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有关术语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073739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道有关术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航道有关术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航道有关术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航道有关术语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航道有关术语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道有关术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道有关术语(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航道有关术语一、航道有关概念(一)航道定义 关于航道的定义,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技术文件的解释不完全相同。比如,美国新哥伦 比亚百科全书将“航道”的定义为:用于运输的天然或人工的内陆可航行水体,或它所联结 成的网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航道管理条例)根据我国的情况, 给航道下的定义是:航道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江河、湖泊、运河内船舶、排筏可以通 航的水域。可从以下3 个方面理解这定义:1、航道是一个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水域。由于“可以通航的水域”是随水位变化而变 化的,高水位时可以通航的水域在低水位时则可能不能通航,而低水位时不可通航的地方在 高水位时则可能可以通航。因此,就这个

2、角度而言,应对航道作广义的理解。2、航道是经有权的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可通航水域。所谓“可以通航”,是指经有 权的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可以通航,换言之,不是所有已具备通航技术条件或已有船舶 正常通行的水域都是“航道”。从这个角度,应对航道定义作狭义的理解。3、分清“航道”与“河道”实质意义上的区别。一般而言,河道是航道的基础,没有 河道则没有航道。但是,“河道”是指两侧河岸之间可供水流通行的通道,其空间范围通常 被局限于两侧堤岸之间、堤顶以下;而“航道”的空间范围则不仅包括两侧河岸之间水下一 定深度的空间,还包括水上一定高度的空间。水上空间范围的管理也因此成为航道行政管理 极为重要的管理内

3、容。(二)航道尺度 航道尺度是航道水深、航道宽度和弯曲半径的总称。1、航道水深 航道水深是指航道范围内从水面到河床底部的垂直距离,通常指航道内最浅处水面到河 底的垂直距离。航道水深是航道建设与维护的重要指标,一般又分为航道维护水深和航道标准水深。航 道维护水深是根据水位、航道变迁和维护能力,确定的水深维护指标。航道标准水深是指设 计最低通航水位时,代表船舶或船队安全通航必须保证的航道最小深度。2、航道宽度 航道宽度是指航道两侧界限之间,垂直于航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航道宽度也分为航道 维护宽度和航道标准宽度。前者是根据航道实际情况结合航道维护能力制订的维护计划值; 后者是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代表

4、船舶或船队正常通航所必须的水域宽度。限制性航道和天然航道的航道标准宽度是不一样的。对于限制性航道,航道宽度是指设 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船舶在设计吃水时船底处的断面水平宽度,见图1-1;对于天然、渠化河 流航道,航道宽度是指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具备航道标准水深而为船舶航行所必需的宽度, 见图 1-2。航道宽度原则上应为船舶(队)航行占据的宽度(也称航迹带宽度)与一定的安全富裕 宽度之和。为便于设计工作,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取消了对限制性航道航道 宽度的规定,直接对航道底宽作了具体规定。这样的调整是合理的,但要注意到,这并不意 味着“航道宽度”与“航道底宽”具有相同的意义,它们仍是

5、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3、航道弯曲半径 航道弯曲半径是指航道中心线的曲率半径,某航段的弯曲半径通常指该航段航道中心线 上曲率最大处的圆弧半径。在进行航道建设时,应当尽可能使航道弯曲半径大一些,以方便 于船舶快速、安全通行。为适应我国船舶的操纵性能,我国内河航道的最小弯曲半径一般要 求为顶推船队长度的3 倍,或货船长度、拖带船队最大单船长度的4倍。(三)航道水流条件 水流条件是航道通航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即使航道尺度符合要求,但如没有良好 的水流条件,船舶安全航行也是无法得到保证的。通常从流速、流向、流态三个方面分析航 道水流条件。1、流速 流速是指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沿某一特定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6、,常用单位是米/秒。根据 水流流动的方向,可分为纵向流速、横向流速;根据测量范围,可分为测点流速、垂线平均 流速、断面平均流速、近底流速、表面流速等。流速对船舶航行速度影响很大,当船舶顺流 而下时,流速可显著提高航速;船舶逆流而行驶时,流速则有明显阻碍作用,在急滩处有时 需要绞滩等设施才能通过。2、流向 流向是指水流流动的方向。一般而言,河流总是从上游流向下游;通常航道的左岸、右 岸,就是根据航道水流的总体流向来确定的:面向下游,右手一侧就是航道的右岸,左手一 侧就是航道的左岸。在潮流河口、湖区、河网地带,另有具体规定,见航道图标示。对水流 流向不明显或各河段流向不同的河流,内河助航标志(GB

