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审美性与娱乐性的关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088301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的审美性与娱乐性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学的审美性与娱乐性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学的审美性与娱乐性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学的审美性与娱乐性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学的审美性与娱乐性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的审美性与娱乐性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的审美性与娱乐性的关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关系以西游记为例任何文艺作品除了表达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显示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之外,它还要确立一定的审美理想,这就是文学的审美功能。具体的说,就是“以审美 情感为核心而使审美要求达到系统化、体系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于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文学的娱乐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学使人们获得赏心悦目的快感和愉悦的享受。换言之就是人们通过文艺欣赏从而暂时摆脱实际生活的束缚,在超现实的环境中获得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此所谓文学的娱乐功能。关于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关系,我在这里

2、不做过多解释。一者,因为前人已经有过详尽的论述。二者,这两个功能冠以“文学”为主语,若要进行论述必然要有广博的学 识,而我辈之学识之适合进行一些细枝末节的话题的论述。所以今天我就“断章取义”,单拾西游记这本书进行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关系的论述。这样,在具体作品的分析中,或许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文学的这两个功能的关系。一、关于西游记作品本身众所周知,西游记是吴承恩所写的关于唐三藏去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一路上,唐三藏和他的三个徒弟历经千辛万苦,斩妖除魔,终于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功德圆满,立地成佛。由于书中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描写, 之一。关于西游记本身其实没什么可说的,使此书成为中国古今第一奇幻

3、小说, 名列四大名著 因为这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几本书之一, 上到耄耋老者,下至咿呀幼童,基本上是人尽皆知。西游记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绝非任何一本书可#中文1103班张周比。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影视业的发展,86版西游记横空出世。在电视剧的影 响下,西游记的受欢迎程度更是空前绝活。每年暑假,寒假各大电视台都会重播四大名著的影视经典,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西游记,而从82年西游记第一集试播到现今,已经不知重播了多少遍了。从电视剧西游记的热播现象,我们可以想象到西游记这本 书的影响有多大。而这恐怕也是冰山一角罢了!而我以上的语言也只是为了说明此书的西游记作品本身相信大家都是十分了解的, 受欢迎程度而已。二

4、、西游记的审美功能上面已经说过,什么事文学的审美功能。 而审美功能是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的吗?这不 言而喻。不管这部作品如何好,如何烂,它的审美功能是客观存在的,这不容置疑。因为通 过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可以展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确立作者的审美理想。 关于西游记的审美功能,不同的读者和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如果从作品出发,从作者的本意出发, 那么这部作品的审美功能将是确定的,一元的,绝不会产生二元论,多 元论。下面我们就从作品本身探究一下西游记的审美功能。1、西游记讲的是什么要弄清楚西游记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首先要知道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唐僧取经的故事,有人说是弘扬佛法

5、的故事,有人说是揭露封建统治的故事。总之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从古至今,关于名著经典的解读从未间断。所以,对于作品的看法 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相信作者当初作书时的目的是单一的,作书的动力是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章开宗明义诗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西游释厄传即西游记。功:指功能,功用,力量,变化,作用等等。会元 :指时间。 一元分为12会,一会有一万八百年, 一元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就像一天有 12个时辰, 年有12个月一样。造化:一指自然界的发展繁衍,创造演化,一指命运、运气,造化弄人。由开篇的诗,我们可以看出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奔着“造化”去的。不然怎么会有这

6、样一句诗呢?所以说,西游记虽有多家评注,但是其写作目的是单一的,就是去表现造化 弄人的。很多时候,我们是不得不相信造化的。我这里说西游记写的是“造化”,是造化弄人。必然有人是不相信的,更有断章取 义之嫌。不过,我们还可以从吴承恩的身世经历来看这个“造化”之说准确与否。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自幼喜欢读稗官野史,熟悉古代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嘉靖八年(1529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但没有被选上,六年后,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浙江长兴县 丞,常

7、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终因受 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约六十七岁时到过杭州,活了大约82岁,晚景凄凉。从吴承恩的个人成长环境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当年也是个积极上进的人, 但是因为仕途不顺,家境衰落才寄情山水,寄趣诗酒,最后“拂袖而归”。因此它的命运是不顺的,而早年的奋进也没能实现其理想。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相信造化的。并且,大凡隐士都是相信造化,并且“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所以我说:西游记讲的是“造化”论,而非其他。2、西游记所透露的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上面已经说过,西游记写的是“造化”的故事,那么通过“造化”的故事我们是可

8、 以看出作者的社会生活态度和倾向的。既然如此,不如让我们从故事出发推出“造化”,通过“造化”在得出生活态度的结论。小时候看西游记一直有个疑问: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如此厉害,怎么到了后来,连个 妖怪都打不过呢?后来才明白,有些是真的打不过,有些是打得过也不能打。想当年,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都拿他不住。而到了取经路上,随便一个什么妖怪就可以让大圣大费脑筋。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 说是取经路上的妖怪, 有背景的都被救走了,没背景的都被打死了。但是,这是真的。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是当年大闹天宫的孙 大圣的话,对于妖怪应该是悉数打死才对啊!为什么要留情面,因为它是有背景的妖怪,所以要还给主人。俗话说打

