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考二模历史试卷有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125327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考二模历史试卷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省高考二模历史试卷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省高考二模历史试卷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省高考二模历史试卷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省高考二模历史试卷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考二模历史试卷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考二模历史试卷有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 2017 年高考二模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8 分)1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这说明西周( )A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辖B 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C.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 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2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 北宋司马光作 疑孟 , 批评孟子的说法“非忠厚之道”。南宋理学家胡宏则认为孟子的主张是以天地之理为依据的,臣对于君主特定的“感”作出特定的“应”,是完全合理的。这说明南宋理学( )A 与北宋理学存

2、在较大分歧B 维护了传统儒学的正当性C.有一定的反专制民主色彩D .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3北宋时,商品经济发展,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间舍”,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这表明()A 土地兼并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B 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C. 土地作为商品较多地进入流通领域D 商品经济发展引起土地制度的变化4据记载,在明代松江,“贫者必用绸绢色衣, (纱或熟罗)包头不问老幼皆用”。 18、 19 世纪之交的浙江各地人民(特别是城市居民)普遍穿绸。这反映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A 居民普遍从事丝织业生产B 居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提高C.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居民的纺织品消费水平较高5 冯

3、桂芬说: “以中国之纲常伦理,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同时代的郭篙焘认为, “泰西富强, 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国致远,则末中之末也”。这些思想( )A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 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C.反映了 “中体西用”的主张D.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6 1912 年 6 月,在上海出版的新世界第 2 期刊登了朱执信译述的社会主义大家马儿克之学说 ,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基本内容。国内出版的多种报刊如民立报 社会社会世界等也出现多篇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这说明辛亥革命( )A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 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C.提供了舆论自由的社会环

4、境D 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7 1935 年 4 月 3 日,“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在上海市江湾市府礼堂举行。 57 对新人结成佳偶。没过多久,汉口、北平等地纷纷效仿,几乎每届都由市长等名流给他们证婚。这反映出( )A.市民生活习惯日趋文明B.追求自由观念深入人心C.中国传统习俗逐渐消亡D.政府积极推动移风易俗8.1962年3月中共中央财经小组会议决定:1962年的绝大多数重工业生产指标比原计划分别降低5%到20%。其中,煤产量从 2.5亿多吨降为2.39亿吨,钢产量从750万吨降为600万吨。这次调整()A.奠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B.有利于扭转经济比例的失调C.使工农业产值都有很大提

5、高D.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9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规定:宁可漏网一个,不可枉屈一人。这体现了罗马法的()A.证据原则B.理性原则C.公正原则D.平等原则10 .路德教徒视加尔文教为邪教,加尔文教徒也不能与路德教徒合作。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结果仍不过是以一个新威权来代替一个旧威权罢了。这说明宗教改革()A.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B.导致旧教与新教矛盾激化C.没有实现真正的信仰自由D.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11 . 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的 吏治澄清法规定,凡接受皇家薪资及年金的官吏,除各部部长和委员外,均不得为议会的下议员。这说明英国()A.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B.确立

6、了议会至上原则C.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D.国王与议会矛盾激化12.如表为1913 - 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的排名。由此可知苏联()项目年份1913 年1928 年1937 年工业生产总值552电力15103钢553A.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B.经济持续稳定发展C.计划经济取得显著成就D.成为外向型经济国家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察举、征召、辟除等方式。两汉的察举,以孝廉最多。察举 贤良,一般还要进行对策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被重视,开了隋唐科举制的先声。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

7、代的科举之法,考试内容也有所变化,有经学基础知识、文采词章、经学理论、 改论见解等,还有一些专门知识,如律令、算学等。宋代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定制为三年一次,分州试、省试(中央考试)、殿试(皇帝亲试)三级进行。宋代考试内容一直有变化。在宋代废止了行卷和公荐,实现了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宋代考卷 实行糊名弥封制乖誉录制。明清时期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土,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殷试三级。乡会试的主考、同考由皇 帝钦定派遣。考试有严密程序,考官入院,立即封锁内外门户。考生入院时,要逐人搜检。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采月公务员制度。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了考试的具体办法和

8、操作规程。考试分为普通考试、高等考试、特种考试。高等考试,甄拔各项荐任职公务员,分为三试,第一试科目为国文、本国史地、国民党党义;第二试为专业科目;第三试为面试和成绩审查。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 公务员任用法 。 1931 年 6 月, 国民政府公布了 公务员惩戒法 和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组织法 ,但是得不到严格执行。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不得不指出,“多年来官僚主义已构成政治上的最大弊害,而以敷衍塞责、假公济私为尤甚”。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南京国民政府选官制度的新