7、5863 93)规定:( 1 )通往海口的一端为下游;(2)通往主要干流的一端为下游;(3)河流偏南或偏东的一端为下游;(4)以航线两端主要港埠间的主要水流方向确定上下游。从航道分析的角度,流向并不仅仅指整条河流的水流总趋向,也包括局部水流流向,因 为,局部水流流向对船舶航行和航道维护的影响更为直接。三峡大坝截流时,大坝上游出现 了表层江水向上逆流的情况。3、流态流态是指局部水流呈现的状态。流态对船舶航行的影响很大,某些恶劣的流态甚至危及船舶的航行安全。不正常流态是河床 局部形态与水流相互作用的结果。内河航道中有如下几种主要流态:回流、泡水、漩水、剪 刀水、扫弯水、往复流、滑梁水、横流等。回流

8、是指位于主流区外侧,在平面上作回转运动的水流。 泡水是指河道内有较强的上升水流涌向水面,导致流动中的水体局部隆起和翻滚的水流流 态。漩水是指河道内有较强的竖轴环流,导致流动中水体局部旋转、漩心凹陷的水流流态。 剪刀水是指急滩段以下,滩舌处中泓水面隆起、前锋在平面上呈剪刀状的水流流态。 扫弯水是指弯曲河道内斜向顶冲凹岸的面层水流。往复流是指周期性地由一个方向变为相反方向的水流。滑梁水是指在山区河道内,漫过河心石梁并具有较大横向流速和比降的碍航水流。 横流是指流向与航道纵轴线垂直或角度较大的水流。(四)通航标准与设计通航水位通航标准和设计通航水位是一对紧密联系的概念。通航水位包括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和

9、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通航标准越高,要求设计最高通 航水位越高,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越低。要保证船舶正常通航,航道水位H应在上限水位Hm a x及下限水位Hmin之间,即一 年中航道保持正常通航水位的历时,称为正常通航历时t*(以日计);其余时间,水位不能 保证正常通航,其历时为365-t*。当设计通航水位确定后,可通航的历时也就基本确定了, 通常采用通航保证率来表示:通航保证率=正常通航日数三全年总日数但是,河川径流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年内水位变化剧烈,而且不同年份水位也有较大变 化。如果要求在任何特别丰水年时,航道均能保证在高水位安全通航,在任何特别枯水年时, 航道也能保证在低水位通航,航道建设的工

10、程就很大,不仅技术上很难实现,而且在经济上 也必然不合算。因此,航道工程设计需要一个能够反映一定时期内保证正常通航概率的指标, 这个指标也同时反映航道工程设计标准的高低,这就是“设计通航保证率”。设计通航保证 率高,河流利用率就高,工程投资也相应较大;反之,设计通航保证率低,河流的利用率就 低,工程投资也相对较小。因此,设计通航保证率非常重要,应根据河流的特性、航运要求、 技术经济的可能,结合实际经验,依据技术规范来确定。通航保证率应该分别考虑高、低水位的通航要求,分别确定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和设计最 低通航水位。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是通航建筑物正常营运的上限水位和跨河建筑物净高的起算 水位;设计最低

11、通航水位是航道与通航建筑物标准水深和水下过河建筑物标高的起算水位。 例如,通航桥梁净高,船闸闸门、闸墙、导航墙等顶高程的确定,均应以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为依据;而船闸闸首门槛、引航道底高程,以及整治工程中水下过河建筑物高程及航道底高 程等,都需根据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来确定。由此可见,设计通航水位是航运工程规划设计施 工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频率”作为设计指标,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以“保证 率”或“保证率频率”作为设计指标。内河通航标难对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的洪水重现期 和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多年历时保证率都作了规定,洪水重现期(单位:年/次)指某一洪 水位多少年出现一次,与通常所说的“

