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实习总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098594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社实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报社实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报社实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报社实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报社实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报社实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社实习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报社实习总结 实习,是把你放在“战场”上,让你看一看你想象的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让你学会独立、学会负担,学会正确的进步、正确的成长。XX年2月到5月,多个月的实习让我感慨很也唏嘘很,作为没有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带着一个天然的优越感带着天然的轻松心情带着年轻的资本去进行了一次实战蜕变。XX年2月23日,我一本正经的来到了大众日报社找到了我的实习老师张国栋,她简单的问了我部分新闻写作的经验并在网上搜了一下我以往的写作结果,对我说:“我们报社稿子并不多,你得多加加油。”就这么,我的实习生活开始了。2月28日,我接到了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新闻报道任务相关农民工求职观察的3000字通讯稿。回想起来,对

2、济南的公交、地图毫不了解的我,为了完成一篇稿子,一个人跑遍了在济南市召开的每一场招聘会。当我拿着手机baidu怎样抵达人才市场的时候,当我自己迷路在天桥区小梁庄街手机又没电的时候突然全部简单的事情全部开始有了跟我对着干的苗头,我开始怯懦了,我怀疑我能不能坚持下去。就这么一步步走来,当我将第一篇稿子交给老师并得到肯定,当我随即又接到了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然后慢慢地习惯一次一次的压力,而且千方百计去攻克每一个难关。当全部的困难全部再没有最初时那么坚不可摧的时候,真庆幸,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又坚持了一下。我曾经认为自己学了三年半的科学文化知识,足够撑起一片天来拯救全世界,才发觉,那些我们曾经引认

3、为傲的所谓“丰富的文化知识”,对于完成一次采写任务来说,并不是关键武器,问题的关键,反而是最基础的生存技巧人和人的交流。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需要充分的磨合,我们是去学习的,要主动和同事交流,了解单位和行业情况。也并不是全部的付出全部会有回报,可能你奔波劳碌了许久后却徒劳无功。不要气馁,其实你的每个付出、每个行为全部会以不一样的形式让你有所收获,不知不觉。3月11日,我被老师安排跟着省纪检委去出差报道厉行节约的情况,同行的还有齐鲁晚报和山东卫视的记者。5个半小时的车程,刚开始我不知道该和大家聊什么也插不上话,我坐在车里,好像很突兀,以后我厚着脸皮主动跟我身边的齐鲁晚报的x静说话,打开了话匣,从记

4、者的薪水、记者的无奈到新闻理想、做新闻的初衷,一路上嘻嘻笑笑很轻松的过去了。到了乳山已经是下午两点,简单休息了一下我便被叫去开会商议怎么报道,因为全部是平面媒体,所以我跟齐鲁晚报记者郭静一直商议怎样切题,郭静很熟练很自然的跟我商议说可不能够从公车的使用入手并问我的意见,因为在路上聊天也算是挺熟悉了我也很随意的指着文件回复道,“能够说一下公车从定点维修、定点保险这种做法上节约。”就这么我很自然的加入了这个很专业的会议。两个小时后我们定下了全部的方案,所以第二天的采访进行得很顺利。遗憾的是,这篇我认为很用心的3000多字的稿子没有发表,老师老师说稿子宣传气浓、不客观,给pass了。我们全部知道新闻

5、要真实客观,“真实”轻易做到,但“客观”却难以达成,经历过挫折,你才会发觉原来自己差的还很远。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需要充分地磨合。有时候一两次的失败挫折反而是好事。没发稿子即使遗憾,不过我从这次的事情立刻发觉了自己的不足,而且我也认识了很多其它领域的记者并从她们身上学到了部分相关新闻的知识。大众日报是省委机关报,我的指导老师是跑的是政治口。因此,我能够有幸跟随老师参加了很多省级会议,也有幸进到山东省政府办公地点采访,面见采访了所谓“厅级干部”,走访过很多政府部门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和不一样身份的人打交道,以不一样的姿态和方法和不一样的人交流。这里面需要太多的诸如待人接物、交流、说话的技巧等,

6、全部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广泛的涉猎其它知识更是很有必需,一定程度上,需要我们掌握的还有很多。去外地出差的时候,我们被当地工作人员接待,一共十多个人,并不算高级也不奢华,当初齐鲁晚报的记者x静和我是一前一后进去的,当初只剩下两个位置,一个是主陪左手边的次宾位置,和副陪左手边的四宾位置,随行的纪检委人员指着次宾的位置对我说大众日报坐在这里。我嬉笑了一下,对郭静说“静姐你是前辈,你坐这个,我坐在那边”,她对着我笑了笑,说了声“谢谢廷廷”。吃饭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听大家聊天,聊天内容涉猎到新闻、公务员、待人接物等内容。假如是我了解的东西我也会“装模做样”的跟大家共享见解。当地的一个于书记好似夸我地说,“

7、小房一点不怯场,通常刚从校园里出来的应该很腼腆,你倒很开朗,有对象了没”整个饭局一个多小时,周围全是陌生的人,很愉快自己能插上话,能跟大家轻松聊天,大约是我脸皮厚了点。四个月的实习能够用三个数字总结:“一个理想”、“两个关系”、“三种交流”。“一个理想”便是自己的新闻理想,是自己对新闻的热爱。不是每个人全部能在只能拿XX元底薪的情况下继续做调查报道,也不是每个人全部能怀揣新闻理想从事记者工作。每人全部有自己的选择,不过,假如那些有着新闻理想的后辈全部不愿踏入新闻的领地,那这个行业由谁来坚守?所以,我很愿意做这个“无冕之王”。“两个关系”是努力和幸运的关系、选择新闻专业和坚守新闻理想的关系。实习

8、让我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人不能只是坐着等候,幸运要自己去把它找出来。努力是否,结果会很不一样的。在我实习的体验中,只要越努力,越豁得出去,找到的东西就越好;大一的时候我们充满着对新闻的热情,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奉为座右铭,大二的时候,一部分同学认为尽管新闻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期望意以记者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开端,锻炼能力积累人脉再转行;大三了,很多同学连先当记者的想法也没有了。经过实习,我想我还是愿意做这个“无冕之王”。“三个交流”指的是在实习期间和自己同事同行的交流和和自己采访对象的交流和自己和自己的交流。前者教给我们的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第二种是对我们新闻专业新闻采访的技能。最终一个便是自己对自己的总结和反思。这三种全部能够简单地概括,就是“讲究分寸并豁得出去”。四个月的实习,我对新闻了解的也更深刻部分。假如没有实习,我们大约永远也不知道怎样把采访课上学到的采访技巧实际利用,我们也不能真正体会什么叫“主观真实”、什么叫“客观真实”,为何“真实”轻易做到,但“客观”却难以达成,假如没有实习,我们无法知道老师永远也不会告诉我们的社会上、新闻界的“潜规则”,总而言之,假如没有实习,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学生,就无法掌握参与实际新闻工作的基础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