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1103996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X 页数:138 大小:10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江西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江西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江西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江西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背景及必要性7一、 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7二、 市场规模11三、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3第二章 绪论14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14二、 项目承办单位14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15四、 报告编制说明16五、 项目建设选址18六、 项目生产规模18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18八、 环境影响18九、 原辅材料及设备19十、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9十一、 资金筹措方案20十二、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20十三、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2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1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23一、 行业壁垒23二、 行业发展现状26第四章 产品方案28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28二、 产品规划方

2、案及生产纲领28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28第五章 选址方案分析30一、 项目选址原则30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0三、 创新驱动发展33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7五、 产业发展方向39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1第六章 法人治理结构43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3二、 董事47三、 高级管理人员52四、 监事55第七章 运营管理模式57一、 公司经营宗旨57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57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8四、 财务会计制度61第八章 项目环保分析69一、 编制依据69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70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1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72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72六、

3、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73七、 营运期环境影响73八、 环境管理分析74九、 结论及建议76第九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78一、 人力资源配置78劳动定员一览表78二、 员工技能培训78第十章 技术方案分析80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80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82三、 质量管理83四、 项目技术流程84五、 设备选型方案86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6第十一章 进度规划方案88一、 项目进度安排8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88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89第十二章 节能方案说明90一、 项目节能概述90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91能耗分析一览表91三、 项目节能措施92四、 节能综合评价92第十三章

4、投资计划方案94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94二、 建设投资估算95建设投资估算表97三、 建设期利息9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7四、 流动资金98流动资金估算表99五、 总投资10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0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1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103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03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7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9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10五、 偿债能力分析11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2六、 经济评价结论11

5、2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分析113一、 项目风险分析113二、 项目风险对策115第十六章 招标方案118一、 项目招标依据118二、 项目招标范围118三、 招标要求118四、 招标组织方式121五、 招标信息发布124第十七章 项目总结125第十八章 附表附录127建设投资估算表12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8流动资金估算表12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3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3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3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3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3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3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5第一章 背景及必要

6、性一、 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1、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政策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农业进行了战略规划,提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完善农业自持保护制度。”国家鼓励和支持采用先进或适用技术对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等进行综合利用。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培养基主要原料多为米糠、玉米芯等农作物下脚料,食用菌采收后剩下的培养基经加工处理后既可作为绿色有机肥,还可作为畜牧业的饲料,甚至可作为燃料,这种模式属于国家鼓励和支持

7、的循环经济。(2)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收入逐年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呈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396.19元,较上年增长8.27%,2000-2017年均增长率11.61%;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432.43元,较上年增长8.65%,近五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25%。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逐步向科学、营养的方向发展。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不使用化肥,生产的菌菇安全、可靠,质量稳定,能够达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质量标准。与

8、此同时,食用菌富含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益于人体健康,而且还具有抗癌、抗衰老等保健功效。食用菌菇十分符合现代生活方式下提倡的“科学饮食,平衡营养”的消费需求。(3)技术改进,工厂化比例上升近年来,我国生产食用菌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企业不断涌现,促使食用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提升。商业性栽培的食用菌种类增加,选料、配料、灭菌、接种、菌丝培养、管理等关键栽培技术工艺的水平越来越高,液体菌种培育技术、秸秆类栽培料的创新处理技术、反季节栽培技术、无菌接种技术、人工模拟生产环境控制技术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和提升。技术进步提高了食用菌的生物转化、产量和品质。同

9、时,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以香菇为代表的传统栽培模式将逐步被工厂化生产所取代,有关科研院所、技术人员及生产企业围绕香菇工厂化生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实践验证。目前,行业内针对香菇、木耳等一些传统栽培品种,在菌棒生产环节,多采用机械化、工厂化生产,以减少用工成本和控制污染率,而出菇环节则还是在传统的出菇棚里人工操作;未来,食用菌生产中工业化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工厂化布局也将逐步由华东沿海向西部地区扩散延伸。同时,公路设施及物流的完善、减免鲜活农产品运输的路桥费用,使得食用菌产品扩大了运输半径,缩短了运输时间,更有利于其市场开拓和发展。(4)消费升级随着消费者对食用菌