12、频率”(单位:次/年)是倒数关系。简单地说,对较高等级的航道,其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则较高,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则较低, 保障船舶在较高和较低的水位时均能通航,即通航保证率较高。对于较低等级的航道,则反 之。二、航道分类 我国海岸线漫长,内陆江河、湖泊、运河众多,航道所流经地域的地质、水量补给等因 素差异很大,航道分类方法众多。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航道种类。(一)国家航道、地方航道和专用航道根据航道管理属性,可以把航道分为国家航道、地方航道和专用航道。国家航道包括以 下 5 类航道:1、构成国家航道网,可通航 500 吨级以上船舶的内河干线航道;2、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常年通航 300 吨级以上(含

13、300 吨级)船舶的内河干线航 道;3、可通航 3000 吨级以上(含 3000 吨级)海船的沿海干线航道;4、对外开放的海港航道;5、国家指定的重要航道。地方航道包括以下 4 类航道:1、可常年通航 300 吨级以下(含不跨省的可通航 300 吨级)船舶的内河航道;2、可通航3000 吨级以下海船的沿海航道和地方沿海中小港口间的短程航道;3、非对外开放的海港航道;4、其他属于地方航道主管部门管理的航道。 专用航道是指由军事、水利电力、林业、水产等部门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自行建设、使 用的航道。(二)内河航道和沿海航道 根据航道所处的区域,将航道分为内河航道和沿海航道。内河航道是位于河流、湖泊、

14、 水库内的航道,以及运河和通航渠道的总称。沿海航道是位于海岸线附近、具有一定边界、 可供海船航行的航道。根据航道所处的地域和水文特征,内河航道又可以分为山区航道、平原航道、湖区航道、 库区航道。山区航道是指位于山区或丘陵地区,具有山区水文特征的航道。山区航道基本上沿山谷 流动,纵剖面一般较陡峻,形态不规则,比降大,流速大,急滩深潭交错。平原航道是指位于平原地区的航道,两侧约束较弱,易发生演变。平原航道流经地势平 坦的平原地区,水位变幅较小,比降、流速较小。湖区航道是指在湖区内开辟的航道。高水位时水面宽广,航道宽畅短捷;枯水位时洲滩 显露,航道曲折窄浅;水流流向顺逆不定,常出现壅水、滞流现象。湖

15、区航道又可分为湖泊 航道、河湖两相航道和浜湖航道。湖泊航道是指位于湖泊内、穿过湖泊的航道;河湖两相航 道是指高水位时为湖泊、低水位时为河流的水域内的航道;浜湖航道是指靠近湖泊、在湖水 顶托影响范围内的航道。库区航道是指位于水库库区的航道。(三)常年通航航道和季节性通航航道 按通航时间的长短,航道可分为常年通航航道和季节性通航航道。常年通航航道是指可 供船舶常年通航的航道,又称常年航道。季节性通航航道是指只能在一定季节或水位期内通 航的航道,又称季节性航道。季节性航道主要由于冰冻或枯水等原因,在一段时间内不可通 航。(四)限制性航道和非限制性航道 根据航道断面尺度对航行有无明显限制作用,可以将航

16、道分为限制性航道和非限制性航 道。所谓限制性航道,是指因水面狭窄、航道断面系数小而对船舶航行有明显限制作用的航 道,包括运河、通航渠道、狭窄的设闸航道、水网地区航道,以及具有前述特征的滩险航道。 为便于船舶航行,内河通航标准规定,限制性航道的断面系数不宜小于 6。江苏大部分 航道比较狭窄,限制性航道居多。(五)天然航道和运河 根据航道是人工开挖的还是天然的,可以将航道分为天然航道和运河。运河就是指在陆 地上人工开挖的、主要供船舶通航的水道,又称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就是最为著名的人工 运河。运河在航道中数量很少,大多数航道是天然形成的或者是在天然河流的基础上进行人 工整治形成的、供船舶通航的水道。(六)渠化航道和非渠化航道 根据航道是否经过渠化,可以将航道分为渠化航道和非渠化航道。渠化航道是指天然河 流经梯级开发而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