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2010(精品)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1087497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2010(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2010(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2010(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2010(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2010(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2010(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2010(精品)(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玉林市中医院外科2010、01、01修订外科疾病手术前后护理1、手术前护理配合医生为病人做全面检查,手术前常需做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及肝、肾、心、肺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病情及身体器官的功能状态。评估病人的身状况,找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大多数病人对即将手术表现出害怕、紧张和不安呈现焦虑状态和恐惧心理。护士应鼓励病人表达他害怕及担心的事项,耐心、细致地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病人的病种,深入浅出地讲解治疗疾病的有关知识、麻醉方式以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对手术可能留置的氧气导管、引流管、胃肠减压管、胸腔引流管等的重要性均要作详细介绍,同时还可邀请已手

2、术过的病人介绍经验,从而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增强对手术的信心。手术前一日准备:皮肤准备:目的是彻底清洁皮肤,避免手术后伤口感染而影响愈合。协助病人剪指(趾)甲,手术前一日手术区域按备皮范围剃去毛发,清洁皮肤。指导病人全身沐浴、洗头。备皮前应先检查手术区皮肤是否完整,有无皮疹、破溃、感染等,备皮动作要轻,避免刮伤皮肤,同时要注意勿使病人受凉。药物过敏试验:手术前1-3天根据术中及术后可能使用的药物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并记录。过敏试验阳性应在病历上做醒目标记,并通知主管医生。胃肠道准备:按手术部位、范围及麻醉方式给予不同的肠道准备。一般手术可服用酚酞2片或给予甘油灌肠剂1只灌肠,以排除粪便,避免手术

3、麻醉后因肛门括约肌松弛,排便于手术台上造成污染,并可减轻术后腹胀和便秘。但对急诊手术病人一律免予灌肠。常规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结直肠手术的特殊肠道准备见直肠癌手术护理。饮食:术前1日晚餐嘱病人进清淡饮食,晚12时禁食,手术前4-6小时禁水病情观察: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4次,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手术区域皮肤化脓感染、女病人月经来潮等应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配血:根据不同手术情况,备好足够量的血液制品。保证休息:护士要保持安静、各项治疗操作动作轻柔,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睡眠环境。睡眠欠佳者可遵医嘱应

4、用镇静药。术日晨准备:手术前根据不同要求,为病人放置胃管和(或)尿管,并做必要的解释工作。督促不需放置尿管的病人排空膀胱。病人应取下义齿、眼镜、手表及发夹、耳环、项链等饰物,交病人家属妥善保管。术前半小时给予麻醉前用药,注意用药不要过早或过晚,以增强麻醉效果,使病人情绪安定。将病历、X线片、CT片、MRI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所需物品带入手术室。手术后用物准备:根据不同部位手术要求,铺好麻醉床,准备术后用物,如全麻护理盘、氧气、吸引器、胃肠减压器、引流袋及监护仪等。手术后护理妥善安置病人:病人返回病室后,一般需要由3人以上合作将其搬运至病例床上。一人托病人头部,另两人分别站于病人两侧,用布兜托起病

5、人至病床,撤走平车。搬运病人时应保护引流管及输液管,动作轻稳,协调一致,避免因体位改变引起呼吸及血压的改变。随后立即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根据医嘱连接氧气、胃肠减压、尿管、引流袋等。询问了解手术中有无发生可能影响手术恢复的情况及合并症、术后需要观察的特殊症状、需要立即执行的医嘱等。保持正确体位: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及手术部位采用相应体位。全麻未完全清醒者应平卧头偏向一侧,使口腔中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硬膜外麻醉术后应平卧6小时,以防脑脊液自穿刺点渗出引起头痛;病人麻醉清醒后或腹部手术后6小时一般采取半卧位,易于使膈肌下降,同时降低腹壁张力,减轻疼痛。其他根据手术部位和各专科特点决定卧位。