10、的营养和健康功效的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深加工产品将会受到消费者们的青睐。食用菌的深加工产品可以延伸到饮品、方便食品(蘑菇泡菜、香菇脯、平菇什锦菜、冰花银耳、茯苓糕、食用菌蜜饯等)、调味品(如蘑菇酱油、金针菇精、香菇方便汤料等)、保健品(灰树花保健胶囊、虫草冲剂、灵芝保健酒等)和药品(香菇多糖针剂及片剂、云芝糖肽等)等等。此外,食用菌的深加工大大地延伸了食用菌生产的产业链,提高了食用菌生产的附加值,为食用菌生产企业提供了更大的业务发展空间与潜在市场价值。(5)公路设施及物流的完善近年来,中国公路铺设公里数大幅增加,物流货运冷链技术不断完善,物流公司数量增加,投入运营的冷链车数量也随之上升,并且

11、国家开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运输政策,减免鲜活农产品运输的路桥费用,使得食用菌产品扩大了运输半径,缩短了运输时间,更有利于其发展。(6)人们对安全绿色食品的需求随着对食物营养均衡要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食品安全性。工厂化生产使企业能够在更绿色更安全的环境中生产食用菌,给行业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升级提供了的安全保障。工厂化生产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这一新型的生产方式集生物工程技术、人工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和自动化作业于一体,并且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提供了标准化质量控制技术应用平台,工厂化生产出的食用菌具备安全、优质、绿色、环保、新鲜、无公害等诸多优点,也更加符合了现代人追求高品质生活

12、和身体健康的饮食要求,产品易被认可和接受,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工厂化生产有利于企业建立规模化的跨区生产基地,完善产品质控体系和溯源制度,树立产品品牌及信誉,同时也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2、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管理不规范,工厂化程度低我国目前的食用菌生产仍以传统农户种植模式为主,大多依靠农户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种植,行业管理不规范,食用菌工厂化程度较低。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也较为盲目,生产种类较少,缺乏调控机构进行统一的指导、管理和调控。(2)人才缺失随着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的更新发展与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行业愈发需要兼具专业技术知识与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目前我国这两方面的人才相对稀缺

13、,基本只能通过企业长期培养。人才方面的不足会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二、 市场规模1、世界食用菌工厂化产业市场状况全球食用菌市场一直持续增长,欧美国家的工厂化食用菌产业从1900年初开始起步。1960年初,日本开始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在1970-1980年间其商业化运用已逐渐成熟,接下来又相继开发了杏鲍菇、真姬菇等多种适合亚洲人饮食习惯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成为食用菌工厂化技术领先的国家。全球主要的食用菌种包括双孢蘑菇、香菇和平菇,主要生产国包括中国、美国、波兰、荷兰和意大利等,其中,双孢蘑菇系欧美国家主栽品种,而香菇则在亚洲国家占主导地位。人工栽培的双孢蘑菇、香菇以及部分野生菌

14、及其制品是全球食用菌贸易的主要产品,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优势的食用菌产品是食用菌罐头(蘑菇罐头和珍稀菇罐头)、香菇、木耳、银耳等。传统食用菌栽培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工厂化栽培食用菌则更倚重于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各国均出现了工厂化栽培对传统农户。截止2016年底,前五大生产国分别为中国、意大利、美国、荷兰及波兰,产量占比依次为72%、6%、4%、3%及2%;欧美国家近年来产量基本稳定,全球食用菌产量增量主要来自于中国产量的快速增长。2、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整体规模分析“十三五”期间,我国食用菌主产区从东南地区、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等开始向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15、扩展,产业布局呈现出“东菇西移”和“南菇北扩”发展趋势。在此趋势的推动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观光博览园区、文化旅游科普园区发展加快,已经成为展示现代食用菌科技进步成果、推广食用菌健康饮食文化、传播食用菌科学文化知识、推动食用菌行业提档升级和拉动食用菌产品消费的重要力量。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一直以传统人工栽培为主。直到进入2000年以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才在上海、福建、广东、江苏、山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得以快速发展。在经历了近几年成本上涨、市场波动、利润下滑的激烈竞争后,目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进入了一个相对调整期,生产企业规模和产量基本稳定,多元化产品供给得到结构性调整,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食用菌设施化、工厂化取得较快发展,产业布局进一步趋于合理。三、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