区域性人民币清算中心,并推动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范围和 规模的发展。可以说,在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的条件下,现在在上述城市开 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肯定是进

8、一步扩大了人民币的活动半径。 记者:去年年末以来,为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 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步伐加快,双边货币互换安排密集出台。在当前全球经贸增 长乏力、外汇市场波动加剧、贸易融资萎缩的情况下,这种货币互换除了有利于降低各自融 资成本,锁定各自汇率风险外,是否也客观上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吴建环:的确,上述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流动性问题,以便更有效地应对 金融危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而另一方面,人民币互换规模和范围的扩大肯定有助于推动 人民币国际化,因为货币互换表面上是一种央行之间对等的货币相互拆借,但事实上多数是 外国央行借

9、入人民币用于与我国之间的贸易结算或者作为其外汇储备。记者: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三大债权国,但我国在国际经济金 融舞台上话语权严重缺乏,当前危机给了中国一个机遇,争取与经济实力相称的国际地位和 应有的话语权,这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乃至中华民族复兴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所以说, 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应该是一个共识。方明:中国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事务中的重要性,客观上增加了我们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 迫切性。另外,在过去一年半的全球经济变化中,美元作为国际垄断性的交易货币和储备货 币,其信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质疑。尽管美元在可预见的将来仍然是全球主要的交易 货币和储蓄货币,

10、可是美联储为拯救经济不惜代价地大幅扩张基础货币,对于中国来讲,保 障接近2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安全,对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认为,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应该是中国和欧盟都要成为关键货币国,而人民币国际化是必要的基础 条件。吴建环:人民币国际化的确是大势所趋。首先,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向程度很高,与全球经济 的融合程度越来越紧密。去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余额占GDP的比重分 别高达 58%和 20%左右。其次,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弱点。在 以美元为中心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这就导致美国为了刺 激本国经济的发展而长期执行宽

11、松的货币政策,最终导致流动性过剩。而且,危机爆发后, 美联储继续采取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分摊危机 的成本,把各国拖入了这场可能没有赢家的全球浩劫之中。因此,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利于逐步改变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抑制其弊端和负面 影响。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备一定的客观基础。一是居民和非居民对人民币用于国际 结算有明显需求,二是人民币汇率和我国通胀率较为稳定,三是我国金融市场较为发达并逐 步开放。而且,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十分必要的。以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为例,不仅有利 于我国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而且有助于我国企业营运成果

12、清晰化,当然还节省了企业进 行外币衍生产品交易的有关费用,节省了两次汇兑所引起的部分汇兑成本,加快结算速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李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对于降低我国在对外贸易、储备等方面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保持 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金融机构、企业乃至整个经济体规 避汇率风险,解决债务与收益货币不匹配的问题。一旦人民币被广为接受,中国的进出口企 业就可更多地直接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汇率风险也将由交易对手承担,我们可以更好地 利用国际资源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稳定;二是有利于减少美元汇率波动对我国和周边地区贸易 的干扰。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美元流动性的泛滥,美元汇率的

13、巨幅波动及贬值风险对 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三是有利于我国适度降低外汇储备规模,实现资源更有 效率的使用,减少巨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并降低储备自身的风险;四是有利于减 少储备货币发行国发行过量货币的冲动,以获取所谓的铸币税收入。 记者:我们知道,一国货币如果要实现真正的国际化,其必要条件是该货币必须是可自由兑 换的货币,而货币自由兑换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分段实施。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不可 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顺势而为是不是较好的选择? 方明:人民币国际化必须要有明确的整体战略,要有恰当的路径选择。人民币汇率机制是人 民币国际化的核心,因此,要将

14、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国际化和储备化与中国国际资源、能 源和市场、机构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还要把内外资源能源和经济空间的使用有机地 结合起来考虑。这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货币战略,制订适合中国长远利益的国家货币战略。 李刚:人民币国际化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建议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分三步来实施: 第一步,积极地推进经常项目下用人民币计价、清算,并为经常项目下人民币的流出和回流 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在积极组织引导外贸企业、商业银行用人民币计价、清算的同时,建立 经常项目下本币清算中心,尝试允许境外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用境外人民币支付我 国出口商品货款,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各类外贸人民币信贷工具

15、等。第二步,大力发展人民币 债券市场,抓紧建设人民币衍生品市场,逐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建立开放式短期外汇借贷 市场、人民币清算市场以及外国人民币债券市场。第三步,当国内经济总体规模足够大、国 内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外经济的影响足够大、对外依存度比较小时,全面开放国内金融 市场的条件基本成熟,人民币国际化才能迈出最终一步。 吴建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过程。一般而言,货币 的自由兑换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稳定的宏观经济、健全的微观基础、完善的金融体系、 有效的金融监管、良好的国际环境。而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就应当进一步推进我国市场化 进程,为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必备的微观经济基础。主要就 是要进一步维持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国内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 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国内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监管等。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近期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的频繁签订 也有力地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但人民币要真正走向国际,成为国际硬通货还有很长 的路要走,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采访后记:签署人民币货币互换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