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例系列之一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1086880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导例系列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导例系列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导例系列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导例系列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导例系列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导例系列之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导例系列之一 徐斌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之一 问题设计巧方能学得活 编者按: 徐斌是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也是一名特级教师。由于拥有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学校管理经验,徐斌的课堂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其清新活泼的教学方式也深受学生的欢迎。从本期开始,让我们走近徐斌,感受一下他的教育教学艺术。 正文 作为一名从教近年的数学老师,徐斌一直辛勤耕耘在教学的第一线,连续进行了两轮一至六年级大循环教学,进行过完整的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实验。在摸索中前行,在研究中总结,他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 从98年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徐老师就开始了对理想的数学课堂的追寻。为了上好课,他曾看过许多

2、著名特级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实录,听过不少比赛获奖老师的数学课,也曾数次参加县、市、省级和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一开始上公开课,徐老师力求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程序严谨、提问精细恰当、采用多媒体、板书精当美观、过渡语言设计周密等等。那时,徐老师认为一堂好课应该是“结构严谨、精雕细琢”。现在他觉得,这种把学生当作容器的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 后来,徐斌意识到课堂上应该多层并进、快乐交流。于是,公开课上,有了所谓的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然而,细心观察,他觉得流于形式的讨论、游戏活动,同样掀不起学生的头脑风暴。 实施课改后,徐斌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数学课堂。他常说:“教什么比怎样教

3、更重要。”针对课改后如何备课,如何更好地把握教材,有人就研究文本提出过很多质疑。但徐斌认为,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我们应该追求真实课堂的动态生成。 拿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来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虽然问题的数量关系不是很复杂,但问题情景中呈现的信息比较多,学生难以理解。需要学生先进行整理,然后选择相关的条件进行解答。徐老师是怎么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又是怎样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试看下面的一个教学片段: 老师问。“刚才在解决问题时,在寻找有关条件时要注意什么呀。” 学生说:“要注意其中的隐藏条件。

4、”老师点点头:“对,有时候条件还隐藏得比较深。”(出示书上的题目:一个足球5元,一个篮球48元。我带的钱正好可以买6个足球或个排球。一个排球多少元。都买篮球能买几个。)等学生同桌商量,摘录信息,进行计算后,老师反问:“56元是一个足球的价格,6个是足球的个数,566=36算出来的也应该是足球的钱,怎么又变成是老师带的钱呢。” 学生也急了,争着叙说理由。老师说。“哦,36元可以表示个足球的钱,又表示8个排球的钱,也就是老师带的钱。我们把这样的信息从足球的钱变成老师带的钱再变成买篮球的钱,经过了” 学生答:“转化。”老师回过头继续问:“你还有补充吗。”学生:“336除以4没有学过,但是可以先除以6

5、得5,再除以8得。” “好。老师把掌声送给你。那么,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应用了怎样的策略。” 学生一齐说。“列表。”“你觉得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又问。 “要注意隐藏信息。”“要选择相关信息。” “要注意互相对应。”“还要注意转化信息。”学生叽叽喳喳,感触很深 “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仔细观察徐老师处理这篇教材的艺术,他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通过列表讨论,帮助学生弄清买6个足球的钱与老师所带的钱、买篮球的钱之间的复杂联系。 其实,我们知道“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本身,

6、而是让学生通过列表、摘录条件与问题的方法来探索与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与方法,并且获得情感上的积极体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在这个课例中,徐老师细致指导学生用列表、画箭头等分析信息,课尾还拓展了学生摘录声音信息的策略,巧妙地将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隐藏其中。而对于“转化”“对应”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则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引导而渗透的。教师凭借高超的艺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一定的高度与深度,学生真正达到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境界。 赞可夫说。“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教师全部的激情在于实现对学生的激励、唤醒、鼓舞,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说得多好。倘若没有徐老师精心的点拨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怎会如此活跃,课堂上怎会有如此精彩的场面。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徐斌一直孜孜以求,走进他的课堂,你会对“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有切肤的体验和深刻的感受;你会被徐老师精心的设计深深折服。 (作者陈惠芳) 中国教育报202X年8月1日第8版 第 2 页 共 2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