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之美:汉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124837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之美:汉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传统之美:汉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之美:汉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之美:汉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之美:汉服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 ,是从黄帝即位到公 元 17 世纪中叶(明末清初) ,是中国“衣冠上国” 、“礼仪之 邦”、“锦绣中华” 、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 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 30 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 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那么,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你对它的样式认识有多少呢? 小编总结了以下几大分类, 供君欣赏!汉服曲裾【曲裾深衣】 是汉服深衣的一种,秦汉时期常见服饰。 曲裾深衣在未发明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开始男女均可 穿着。男子曲裾的下摆比较宽大,以便于行走;而女子的则 稍显紧窄,从出土的战国、汉代壁画和俑人来看,很多女子 曲裾下摆都呈现

2、出“喇叭花”的样式。慢慢地,男子曲裾越 来越少,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一些。直到东 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兴,曲裾深衣自然也几 乎销声匿迹。后来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行其道的女服则是 襦裙。汉服齐胸襦裙齐胸襦裙最早见于南北朝,经历了隋、唐、五代才淡出历史舞台,大约有 1000 年的历史。 齐胸襦裙,属于汉服,其是对隋唐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女子 襦裙装的称呼。齐胸襦裙是襦裙的一种。在古代,一般女子 的襦裙装裙子束的都不是很高,而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的一种裙腰束的非常高的襦裙,一些服装史上多称之为高腰襦裙, 根据现在人们对它的考证, 一般改称之为齐胸襦裙。 汉服对 襟襦裙对襟襦裙是襦裙

3、的一种,魏晋时期裙腰曰高,上衣曰 短,衣袖曰窄;后来又走向另一极端,衣袖加阔到二 三尺。 隋代,上襦又时兴小袖。 唐代初期穿用小袖短襦和曳地长裙, 但盛唐以后,贵族妇女衣着又转向阔大拖遝。汉服交领襦 裙 半臂 1957 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 襦以浅蓝色绢为面, 中纳丝棉, 袖端接一段白色丝绢。 宋代, 在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性之美的影响下,服装一 反唐朝的艳丽之色,形成淡雅恬静之风。明代,明代盛行袄 裙,在明墓均有出土;交领中腰襦裙逐渐消逝。汉服妖裙 明代盛行衣掩裙的袄裙打扮,清朝汉女装继承了大体款式。 袄裙的款式也影响了朝鲜宫样以及中国其他民族。 在日本留学生的影响下,年轻妇女穿用窄而修长的高领衫 袄,下穿黑色长裙,不施绣纹,不用簪钗、手镯、耳环、戒 指等饰品,称“文明新装”。汉服褙子褙子,又名背子、 绰子,绣 ?。其样式以直领对襟为主, 腋下开胯,腰间用勒帛 系束,下长过膝,逐渐成为后世女子的一种常礼服。 背子始创于秦,渐为庶民所采用。关于褙子的名称,宋代还 有一种说法,认为背子本是婢妾之服,因为婢妾一般都侍立 于主妇的背后,故称背子。婢妾穿腋下开胯的衣服,行走也 较方便。今即世俗相承,由于背子束结、行动灵活自如,渐为武士所用,并与铠甲配合,成为军服,为历代军士兵卒所 穿用,亦称“戎服”。【各式汉服美人欣赏】 华夏衣冠今犹在, 礼仪之邦乘梦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