6、协助病人定时翻身变换体位,鼓励早期活动。病情观察:呼吸系统: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病人下颌关节部位的肌肉松弛,易发生舌后坠而阻塞气道。病人未完全清醒前,一般在病人口腔内放置导气管以免舌后坠阻塞气道,并有利于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出。护士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评估病人的呼吸速率、深度及性质。浅慢的呼吸可能是呼吸困难的早期征象。待病人完全清醒并恢复吞咽反射后可拔除导气管。心血管系统:注意评估病人血压的变化,脉搏的次数、强弱、规律以及呼吸次数和性质。病人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能够提示有无出血及休克征象。血管疾病手术后应观察远端动脉捕动情况,及早发现有无血栓形成。泌尿系统:1留置尿管:注意尿袋内有无尿液。

7、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倾倒尿液,必要时记录尿量。尿管位置不当、尿液浑浊有絮状物及引流管打折均可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发现问题后及时查找原因,作出相应处理。长期留置尿管在拔出前应先夹闭,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括约肌的功能,待恢复后方可拔管。拔管后如果病人每次排尿量少且每隔15-30分钟解出30-60ml尿液,表明有尿潴留。应再予保留导尿。如果病人主诉有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时烧灼感,可能有泌尿系感染,应急查悄常规,根据医嘱行必要处理;2未留尿管:手术后6-8小时如果病人不能自解小便,应检查病人耻骨联合上缘膀胱是否胀满,有无不适感。评估病人是否有尿潴留,如果为尿潴留应先采取诱导方式,如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

8、阴等。确实不能自解小便的病人,予以保留导尿,待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后方可拔除尿管。消化系统:如术后6小时无麻醉应即少量进水及流食。另外,由于腹部或盆腔手术病肠蠕动的恢复需要24小时左右;消化道手术的病人肠蠕动恢复需要数天时间,护士可询问病人有无排气及排便,并可用听诊器听诊肠鸣音来评估蠕动恢复情况。非消化道手术病,可先进半流食,再进普食。消化道手术病人要根据医嘱严格掌握进食时间。指导病人进食高热量、低脂肪、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在禁食输液期间根据病人输液的量、成分,合理配制液体,严格按配伍禁忌原则及无菌操作要求,以保证准确及时的治疗。对已进食而又缺少活动、每日液体摄入量低于1200ml、以前有

9、便秘的病人应注意评估有无便秘发生。给予适当饮食指导,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如果出现大便不能自解,应根据情况给予能缓泻剂或甘油灌肠剂,以使干硬大便排出。神经系统:应注意观察病人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的强弱及意识的变化。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下丘脑的损伤可使病人的体温、心率、血压及水电解质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必要的处理。脊髓手术病人应注意评估下肢感觉、运动的恢复情况。制定肢体功能锻炼计划,使病人及早康复。引流管护理:外科手术病人经常放有引流管,护士要明确各种引流管放置的位置及作用。妥善固定和保护引流管以保障引流通畅及引流的有效性,防止脱落。定时观察引流物的色、性质及量。引流物多或、颜色鲜红须立即通知

10、医生。伤口的护理:定时查看敷料,观察是否有出血及不下常的分泌物,敷料被浸湿时要注意其颜色、性质及引流液的量,及时更换并做好记录。手术后伤口疼痛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疼痛的原因与手术部位、创伤大小、病人年龄及对疼痛的耐受力、心理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因此护士应正确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找出影响疼痛的因素,运用有效方法减轻或解除病人疼痛。如病人翻身、咳嗽时应指导病人保护伤口、变换舒适卧位等。目前对疼痛的正确认识是“病人无需忍受不必要的疼痛,其有权利自己免于疼痛。”因此对医护人员而言,解除病人的痛苦非常重要。心理护理:如果手术使病人丧失身体的某些部分,如乳房切除、截肢等;或造成外观改变,如

11、结肠造瘘、开颅手术后偏瘫、失语,病人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护士应鼓励病人树立信心,战胜疾病。腹部疝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了解并观察病人有无咳嗽、腹胀、便秘及排尿困难等可能引起腹压增高的病症,指导病人积极接受治疗。2、手术前应放置导尿管或嘱病人排尿,避免术中损伤膀胱。3、术前指导病人进行床上排尿训练,避免术后出现尿潴留。二、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平卧,双腿屈曲,膝下垫枕,使腹部松弛,减少伤口的张力。12日后可抬高床头1530度。术后不宜过早下床活动,一般应卧床1周左右,老年病人、巨大疝及复发疝病人适当增加卧床时间。2、预防血肿:术后一般在伤口处压1kg的沙袋24小时左右,减少伤口出血。腹