9、狗还要看主人嘛!比如白骨精就是被孙悟空打死的,虽然师傅一再以紧箍咒相逼,但是大圣还是坚持自己的主见,将白骨精变化的人打死, 最后终于打死了白骨精的真身。而后果就是孙悟空被师傅逐出师门。而对于另一些妖怪就不一样了,比如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经过“坑蒙拐骗”的伎俩,大圣将他们的宝贝弄到了手。按理说,大圣完 全有能力将其消灭,但为什么最后给放了。 因为他们是太上老君的人,是老君的烧火的两个 童子,他们是有背景的人。这回并没有师傅的紧箍咒,但是大圣还是把人放了,只为了给老 君一个面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孙大圣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了。而这一转变也是因为它跳不出 “造化”的原因。五百

10、年前它怎么也不会想到它会与人 为徒,会留人情面。想这样的转变,西游记中数不胜数。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孙大圣越来越聪明了, 越来越圆滑了。而圆滑的原因“不是因为你改变了环境,而是环境改变了你。”既然是环境改变了你,那么你就不得不相信造化,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乐夫天命 复奚疑”。而作者不也是这样对待生活的嘛?3、西游记的审美理想俗话说“文如其人”,一个作者写一本书表现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同时会寄予自己 的理想。就像金庸的武侠小说里, 男主角总是被一群美女围绕,琼瑶的爱情小说里女主角总是被帅哥围绕一样, 作家在写作的同时, 总会自觉不自觉的将自己幻想成主人公。同时,金庸也坦言过,自己在写作时,

11、有时就是将自己当做了主人公来写,享受主人公所享受的,和小说的主人公同悲喜。而对于西游记这样一部经典的作品,我认为也不例外。作者在写 作的同时会在作品中寄予自己的理想,并且这一点也是符合文学理论的。话说至此,大家一定会问这部作品的审美理想是什么。其实,它的审美理想就是“成功”。西游记全篇虽然有一百回, 但是归根到底就是在讲成功。小到九九八一难中的每一难的化险为夷,大到整个取经故事的因果关系,都是在告诉你怎样才能成功。当那个妖怪要吃唐僧时,孙悟空使用各种方法将其制服;实在打不过时搬来救兵将其收服。不管是通过何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 即制服妖怪继续西行。结果也只有一个,即妖怪被制服了,取经队伍又克服了

12、一难,又离西天近了一步,离成功近了一步。那么,怎么样才能成功呢?西游记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一要有能力,二要有恒心, 三要有机会。没有这三样,你连成功的边都挨不上。关于能力,孙悟空是个最好的例子。如 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它如何能大闹天宫,如何能降妖除魔。关于恒心唐三藏是最好的例子。 唐僧虽说是金蝉子转世, 但是他终究还是个凡人,不能斩妖除魔。既然如此,他如何才能到达西天呢?他靠的就是一颗恒心,坚持到达西天的恒心。当然,徒弟的保护也是不可免的。 而关于机会,在书中就多如牛毛了。为什么唐僧可以去取真经,而他人不能。为什么唐僧的徒弟是一只猴,一头猪,还有一个脚夫,而不是别人。为什么蟠桃偏偏被猴子偷走了,而

13、不 是其他人。谁不知道猴子最喜欢偷桃,玉帝还让一只猴子去看管蟠桃园。为什么,为什么?有太多的为什么需要解答,而这一切的答案就是一一机会。当然,这些机会不是偶然的,任何看似偶然的机会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最后,一言以蔽之。西游记告诉我们的就是:通过凭借能力、恒心和机会获得成功。 而这也就是作者的审美理想。三、西游记的娱乐功能上文已经说过文学的娱乐功能就是使人获得赏心悦目的快感和愉悦的享受。既然西游记也是文学作品,那么它也必然受用这一理论。因此,下面我们谈一下该部作品的娱乐功能。鲁迅先生曾把娱乐视为文艺“本有之目的”,他说:“美术只用,大者既得三事(表现文化、辅翼道德、救援经济),而本有之目的,又在与

14、人以享乐。因此说文化最根的作用是用 来享乐的,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那么它生来就是叫人以精神享乐之用。对于西游记的娱乐功能我想不用多说,只用看看该作品在书店的销量,看看通过该作品拍摄的电视剧在电视台的收视率就知道其娱乐作用有多强大了。每一个看西游记的人都是轻松微笑的看完每一章、每一集的,不会有那个人看完这部作品而心情沉重。六小龄童,电视剧西游记中苏悟空的扮演者也曾说过,他在剧中能够上天入地,腾 云驾雾,降魔除妖,极尽各种想做之事, 也可谓不虚此生。而他也就是在一种超现实的环境 中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而这不就是文学的娱乐功能吗?演员如此,那么一般的观众,一般的读者不也是如此吗?相信看过西游

15、记的人都会有一个想成为孙悟空的梦。而能有这样一种梦想不就是文学的娱乐功能所致吗?当然,不只是西游记可以带给大家心灵上的愉悦,其他好的文艺作品也是可以的。 而这里我只是列举一例,希望将文学的娱乐功能说的更加具体而已。通过对西游记娱乐功能的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学的娱乐功能。而西游记只是众多文学作品中的沧海一粟,既然它有娱乐功能,那么其他作品当然也是有的,只是影响大小不同,范围不同,大众读后的感受不同。但是它的功能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文学作品是有娱乐功能的。中国的文学理论学较西方起步较晚,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以往我们总是对文学的娱乐功能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我想这是很不好的。 事实胜于雄辩,文学的娱乐功能古来有之,这个不容置疑。并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加,常 常使人身心疲惫,这时候就更需要文化的熏陶来使人们放松心情。同时,很多人抱怨这个社会日益浮躁,而优秀的文化就是治愈社会浮躁的一剂良药。因此,在现代社会文学的娱乐性越来越显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