9、变化。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工业革命前,英国政府根据重商主义原则,长期实施限制进口、支持出口的保护关税政策。最典型的行为是 1815 年制定的谷物法 ,规定当国内小麦价格低于每夸特 80 先令时,禁止外国谷物进口。 1846 年皮尔政府正式废除谷物法 , 1849 年罗素政府废除航海条例 ,英国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主义得到了充分体现。与此同时,英国在19 世纪 40 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 1850 年,英国生产了全世界金属制品、棉织品和铁产量的一半,煤产量的 2/ 3英镑成为国际货币。1850 年英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0%, 10 年后增至40%。 摘编自唐晋大国崛起结合材料与

10、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策导向与经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项有史实依据)三、选做题【历史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共 1 小题,满分15分)15 材料1885 年 10 月, 刘铭传被清政府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在其抚台生涯中, 对台湾的开发建设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其条陈台澎善后事宜折中说,“查设防、练兵、清赋三端,皆可及时举办,惟抚番须待三者办成之后方可议行。其次设电、购轮、造桥、修路,以通南北之由邮;理屯、兴垦、开矿、取材,以兴自然之利”。其中设防、练兵两项,是针对外敌逼临而做的应急措施;清赋、抚番两项则主要是

11、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此后依次开展各项建设。刘铭传在台湾调整行政体制,按照省的设置,在台湾设3 府 1 直隶州,领 11 县 5 厅,将台湾分为南、中、北和后山四路。这套行政建制奠定了今天台湾省行政区划的基础。建设海防,练兵整军,兴办军事工业,添修军事设施。 1886 年在台北设立电报总局,铺设两条海底电缆,将台湾与澎湖、台湾与大陆联系起来,加强台湾与大陆的电讯联系。 1887 年成立“全台铁路商务总局”,自 1887 年至 1893 年耗时 6 年,建成基隆至新竹90 公里的铁路。 1887 年设西学堂于台北,聘英人布茂林为教习,“课以英法之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术、理化之学”。同时派汉文教

12、习二人教以经书。 1890 年在他即将离任之际,又设电报学堂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 摘编自浅谈刘铭传与台湾的近代化( 1 )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在台湾改革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铭传在台湾改革的作用。四、选做题【历史 -选修 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共 1 小题,满分0 分)16 中东问题由来已久, 20 世纪下半叶,经历了多次中东战争冲突,仍然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1977 年11 月,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采取主动行动访问耶路撒冷,与时任以色列总理贝京开始和平谈判,但未取得进展。美国为扩大在中东的影响、避免阿以再次爆发战争而危及对西方的石油供应,于1978 年 8

13、 月派国务卿万斯出面斡旋。 1978 年 9 月埃、以在美国的戴维营签订了戴维营协定。根据这项协定,以色列将把它所占领的全部西奈土地归还给埃及,埃及允许以色列使用苏伊士运河和阿喀巴湾。在协定中,埃及同意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巴勒斯坦问题放在一边,不让其影响埃、以和平。埃、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埃及摆脱了长达三十余年的与以色列紧张对峙的战争状态,并收复了失地。为此,埃及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埃及人长期充当阿拉伯世界的领袖,但当戴维营协定签订时,埃及已被看作是阿拉伯世界的叛徒与公敌,埃及遭到阿拉伯世界的集体制裁。 摘编自王红生二十世纪世界史( l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戴维营协定签订的背景。(

14、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戴维营协定的签订。五、选做题【历史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共 1 小题,满分0分)17 沈括生活在北宋中期,是王安石变法的积极参与者,史载:“朝廷新政规划,巨细括莫不预。”沈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从事政治活动,但他刻苦治学,“博闻强记,一时罕有其匹”,“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沈括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广泛地吸取了前人的知识。但他并不迷信古人和书本,富有创新精神,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沈括非常重视对事物的观察和科学实验,并力图从中发现科学事实和客观规律,他的许多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取得的。沈括对指南针的研究也有卓越成

15、就,他由实验得出磁针指向不是正南方,而是略偏东,这是关于地球磁偏角最早的明确记载。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他也在他的著作中如实记录了不少民间的科学技术人物及其成就, 这些都是人们了解当时科技发明的极其珍贵甚至是唯一的史料。 他在 梦溪笔谈中还记载了许多有关各族人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为研究少数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括的主要贡献。(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沈括取得成就的因素。2017 年高考二模历史试卷答案1 C2 B3 C4 D5 B6 C7 D8 B9 A10 C11 A12 C13 ( 1 )特点: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体系化、规范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