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 章节重点总结 全国通用(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111134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 章节重点总结 全国通用(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 章节重点总结 全国通用(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 章节重点总结 全国通用(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 章节重点总结 全国通用(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 章节重点总结 全国通用(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 章节重点总结 全国通用(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 章节重点总结 全国通用(全)(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128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 章节重点总结 全国通用(全)前言一、教材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一部分:会计基础理论 (1-3章)第二部分:会计工作工具(4-9章)第三部分:经济业务事项记录(10章)二、考法、教法、学法1.考法:全面考核、重点必考2.教法:指明重点、讲解考点3.学法:以点带面、看书做题第 一 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发展史(了解)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的数学专著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又译为数学大全)一书近代会计的开端,近代会计之父。西周王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已经出现了“会计”一词。唐、宋时期,“四柱结算

2、法”,基本公式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1985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法治化的开端。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的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企业准则组成,标志着此前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局面将改变。传统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现代会计形成的标志。(二)概念和特征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非惟一会计在选择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的同时,要以实物量度和时间

3、量度等作为辅助的计量尺度。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例题判断题】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答疑编号4022010101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的经

4、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例如:宝宝花生油,出资人老师和同学共计80万,聘乔致庸为总经理,孔子为会计;购设备20万元,购花生10万元,开始生产;支付工资费、销售费用10万元;孔子经常提醒,薄利多销但别低于成本;售价100万元。(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进行的。2.会计监督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

5、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如果只有会计核算没有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除了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A.确定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B.审查经济活动是否违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C.将已经记录的经济活动内容进行计算和汇总D.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经济信息答疑编号402201010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B属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内容。 【例题判断题】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

6、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后,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答疑编号4022010103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通常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1.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

7、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投入企业的资金一部分构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构成非流动资产。2.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3.资金的退出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例1-1】企业应缴纳的税金有多种,如果企业缴纳的税金应计入产品成本(比如不允许抵扣的增值税等),此缴纳的税金就不会退出企业,会随同产品销售出去又将形成现金的回流,成为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企业缴纳的税金是彻底流出企业(比如缴纳的所得税),它不会再为企业带来任何的资金流入,就是退出企

8、业。【例1-2】企业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不是资金退出企业。【例题单选题】下面关于会计对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B.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C.企业日常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是会计对象D.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答疑编号402201010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企业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能确认为会计对象。 【例题判断题】凡是能够以数量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答疑编号4022010105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凡是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二)

9、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是指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如购买固定资产等。经济事项是指在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如无形资产摊销等。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

10、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

11、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例如,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交易或者事项是属于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

12、:企业集团、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可以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例题单选题】关于会计主体的概念,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D.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答疑编号4022010201正确答案D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三、会

13、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会计年度采用的是公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月度、季度、半年度。由于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例题判断题】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答疑编号4022

14、010202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由于有了会计分期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四、货币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等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根据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但这些企业对外提供报表时,应该折算成人民币,来提供以人民币表示的财务报表。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会计基础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实际发生的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例1-3】在权责发生制下,2010年10月份,某企业销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