12、股沟疝修补术后的病人,可用绷带托起阴囊23日,以防止或减轻伤口渗出液流入阴囊引起肿胀。3、饮食:手术中操作未触及肠管者,病人可于翌日开始进食,如涉及肠管,应在恢复肠蠕动(排气)后进食。应食用易消化、少渣、高营养食物,避免引起腹胀及便秘。4、减少增加腹内压的因素:指导病人多做床上活动,预防肺部并发症。在咳嗽、喷嚏时,要按压伤口,必要时给病人服用镇静剂;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不要骤然用力,应协助使用润肠剂或缓泻剂。5、病情观察:腹股沟疝手术有可能损伤膀胱而造成术后血尿。发现病人尿色有改变时,应及时留取尿标本送检并通知医生。6、健康指导:术后36个月病人不要从事生体力劳动;预防感冒及便秘;适当锻练身

13、体,加强肌肉功能 ,预防复发。直肠癌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大多数直肠癌根治术病人腹部带有永久性人工肛门,病人对此顾虑重重,情绪低落。应给予健康指导,消除思想顾虑,减轻其心理负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2)肠道准备:充分的肠道准备非常重要,可以增加手术成功率和安全度。具体步骤为:术前3日服用肠道准备药物抗生素和泻药(庆大霉素8万单位,tid; 40%硫酸镁40ml,bid)年老体弱者可服用石蜡油50ml,bid,以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和有效的清洁肠道准备;术前1日禁食,遵医嘱补液,根据病人情况进行肠道准备,如无梗阻可行全消化道灌洗。如有梗阻行清洁洗肠。注意肠道准备过程中病人的

14、情况,防止患者虚脱。2、术后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直肠癌根治术创面较大,出血较多,要注意伤口渗出及引流情况,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出血现象。(2)预防伤口感染:保持床单位清洁,如有污染,及时更换。结肠造瘘口与伤口之间,用塑料薄膜妥善隔开。肛门部切口可用稀释络全碘或高锰酸钾溶液(1:5000)坐浴。(3)结肠造瘘护理:结肠造瘘于手术后23日开放,要指导病人学会自我护理:皮肤护理:用清水洗净造瘘口周围皮肤,涂抹氧化锌膏,防止皮肤红肿、破溃,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假肛袋的使用:要准备几个交替使用(有条件可使用一次性假肛袋)要注意及时清理,避免感染和臭气;掌握适当的活动强度,避免增加腹压,引起

15、肠粘膜脱出;症状观察:结肠造瘘常见的并发症有:瘘口狭窄、造瘘肠端坏死、瘘口肠管回缩及瘘口水肿。要注意观察粪便数量及形态、瘘口形态及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导尿管护理:为防止术中输尿管及膀胱损伤,防止直肠切除术后膀胱后倾所致的尿潴留,术前置导尿管,术后要放置尿管510日。其间应保持会阴部清洁。拔管前应先夹闭尿管,定时开放,训练膀胱张力,膀胱功能恢复后方可拔管。(5)健康指导:饮食:出院的进食要有规律。应选用易消化的少渣食物,避免过稀和粗纤维较多的食物。以豆制品,蛋类鱼类为好。水果和蔬菜易使粪便变稀及次数增多,可食用菜汤和果汁;排便:锻练每日定时排便,逐渐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病人要自我监测,发现人工肛门狭窄或排便困难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多数泌尿外科疾病常出现排尿异常及血压的变化。除外科一般护理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鼓励病人多饮水。但肾功不全、高血压、青光眼等病人应限制饮水量。2、观察病人排尿情况,有无尿液颜色改变、尿潴留等异常现象,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尿失禁病人注意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指导病人进行缩肛运动,每日3次,每次30-40个,锻炼盆底肌的收缩功能,进行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收缩力,减轻尿失禁的程度。3、准确记录出入量,日/夜尿量,定时测量血压。保持出入量平衡,血压高者,积极防治,防止意外发生。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