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两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111352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技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两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劳技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两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劳技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两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劳技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两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劳技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两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劳技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两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技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两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大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下关于劳技老师工作总结由为您整理提供,与借鉴。劳技老师工作总结劳技老师工作总结范文篇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发挥学科特点的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在教学理论中,我们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施行, 在操作活动中进展技术探究和技术学习;以工程为载体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立足学生所处的现实世界,注意教育内容的生活取向;劳动与技术教育既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才能的综合学习。一、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除了用现有的教材外,从进步学生兴趣出发,编写合格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到一门或几门劳动技能。二、注重

2、进步自己的教学程度、工作才能,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良教学方法,通过详细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方法与习惯,积累现代消费、生活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三、上好初三劳技课,按照市教研室的要求,开足开好初三劳技课,到达上级要求。今后,我们劳技学科要加强教研活动,时刻留意市、县开展劳技活动的动向,力争不断进步程度,在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上下功夫,多为学校培养参加比赛的人才,为学校争光。劳技老师工作总结范文篇二: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施行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换言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要想让学生学好劳动课,我想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教育学生:一、让学生建立

3、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如今相当一局部学生的劳动观念极其冷淡,劳动习惯和劳动自觉性也是极差的,他们对待劳动本身还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正确的看法。不少家长说:只要孩子能好好读书,我根本不需要他做家务,为他干什么我都愿意。&”甚至也会有老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所有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劳动观念冷淡和缺乏良好的劳动习惯及劳动自觉性的主要原因。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起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自觉性,首先应从思想上帮助他们认识到:让他们认识到劳动教育&”和德、智、体、美&”一样都很重要。作为一个人,参加一些必要的劳动,这是他对这个社会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与他本人的以后成人&”

4、有着亲密联络的。劳动观念的形成和劳动习惯的培养,这不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工作,而是关系到学生成人,成才的,非做不可,且非做好不可的工作;同时这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做好的工作,而是必须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工作。二、选择合适农村小学的劳动教材不少老师、家长认为:选择适宜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劳技课内容很重要。少年儿童从小学做一些家务劳动,使他们生活根本上可以自理,无疑对学生本人和家庭都有益。小学阶段的劳技课教材应该选择这些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儿童生活、学习为主线的劳动理论。这局部劳动内容以儿童个体为中心,围绕自我效劳的吃、穿、用、生活起居等,教给儿童力所能及的自己应做的事。如吃的方面,从食用方便食品开

5、场,到学会做一般的主食和炒几个简单的饭菜;洗涤方面,从洗手洗脸开场,到学会洗自己的衣被;穿的方面,从穿鞋、系鞋带开场,到学会缝制简单的生活用品,如椅垫、围裙等;学习方面,从拾掇书包开场,到学会自制一些简单的学惯用具。二是简单消费劳动。从各地的教学理论看,这些简单消费劳动主要是手工劳动,包括纸工、泥工、小木工、小金工、种植、养殖、编织、缝纫、刺绣等。三、选择新的教学方式我们过去认为劳技教学是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和承受的过程。老师教&”,学生学&”,学生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承受者。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一直遵循着一种固定的形式,即导入-老师讲授、示范-学生操作练习&”。对一节课的评价是看

6、老师是否完成了预先方案好的教学任务;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看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是否结实。同时,我们的老师不要先想怎么去教&”,而要先想学生怎么来学&”。老师的角色应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考虑、创造和知识,在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点中,求得新的发现。这一转变,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思维的解放、个性思维的呈现、创新意识的滋长;对老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劳动思维变化与开展,关注学生在劳动中的个性表达和创新才能的培养。四、在生活中创造劳技课堂有些劳动技能的培养单在课堂内是无法完善的,最

7、好能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奔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社会。比方:端午包、煮粽子,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借用食堂,让学生围在食堂的大桌台周围,边学边包;陶艺教育课可带学生到一片空旷的田野,挖泥,摔泥,揉泥,捏泥,现炒现卖&”;带学生到地里拾柴,到河边捡贝壳,能去的地方都可以去。总之,农村的一切可利用的资尽可能的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保证学生人人动手,人人操作,劳动理论密度大,力度强,进步了教学实效。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简单的看法,只有一个目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学生真正认识劳技课,学好劳技课,鼓励鞭策学生自觉积极地进展劳动,培养体贴孝敬父母,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成为真正的小主人。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